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生死牛玉儒》剧照
到今天为止,电影《生死牛玉儒》已经在北京部分影院上映了3天,在已经观看了该影片的观众中也得到一致好评,不少观众都为这位过早离开的优秀共产党员所惋惜,并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党员出现在人民群众中,为大家做实事。
观众反映:这样的党员让我们深为感动
昨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南城的广安门电影院,董经理告诉记者:“早在影片放映的第一天,就有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包了整场,他们的公司在北边,所有的公司职员都是下了班大老远从北边赶到南边,特地来看《生死牛玉儒》的,我记得当影片放映结束后,不少职员都是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走出影院的,而在以前,如此热诚地对待一部影片还是少见的。”同时他还透露,在昨天晚上有一名高三学生还特别请影院专门为其放映一场《生死牛玉儒》,“他父亲说儿子特别喜欢这一题材的影片,也给不少影院打了电话,但不是没有放映就是时间不合适,听说了这种情况,我们特别在他有空的时间安排了一场,给他们全家人放映。”
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正赶上一场《生死牛玉儒》刚散场,虽然是周末,又赶上不少商业片也在这几天同时上映,但是从放映电影《生死牛玉儒》的影厅中,仍走出了不少观众,他们中有年轻的情侣也有不少中年人,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们很多人过去都曾在电视或报纸上看过牛玉儒的事迹,没想到现在有一部描述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电影正在上映就来先睹为快。
手挽手走出影厅的一对年轻情侣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询问后才知道,本来两人是想趁周末逛街来看部刚上映的商业片,没想到在影院门口看到了正在播放的电影《生死牛玉儒》的片段及介绍,就临时改变主意选择了这部主旋律影片。
“我们现在还是大学生,也刚刚入党,看电影也给了我们一个学习榜样的机会。”当记者询问这样的主旋律影片是如何吸引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时,他们说,“其实大家都错了,以前我们都认为主旋律影片并不好看,还有点枯燥,但当我们真正走进影院后,才知道和商业片一样,现在的主旋律影片也很精彩。像其中不少的故事都是围绕主人公牛玉儒的内心矛盾与工作及生活的,很真实,完全不是什么今天开会明天讨论的枯燥东西,很吸引人,让我一直在思考他究竟会选择什么,是为了自己还是付出更多帮助老百姓。”
而另一位中年男子在看完影片后告诉记者,“现在像这样不顾自己生命一心为他人的好人少了,但牛玉儒却不同,他真的是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为了群众的就业问题奔波,不顾自己身体虚弱,让我非常感动。”他说,“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看这部优秀的电影,看看牛玉儒是如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样,不顾自己,把生命奉献给群众,这个世界将会不一样。”
制片人:塞夫的离去是最大遗憾
在得知影片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后,记者也第一时间通知了《生死牛玉儒》的制片人王浙滨,在听到这一喜人的消息后,他也非常激动。但却表示,可惜著名导演塞夫没有看到这一天。说起当时本来想请著名导演塞夫的情景,王制片还是历历在目,“我想邀请塞夫和麦丽丝作为这部影片的导演,我相信这两位蒙古族导演拍摄同是蒙古族干部的牛玉儒,该是天时地利。但我得知,塞夫同样身患癌症,正在医院做化疗,此时邀他们夫妇拍这部电影的确是太残忍了。其实我从心里是希望能出现奇迹,希望塞夫能战胜癌症,健康得如同从前一样,指挥着千军万马出现在大草原上。”王浙滨回忆,“麦丽丝先期曾陪同影片编剧王兴东到内蒙古采访,凭着她在内蒙古多年的根基以及她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使王兴东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剧本初稿出来之后,我们第一个想听到塞夫对剧本的意见。”
曾创作并制作了20多部电影,也曾倾听过无数专家、读者对剧本意见的王浙滨却对这一次的交流记忆尤为深刻,“当时是在二十一世纪饭店的一个夜晚,我们和塞夫、麦丽丝夫妇对《生死牛玉儒》剧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和严谨的剖析。塞夫对牛玉儒这个人物的把握,观点十分明晰,他说,不能让牛玉儒糊里糊涂地死,他应该也有权利了解自己的病情,一个人的生命是属于他自己的,他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命怎样生存,怎样结束。只要活着一分钟,他就会和死亡抗争。与死亡抗争,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是要医生与病人共同面对死亡进行不屈的抗争。塞夫直言不讳,讲了自己身患癌症的心态。我发现,作为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塞夫和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牛玉儒,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王浙滨告诉记者,最终还是由于身体原因我们没有请到塞夫老师执导影片,这是影片的一大遗憾。吴冬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