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彭小莲:“大片只有让观众骂,才能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1:43 深圳商报

  以上海为题材,真实反映上海风貌人情的《美丽上海》在2004年中国电影“金鸡奖”上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4项大奖,该片是中国实力导演彭小莲“上海三部曲”中的一部。此外,“三部曲”之一的《假装没感觉》获得2003年意大利都灵国际妇女电影节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奖。《上海伦巴》作为“三部曲”中最后一部,讲述了上个世纪40年代老一代上海电影人的生活和爱情,以此向中国电影人致敬。

  票价高是观众失望的一个原因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市场开放了,不少电影人开始试图改变过去的制作方法,更多地考虑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制作,于是出现了一些商业片、大片。这些大片吸引了众多观众纷纷进入电影院,并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应该说大片本身是没有错的,市场是五花八门的,它需要这样的类型片。拍商业角度的大片自然更加没有错。一些导演以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来制造视觉盛宴,这种现象也是因为市场有这个需求,不然不会在拍完一部之后继续再拍,而且事实证明,票房一个比一个好。现在的这种集体进入,彻底说明是市场的需要。投资方选择这些有票房保证的导演,而他们则选择了古装功夫片为切入点,也是出于对国际电影市场的考虑和权衡。

  对于导演来说,拍什么样的电影是投资方的一种市场需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觉得这是一种现象,我们只能根据现象来谈问题,如果轻言这是“创作上的堕落”,用一种道德尺度来衡量的时候,容易把对方推到一个对立面,这样似乎对创作和市场都没有好处,反而容易导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创作的氛围还是需要一种更大的包容,需要给予每个人自己的空间,让每一个人自己的冲动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出有个性的东西。

  大片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脱离艺术成就、审美成就等因素,客观地进行分析,应该说全世界的大片不同程度地都存在内容空洞这一问题。众所周知的美国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当年红极一时。其实当时这部电影刚完成时,制片方也是很紧张,怕观众不买账,所以先在日本这些国家做发行,尝试后发现票房不错,然后再回去做美国市场的。

  现在大家对于《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的恶评很多,票价是一个重要原因。票价那么高,观众很容易失望,这反映了观众的一种情绪。那么大片要想长久发展、屹立不倒、赢得票房与口碑的双重丰收,就必须经过观众不断的监督和提出的要求才能逐步成熟。对于创作者来说,只要不断加强生活积累、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作品总是会往上走的。

  电影市场需要多样化共存

  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需求,电影市场应该要有大片、中片、小片,以各种类型的电影满足观众的多样化口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的影片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一边是院线的商业化影片,一边是独立制片的影片。比如说,去年成本并不高的《阳光小美女》,这部片子刚上映时完全没有宣传,是在专放独立制片的小电影院开始与观众见面的。由于上佳口碑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之后,重新走进电影院,这时候就是进入商业院线。所以,他们的电影风格非常多种多样,独立制片是半边天,从而呈现出形态丰富的电影格局,最主体的其实是中间部分的电影。他们的观众也分隔得非常清楚,总有一部分人喜欢欣赏人文气息比较强的影片,相当多成熟的观众也带给文艺片高额票房,《阳光小美女》上映6周累计票房就超过3600万美元。

  而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状态是电影要么做大,不做大就只能做小,中间部分的电影往往投资方都不敢做。在美国,看片基本是根据影片的明星,这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所以渐渐地就培养出观众不同的口味。此外,我们的电影发行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少中小型的影片就很难和观众见面,这让人很伤心。

  我的影片都是低成本制作,为了控制成本,就必须自己又编又导。在筹拍吕丽萍孙海英主演的《假装没感觉》时我们努力克服困难,把电影成本一再压缩。但这并不等于这不是好片子,影片在拍摄之后一年多的时间“死”在仓库里,几乎没有什么宣传。但是,同是这部电影,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非常偶然地在上海的电影院里看到后,回去以后写了整版的影评,于是日本的发行商就想办法搞到带子看,最后买了该片在日本的发行版权。2004年,同是这样一部在国内发行平平的《假装没感觉》,在日本全国院线发行,仅东京就创下了13周天天放映的纪录。而金鸡电影节上获得多项大奖的《美丽上海》发行问题依然困难重重,在完成影片以后拖了一年多才得以与观众见面。如何解决中小投资影片的市场问题仍是一个大难题。

  能够打动观众的才是好电影

  其实我个人内心并不分商业电影或艺术电影,只要能打动我的就是好电影。我的电影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注重女性个性的释放和表达。实际上,不是我一定要拍女性题材,因为是小制作,开始都是自己在写剧本,那么就只能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人物和故事下手。也因为我是

上海人,对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和细致的观察,所以创作中不少是关于上海的题材。

  “上海三部曲”延续了我对上海的思考和观察。上海是美丽的,但人生的美丽是需要经历和洗礼的。我喜欢把自己影片的小人物,放在动荡和变化的历史时代里,这样他们的命运就有了上帝赋予的使命感。不论他们是多么平庸,也不论他们是多么卑微,他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用他们的真实的存在打动观众。

  吸引观众还要多方努力

  要想真正地吸引观众,除了创作者自身在电影创作上要多下功夫,我们也要面对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我们的观众是断裂了10年,没有电影欣赏习惯以后,重新开始的观众。然后,突然国外影片盗版的大批出现,使得观众的审美习惯和需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自己首先要知道,怎么想办法找回观众。

  另外,越来越高的电影票价,也是我们失去观众一个很大的因素,这使得很多中国观众已经多年没有走进电影院的观影习惯。相比之下,美国的电影票价是从最初的5美分慢慢涨到了如今的9美元,而且票价与租碟价格差价不大,因此一般来说美国市民都会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中国的电影票,从1982年还是5角钱一张,如今已经到了比美国票价都贵的地步。但我们的收入远远不如美国,如此高昂的票价拉大了普通观众与电影院的距离,让许多观众觉得进一趟电影院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其实,电影本应该是在所有的演出和观赏娱乐活动中,最普及最大众的一种。既然难得去看一次电影,往往会选择看大片。高票价令观众对大片有了更高的期许,结果看完出来因为大片没有达到心中的要求,必然会是骂声一片。

  我认为,从票价的调整到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完善,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电影院。仍以美国为例,他们的电影服务可谓是细致入微,每天都有半价场次,老年人看电影永远都有折扣。我常常见到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排队购票看电影,我在美国生活的朋友们每周看一两次电影也都很正常。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很多的二期电影院,专门把一些过了一两年以后的片子再拿出来放,价格很便宜,对于以前没机会看的观众当然求之不得。可见国外电影市场的体制和服务相当周全,而我们的电影服务业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服务仍然不够到位,观众的选择也不多,很多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提高。 口述:彭小莲 笔录:深圳商报记者何文琦 实习生向丽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5,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