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时44分,上海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因胃出血抢救无效,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终年59岁。昨天下午记者从北京赶到上海华山医院时,陈逸飞先生的遗体已推入太平间。据华山医院太平间办公室负责人透露,遗体是于中午12时左右推入的,当时家属和好友有10多人送了陈先生最后一程。
华山医院15层已封锁
记者昨天下午赶到上海华山医院综合楼15层外宾住院部,因为探视记者过多,15层早已经被保安封锁,就连楼层大门也被一层黑布覆盖,只露出保安的一对脚在门口,记者根本无法进入。记者试图打听陈逸飞先生的病情,但连开电梯的工作人员在内所有的医护人员一概守口如瓶,都摇头说不知道。不过似乎画家陈逸飞的死讯已经满楼皆知,记者从一层小卖部一名女工口中获悉,早上就已经知道陈逸飞的死讯,现在遗体已经推入太平间,而陈先生生前住在25号房间。记者随后赶到医院地下二楼的太平间,一位办公室的老大爷还算热情,在记者的几番追问下终于吐露了一些详情。他告诉记者,陈逸飞先生是在中午12点左右被推到太平间来的,当时他的亲戚朋友足有10多人陪同,个个面露哀伤,但至于遗体何时能火化,他说也不清楚,只能问家属了。
五天前胃出血入院
陈逸飞于4月6日因劳累过度导致胃出血而送入华山医院,当时医院诊断为出血两个加,病情相对比较稳定,谁也没有料到,死神居然已悄然降临。陈逸飞的秘书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她也是昨天上午11:45才得知陈逸飞去世的消息。她的语调相当悲伤:“应该说,陈先生就是因为《理发师》而过度劳累了。过年之前,他就已经感觉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要求他静养,可他因为拍电影而停不下来,当时他人又在外地,生活条件不怎么好,他太拼命了。”上个月,陈逸飞就曾因胃出血而住过两天医院,但病情稍得到控制后,他又回到了《理发师》富阳拍摄现场,当时的诊断也已经是出血两个加,他却仍然在片场连续几日不休不眠。更糟糕的是,陈逸飞本身有相当长的肝病史,而这种病根本是累不起的。本报记者 倪方六
病情日记:病发《理发师》
1、4月8日,原本《理发师》剧组组织杭州、上海媒体探班,但7日下午所有记者接到通知,剧组首次对外透露,导演陈逸飞病了,探班只能临时取消。
2、3月底开始,因为病重,陈逸飞就被送回上海医治,但是他本人还是一门心思牵挂影片拍摄。
3、据演员曾黎透露,导演陈逸飞后期在剧组瘦得特别厉害,胃不好,吃得特别少。他还是坚持坐在监视器前面,剧组工作人员都劝他不要走动,但他看见拍戏,还是会忍不住跑上去,指点江山。
4、3月6日,记者在宁波探访剧组,陈逸飞显得十分憔悴。当时,陈坤就快言快语道破:导演前几天胃出血!当时陈逸飞脸色就铁青,气色不好,但是他就立马示意记者不要写,“这都是小毛病,最近拍戏比较辛苦罢了”。他不想因为个人身体,影响大家的高涨情绪。
5、十天前,保姆见到最后一面的陈逸飞,整个人消瘦得让她根本没认出那是陈逸飞:大风衣、大墨镜、帽子,脸色暗黑。保姆告诉记者,陈逸飞是很注重外表的人,那天却格外邋遢。
一生成就:《双桥》传佳话
陈逸飞,1946年生,浙江镇海人。
上世纪60至70年代他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留学,并在短时间里获得了艺术界的承认。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
1985年,水乡题材的《桥》,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双桥》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华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传为佳话。
在1991年香港太古佳士得秋季拍卖中,陈逸飞的《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币创下中国油画卖价的最高纪录。陈逸飞屡次刷新纪录至今保持着中国当代画家拍卖的最高纪录。
陈逸飞与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艺术公司签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
1992年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
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
陈逸飞于1995年成立了上海逸飞模特文化有限公司和逸飞环境艺术公司,1997年成立了上海逸飞服饰有限公司。
2001年9月,陈逸飞把目光投向平面传媒,由他担任总策划的《青年视觉》杂志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