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1万字的《色·戒》要改编成电影有着哪些困难?为了让这么一个短篇变成电影,李安可以在小说中的哪些方面添枝加叶?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现代文学专家、学者、张爱玲研究者止庵先生。
记者:张爱玲的小说曾几度搬上银幕,这次《色·戒》的改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止庵:与《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张爱玲前期的作品相比,《色·戒》是她最典型的由心理活动推动情节、造成人物关系变化的作品。小说中有两段重要的心理活动:一是易先生提出给王佳芝买钻戒,她突然感到“这个人是真爱我的”,于是叫易先生“快走”。这一段,如果拍电影的话只能拍出“快走”的动作;另一段是易先生回到家后想起他和王佳芝的关系,想到“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如果没有这两段心理活动,那么人物之后的行为简直莫名奇妙,但对于电影来说,这又是很难体现的。
此外,张爱玲的小说有两种眼光,一种是人本身的眼光,也就是易先生、王佳芝怎么看怎么想;一种则是人间之上的上帝眼光。小说的结局,“他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统枪毙了”,这个“统统枪毙”,包括王佳芝在内。这种写法不是一般作家写得出来的———从我们的眼光来看太残酷,但从上帝眼光来看这不过是人间的规律,就好像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从电影拍摄上,这个俯视一切的天上眼睛的角度同样没法表现。
记者:作为一部短篇小说,《色·戒》的故事并不复杂,李安还可以在什么地方加入细节撑起一部电影的长度?
止庵:《色·戒》当然不复杂,不过至少比《断背山》情节多。在《色·戒》中其实有两个故事,一个发生在香港,一个发生在上海,香港的那段其实有很多可以发挥,比如王佳芝如何失去贞操、到上海后怎么重新结识易先生等,这些细节扩充充分的话,故事情节性就更强了,但可能冲淡后面的故事。张爱玲为什么把重点放在上海,香港的一笔带过?就是因为这样写才浓缩。
记者:如今李安已选定梁朝伟与汤唯担任男女主角,从形象上他们符合原型吗?他们应该用上海话来演吗?
止庵:汤唯还是一名新人,我不太清楚因此不好说,但王佳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他的心理变化不是一般演员能演好的,希望李安有高招把这个新人调教出来。让梁朝伟来演易先生,从形象上来则说过于好看了———在张爱玲笔下,易先生矮小,且“生得苍白清秀,前面头发微秃,褪出一只奇长的花尖;鼻子长长的,有点‘鼠相’”,当然,演技方面他绝对没问题。
此外,我认为最好不要将《色·戒》拍成一个上海故事,因为小说中的王佳芝与易先生都不是上海人,语言的话自然不是上海话。此外,小说中上海本身的情景并不是特别多,具体涉及到的地点也就是易先生的家和珠宝店,我认为过多展现上海背景对故事本身而言并无多大意义,最关键的是处理好两人之间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