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西单图书大厦,《中国电影百年》上下册已经一同上架开始销售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电影传奇》总策划崔永元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百年》学术顾问郝建
吴小羽
本报讯 继2005年6月本报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合作推出《中国电影百年》上册以后,《中国电影百年》下册于2006年1月1日起在京城各大书店全面上架。记者从书店了解到,《中国电影百年》与2005年出版的同类型书籍相比,受欢迎程度更高。
下册彩色插图配合彩色电影时代到来
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本报以专题形式对中国电影从1905年诞生至2005年12月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这一百年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以当事人口述加电影笔记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人、作品和瞬间,这些报道的结集成书就是《中国电影百年》上、下册。
继2005年6月上册推向市场后,2006年1月1日下册正式出版发行,目前在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等各大书店全面上架。
下册主要收录的是“文革”结束后中国新时期电影的相关报道,涵盖“第四代登场”、“80年代初类型片”、“北京电影学院78班毕业专访”、“1987年商业片风潮”等系列报道,以及对上世纪90年代绵延至新世纪的中国电影的报道,同时也以较大篇幅关注了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的电影。为了配合彩色电影时代的到来,书中特意配上彩色插图,印刷更为精美。
《中国电影百年》属于长销书
为了调查该书在市场上的反响,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几家大型书店。
据悉,去年讲述中国电影百年的同类型书籍除了《新京报》出版的《中国电影百年》外,还包括上海书店出版由日本作家佐藤忠男撰写的《中国电影百年》,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江艺主编的《映画年华———中国电影百年讲述》,其中《新京报》出版的《中国电影百年》上册相对更受到读者的喜爱。
从去年6月份至今,《中国电影百年》上册在西单图书大厦销售了111本,在三联韬奋书店销售了35本,在当当网上书店销售了86本。各书店相关人员表示,《中国电影百年》属于长销书,有一定的专业性,受众面相对较窄,有这样的销量还是“不错的”。
出版方负责人孙颂军表示他们对该书很有信心,“上册推出以后,很多人都想知道下册的内容;现在都齐了,对销量肯定更有利。”他告诉记者他正在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有很多人来问这套书,感觉相当不错。
业内评价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电影传奇》总策划崔永元:《新京报》做得很用心
《新京报》做这个事挺好的。最开始的时候我没太注意,因为自己也在做老电影,做得也挺专业的。但是后来发现《新京报》做得很用心,从他们对石挥的介绍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掌握了很多的资料,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调查。这让我挺感动的。现在的报纸做娱乐新闻,大都就是跑跑发布会,电话采访几个人,弄出来的东西读者爱看,报纸也好做。《新京报》做的这个“电影百年”系列,我用五个字来形容,就是费力不讨好。花的力气很大,投入很多,但是对读者群、发行量没有好处,虽然不是说一点好处都没有,但可以说“没有好处”。但报纸还是愿意做,而且坚持下来了,这应该说是读者的一个幸事。
今年是电影百年,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事显得有意义,但也有功利色彩。今年这样的活动很多,现在基本上要拉上帷幕了。我希望《新京报》接下来能做做其他的,比如话剧、戏曲、画家、民间艺术等等,对自己文化中的精彩部分表达敬意,系统的做,让它成为《新京报》的风气和传统。
报纸一般都不会被收藏,除了创刊号之类。但如果资料性强就会有价值。报纸反映的是现实,现在发生了什么,如果收藏,可能将来能知道2005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新京报》让大家看到过去发生了什么,过去的价值。这不像报纸干的事,像是杂志、学术期刊干的事。它让我看到希望,即便在现在浮躁的报纸世界,仍然有人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它对整个业界起到了一种示范效应。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百年》学术顾问郝建:这是很硬的电影史料
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我觉得很高兴。最早《新京报》来找我做学术顾问的时候,我没觉着能做这么好,认为就是几个记者编辑整出来的一些挺散的东西,因此还不太愿意。但是后来我发现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将来再有人研究中国电影史的时候,《新京报》出的这两本书就像两块砖头,是绕不过去的。这个系列不是注重对电影的评论,而是注意亲历者的口述,那是很硬的史料,新京报挖出了不少新的东西来。覆盖面也挺好的,内地的,香港的,台湾的等等;时间上是从中国电影初创到现在。当然有的时候点做得不够多,可能由于篇幅的关系,还有一些有价值的点没有做出来,因此也有些遗憾,比如对青年导演着力还可以再大一些。
我这个学术顾问起的作用并不大,主要就是个地址簿的作用,建议可以找哪些人,或者提供一些电话号码。
《新京报》报道的点抓得都不错,而且坚持了自己的理念,不急于讲当事人如何伟大,而是把史料、细节披露出来,很平实地表述出来,不急于梳理。比如拍《红高粱》时,高粱长出来了钱还没到,这些都挺活的。
我对《新京报》的记者和编辑的印象很深,我觉得他们都是高速运转,劳动强度挺大的。有时候只给了一点点线索,但是他们能把它挖出来。像这次侯孝贤,我提供了台湾的线索,但是他们很快就从台湾那边知道他在北京,然后就请他参加了“名人堂”活动。编辑袁红来找我时,我一看,一个小女子,能有多大能耐?一开始都不愿意搭理她。但后来看了她写的报道和影评,觉得挺好,很到位。记者张悦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国电影第一人张石川的外孙女吴小羽:应该谈中国电影现状
这书挺好的,拿回去以后我就看了,我很喜欢。
《新京报》是以媒体角度来写电影圈内的世界,也不受圈内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客观。
如果是专业人士来写,读者可能会觉得太高深,得不到通融,而且容易犯论资排辈的毛病。《新京报》跳出了这个圈子,放开手脚谈电影,查找当年的报纸等资料,再经过核实,讲得很客观,我们看得也很过瘾。我看里面写我外公张石川的那些,写得很好,把人写活了,跟我印象中的他非常相似,对他的评价也很中肯。那些老影人就像埋在沙里的珍珠,虽然不经常被人看到,但只要风一吹,大家就能看见珍珠的光芒;《新京报》这次扮演了清风的角色,把鲜为人知的事情披露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的电影人和事。书中涉及到了电影的各个层面,没有明显的落下哪段历史,也没有去刻意渲染哪段历史。文字通俗易懂,而且耐看,不会感觉到别扭。装帧也很漂亮显眼。但如果能做成小册子口袋书就更好了,现在的开本比较大,不方便随身带着。
有个觉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下篇结束时,最好谈谈现在中国电影的状况,再展望一下将来,提出一些问题。中国的电影一度很辉煌,但现在很萧条。如果能在书里提出来中国电影应该怎么走,将来能否再度辉煌等这样一些问题让大家思索,就更好了。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剑英 本版部分摄影 本报记者 郭延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