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陈凯歌张艺谋上演终极PK:两人一起走过的岁月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11:56 生活新报
陈凯歌张艺谋上演终极PK:两人一起走过的岁月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两面大旗之一:张艺谋(图片来源:新浪娱乐)

陈凯歌张艺谋上演终极PK:两人一起走过的岁月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两面大旗之一:陈凯歌(图片来源:新浪娱乐)

陈凯歌张艺谋上演终极PK:两人一起走过的岁月
陈凯歌张艺谋两人分任导演和摄影合作的影片《黄土地》

  年终即将“终极PK”的陈凯歌张艺谋,是国内通称的“第五代”导演的抗旗人物,也都是在国际上为中国电影人争脸的大导演。从78年开始,他们一起在北京市郊的助辛庄度过了四年北京电影学院生涯,也一起创造了《黄土地》这部令人震惊的作品,然而这两位名导在《大阅兵》之后就再也没有一起合作过。一直分开发展的他们,始终没有正式交锋过,即使在两人事业的顶峰,同在戛纳获殊荣,两人也是一前一后。在年底的“终极PK”之前,有必要从头回顾一下两人的创作历程——北京电影学院期间虽然没有成形的作品,但这属于两人打基础的阶段,因而对这段时期的考察也非常重要。

  78年-82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陈凯歌父亲陈怀皑,曾凭《杨门女将》和《铁弓缘》获得第一届和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还曾和导演崔嵬一起导演了影史名片《青春之歌》.用出身电影世家,家学渊源来形容陈凯歌,一点都不过分.更广为人知的是,陈凯歌的文学功底很深,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家住北京护国寺旁的陈凯歌——在《十分中年华老去》里还曾以附近的"百花深处"胡同为题的短片——在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前一年,曾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无奈落榜.但他考入北影,还可用波澜不惊来形容.

  但是西安人张艺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就颇受了一番周折。北影在西安招生的时候,张艺谋也报名了,但是他已经超龄整整6岁,这可难为了招生老师,虽然没有人否认张艺谋在摄影方面的天才,但规定在那儿摆着,没有人能够更改的。时任文化部长的黄镇下指示希望能够“破格录取”,但此举也遭到了摄影系老师的反感,双方博弈的结果是,摄影系老师妥协了,张艺谋虽然有惊但是无险地进入了北影。

  陈凯歌和张艺谋刚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时,都是当时那一拨同学中的翘楚.尤其是张艺谋,所有摄影系的同学都很佩服他,甚至有同学因为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张艺谋的一句好评而欣喜异常的.但和现在的大学一样,学习成绩是一回事,人缘又是另外一回事.张艺谋比他们班的同学岁数大了一截,而且,家庭出身使他背负沉重的包袱,个性又是比较沉默,所以他显得不太合群.而陈凯歌就不一样了,他和田壮壮是导演系同学的核心.毕业分配时,也能看出来,陈凯歌留在了北京,而张艺谋却只能远走广西——即使现在,张艺谋的身份证都是广西.

  82年-86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陈凯歌和张艺谋,两人一起走入公众视野是因为《黄土地》,那是1984年,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曾同在一个锅里吃饭。《黄土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相信任何一个中国电影史家都不会反对这个观点。影片一改过去传统中国电影的拍摄方式,有效地塑造了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影片获得包括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三个国际电影节大奖,对于当时还相对封闭的中国社会环境来说,《黄土地》的获奖给中国停顿了十年的电影事业增添了信心,陈凯歌也因此一举成名。然而影片更多地是获得摄影类奖项,因而可以说,该片是陈凯歌张艺谋两人联手打造的精品。

  此后两年也就是1986年,《大阅兵》成了最后一部同时有两人署名的电影。影片从个体切入,描述一群出身和个性不同的士兵和指挥官,为了天安门阅兵而在郊外接受严格的操练,过程中各人有不同的反应和省悟。本片在影像处理上维持了《黄土地》的鲜明风格,具有开阔的视野,强烈的色彩,宏大的构图。陈凯歌试图通过军训来表达他对中华民族的个人主义和集体精神之间的联系,然而影片过于主观性和寓意性,造成了人物的模式化和造型化倾向。

  其实,在陈张联袂走进影史之前,张艺谋已经在电影史上留名了——作为《一个和八个》的掌镜,虽然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不是很多,但张艺谋的摄影才华还是得到了专家以及同行的充分认可。该片是一部关于一个人的忠诚受到怀疑,在极度危险和冤屈之中,用血和生命去证明自己清白无辜的影片——虽然这部片子的导演是张军钊,摄影还有一位,肖风,但张艺谋的印记还是深深地打在了这部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上面,构图平面、单纯、视点离奇、线条清晰,嗜好大片天地中极小的人影,偏爱精致的画面和时间的停滞。正因为这部片子的成功,使得张艺谋他他们得到了所在的广西电影制片厂领导的器重,而远在北京的陈凯歌等人过来投奔,才会有《黄土地》的诞生。

  86年-93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大阅兵》之后的几年,陈凯歌就一直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孩子王》讲的是云南山区一个乡村教师的故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晦涩难懂,尤其是那些充满神秘气息的长镜头和回荡其间的声响;这部片子多少还是获得了一些奖项,包括戛纳电影的一个玩笑似的教育贡献奖,而《边走边唱》砸了陈凯歌这块招牌,艺术上被专家批,在商业上就更不用提了——究竟有没有人在电影院看过这部片子呢?

