在刚刚落幕的柏林电影节上夺得“银熊奖”的国产影片《孔雀》,在经历了门可罗雀的冷清后,票房终于有了小幅地攀升。而该片正版碟也加入了“热炒”队伍,记者昨日获悉中凯文化已经购得了《孔雀》国内发行的版权,该片正版碟片将于本月26日正式在全国发行。不过“热炒”并不等于“热卖”,有业内人士分析,现在断言《孔雀》能凭借国外拿奖而在国内票房上大展拳脚,还为时尚早。
在没有任何前期宣传造势的情况下,《孔雀》从18日开始出现在上海影城、永华、环艺、新世纪等影院的排片表上。首轮播放《孔雀》的上海影城,起初只安排了一个20个座位的小厅和一个100个座位的中厅轮流播放该片,一天仅在非黄金时段放映4场。由于观看此片的观众并不是很多,18日和19日两天票房只有不到4000元人民币。不过这个局面从《孔雀》夺得“银熊奖”后有了改变。上海影城的邵先生告诉记者,影片获奖后每天询问《孔雀》放映时间的电话络绎不绝,20日一天的票房是前两天的总和,“为了满足观众需求,我们已将《孔雀》移到288个座位的大厅,并在黄金时段放映,场次也增加到了每天6、7场。”
从一开始的门可罗雀到现在的逐渐升温,《孔雀》的票房正在经历一个“慢热”的过程。不过就放映4天来的沪上总票房来看,《孔雀》票房大赚并非易事。虽然比起18日首映当天全市6000多元人民币的总票房,《孔雀》20日的票房已经增至2万多人民币,但据上海联和院线的最新票房统计,从18日放映至今,《孔雀》的总票房只有4万多元人民币,吸引观众仅1007人,平均每场观众人次不到20人。《孔雀》目前缘何叫好不叫座,联和院线的市场总监吴鹤沪认为“不合观众口味”是关键:“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故事,经历过那段非常时期的人都四五十岁了,不是现在电影的观众人群。而整部影片叙述现实、谈论人生,缺乏娱乐性,和现在市场需求的影片风格格格不入,因此这部影片吸引的观众并不会很多。”吴鹤沪也表示,历来在国际上得奖的影片在国内票房都不甚理想,毕竟外国人的审美和国人有差异。但他同时也强调,《孔雀》全体创作人员从柏林归来后会到上海做宣传,也许到那时才能让整个票房真正热起来。吴雯洁、袁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