  在陈凯歌沉沦还在美国待了两年的同时,张艺谋却始终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1987年,《红高粱》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虽然有姜文巩俐的出色表演,但丝毫掩盖不了影片所带有的浓郁的张艺谋色彩。在此之前,他已经凭借《老井》中孙旺泉这个角色摘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桂冠,而导演吴天明盛赞,“《老井》的功劳有一半归于艺谋”。89年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成了张艺谋和巩俐在银幕上的唯一一次同台献艺的影片,当然这部片子的意义在日后张艺谋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这是张艺谋首次与香港合作,首次接触商业运作,这也是一个开始,一个逐步走向商业、走向形式大于内容的开始。

  拍摄于88年的《代号美洲豹》是张艺谋第一次尝试拍摄商业片,事实证明那时候他还没有驾驭商业片的能力,张艺谋自己也承认这是自己比较失败的一部片子。但此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片,使张艺谋一直处于媒体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上。

  93年-94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电影学院教授倪震认为是《边走边唱》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失败和张艺谋的频频获奖促使陈凯歌“爆发”。陈凯歌选中了香港的汤臣公司,并且破天荒地听从了投资方的意见,选用了他并不喜欢的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从前的陈凯歌很少用戏剧冲突激烈的故事——和张艺谋正好相反——结果这成了陈凯歌拍得最让人熟知的影片:《霸王别姬》。该片获第46届金棕榈大奖,这也是国内影人拿过的最高国际奖项——虽然理论上,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具有相同分量,但在国内,大家似乎一直认为戛纳电影节才代表最高水平。这部充斥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的电影因为张国荣的缘故,更成为港人十大最爱电影之首。

  张艺谋也不甘落后,第二年他导的《活着》也在戛纳电影节夺得评委会大奖,风头虽然稍逊当仍然不让陈凯歌——葛优凭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改编自余华小说的《活着》拍得沉痛而从容,去除了表面的炫技而沉潜到影片深处,虽然很多人认为电影不如小说绝决痛快,因而指责张艺谋过于讨巧,然而还是有相当的评论认为《活着》是张艺谋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

  94年-2004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个十年,一直是张艺谋的幸福时光。一直在尝试不同风格,不愿意重复过去自己的他先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这是两部跟风之作。前者是张艺谋第一次专心的商业片尝试,顺应20世纪末的怀旧风;后者正拍于王家卫式的摇晃镜头大行其道之时。后者值得一提,张艺谋唯一一部都市题材电影,也是他第二次和姜文合作,而且在此之后,在张艺谋电影里就再也没有见过巩俐——虽然她的影子无处不在。它有种小品式的幽默风格,节奏也越催越快,夸张又自然,是个不错的喜剧片。

  此后的《一个也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都是温情脉脉的电影,除《幸福时光》以失败告终之外,其余两部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全部启用非职业演员,有纪录片的质感与力量,这种尝试使张艺谋得到了市场和官方的双重认可;而《我的父亲母亲》在捧红章子怡的同时,也让张艺谋尝到了“造星”与“炒作”的甜头,他的电影中,商业气息与日俱增。

  2002年的《英雄》以及2004年的《十面埋伏》,使张艺谋的媒体曝光率达到了顶点,媒体一片责骂之声,而观众却是心甘情愿地走入影院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他”,两部片子都开创了票房神话,但对张艺谋的批评也达到了顶点。

  在这个十年,陈凯歌究竟在干些什么?《风月》和《荆柯刺秦王》使人们见识了也厌倦了语无伦次的陈凯歌,他自己也不得不远走他乡拍了一部英文电影《温柔地杀我》,演员阵容还是相当耀眼的,可是票房却不尽如人意。2002年回到国内,一部号称要催人泪下的《和你在一起》,观众还是很给面子——陈凯歌终于有在国内过千万票房的片子了,但是这种赤裸裸的煽情却遭到了影评人一直的批判。在这期间,陈凯歌还导演了一部虽星光灿烂但仍不知所云的电视剧《吕布与貂禅》,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拍摄电视剧绝对可以视为自降身价不务正业的行为。

  总之,在张艺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长袖善舞的这十年内,陈凯歌遭到了冷落却是不争的事实。

  2005年: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凭借《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商业片领域捞够了之后,张艺谋似乎有点厌倦,又想回头开始再玩文艺片了。号称文艺片,但张艺谋还是大制作,请来日本老牌影星高仓健压阵,除了在丽江等地拍摄外景之外,还要到日本去取景。如果说请高仓健还可以看出张艺谋对于这次所谓文艺片信心不足的话,那到日本取景以及请来中井贵一和寺岛忍,那应该也能看出,张艺谋要向自己同学霍建起学习,开拓日本市场了——据说,在日本,凭《那人那山那狗》顺利打下市场的霍建起知名度比张艺谋要高。

  《和你在一起》是部低成本影片,在张艺谋砸那么多钱玩了《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后,陈凯歌也要开始玩大制作了,而且,陈凯歌玩得更彻底,中日韩三国超级豪华国际阵容,宣传上也不遗余力,戛纳海边砸钱,请郭敬明写小说,陈红自己也要出书写《无极》的台前幕后,陈凯歌自己也要写心得,一部电影三本书,也是除高投入之外的另一个记录了。

  所谓的文艺片比拼商业片大制作,陈凯歌和张艺谋第一次同台PK,究竟“谁主沉浮”呢?不日即将见分晓。

  陈凯歌VS张艺谋:陈凯歌在张艺谋后面奋起直追

  陈凯歌VS张艺谋:双双瞄准贺岁档

  陈凯歌VS张艺谋:“同学德比”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