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青年17期:《枪王之王》 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4)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21:28  新浪娱乐

  叁 解读•枪王之王

  尝试华丽 探索枪战片新风格 

新青年17期:《枪王之王》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4)
《枪王之王》探索枪战片新风格

  以前比较喜欢写实的东西,《枪王之王》其实并不是太写实,类型偏向警匪英雄片,里面有心理学,双雄斗智。包括对我,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尔冬升
  正好张国荣《枪王》十年,我想纪念一下

   缘起

新青年17期:《枪王之王》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4)
《枪王之王》尔冬升有纪念张国荣的意义,但并不想高调宣扬

  尔冬升有收集资料的喜好,他说自己哪一天不拍电影了,完全可以转行去拍纪录片专题。他一直记得师傅楚原的一番教导:“当导演不需要全才,但是知识要广泛。”近年他的几部作品,如《新宿事件》,就源于自己十几年的人蛇偷渡资料搜集,《门徒》是贩毒资料的一次艺术加工;《旺角黑夜》则事因警察朋友提供的故事和资料……可以说,扎实的资料构成了尔冬升电影充满真实感的基础。

 

 

  这次拍《枪王之王》也不例外。

  我算是个杂家,喜欢搜集资料也能听从建议。像拍《枪王之王》,法律上,我会把剧本给一些法律界朋友看看,研究高等法官穿什么等等;心理学上,我看了一大堆书籍,包括《异度空间》最后一稿也是我修改的。香港警匪片以前很蒙人,人动不动就躲在车后面,其实这很危险——《旺角黑夜》我已经告诉大家,就算隔着房榴弹也会穿房;这次《枪王之王》拍两个车门一枪穿过,都是真实的。

  我曾一度玩实战射击,准度还不错。我跟我的律师朋友说,如果碰到劫匪,我拿过枪就砰砰砰打,他说你千万不要,会被告谋杀。美国曾经有一个案例,有射击运动员,在一个快餐店吃早餐的时候,拿枪打倒了一个劫犯,引发了很大争议。美国各州法律不一样,刚好那个州是市民可以使用这个武器执法……《枪王之王》题材是从这里开始的。

  恰巧那是《枪王》之后,当时觉得好像在赶续集,于是便放到一边去了。前两年,我本想拍一部武侠片,但那时武侠片再次热潮,我不愿跟风,看到大家都拍刀剑很少人拍枪,我便想到了《枪王之王》。而且2010年,正好是张国荣《枪王》十年。我想纪念一下。

  用古天乐和吴彦祖是因为他们适合

  制作

新青年17期:《枪王之王》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4)
《枪王之王》吴彦祖和古天乐

  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总结港片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此判语流传甚广,究其原因,实在是因为香港电影习惯天马行空,愿意静下来娓娓讲故事的导演不多。而尔冬升的电影素来讲究剧力万钧,靠近生活,接着地气,所以甚得观众喜欢。这次拍摄《枪王之王》尽管有一些尔冬升不熟悉的上流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他想方设法还原生活。

  我比较喜欢集体创作,好处是能迅速弥补漏洞。《枪王之王》有了点子之后,我就找了秦天南跟刘浩良,大家一起设计。分场弄了3个月,对白比较简单,但很密集。我跟他们两个合作很愉快,也很过瘾。《无间道》剧本比较典型,一开始就知道要垮台,其实非常困难;我们主要顺着剧情走,《枪王之王》有伏线,但也不能伏太久,只能找到最好的位置呈现给观众。

  拍摄过程其实非常痛苦的。当时正是盛夏,香港的夏天,呼吸都有缺氧的感觉,让我觉得很快就要窒息了。

  用古天乐和吴彦祖是因为他们适合。华语电影圈这个年龄层有男性魅力、没有脂粉气的男演员,就那么屈指可数几个。刘德华和梁朝伟过于成熟,演这样的角色,说服力不够;谢霆峰、余文乐他们又太年轻了。

  《枪王》从枪的规格、场地大小都是真实的,这次《枪王之王》场地想放大一些,让古天乐吴彦祖能跑起来。这部电影先考虑到专业,不能上映后让专业人士笑话,所以安排了射击顾问,古天乐吴彦祖拍戏前先每天都要去训练。

  给古天乐和吴彦祖用的也是两把真枪。在香港,这些真气枪都是由专人负责保管,我们这次拍戏,要先向他们申请提供枪支和没有弹头的空包弹,拍摄过程需要专程请人“押枪”。《枪王之王》枪战靠近写实,但是对于观众而言太陌生了,他们可能觉得好像有点不真实。我觉得也没有问题,有新鲜感。

  曾经想过杜琪峰风格,他不拍了,我试一试

  探索新风格

新青年17期:《枪王之王》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4)
《枪王之王》是尔冬升的一次新尝试

  相对于之前摄制的《枪王》、《旺角黑夜》、《门徒》、《新宿事件》等作品,尔冬升这次新执导《枪王之王》一个明显的变化便是视角锁定在上流、高层,尽管是枪战题材,但首次尝试华丽方向。由于是尝试,所以他也忐忑观众到时是否能接受。

 

 

  其实《枪王之王》并不是一个我擅长的题材,因为我过往都是喜欢跑去一些“烂楼”里取景,但这次《枪王之王》在场景等方面来说感觉比较华丽,也比较贴近上流社会,所以这部片跟我以前的很多作品比起来都有很明显的区别。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通过拍一部甚少涉及的题材,能够让我拥有更多突破的空间。

  我本来意图是让这部戏不太现实。曾经想过杜琪峰风格,他不拍了,我试一试,观众可能觉得新鲜,但是始终不擅长。我还是喜欢剧情的东西。王家卫的戏我喜欢看,不代表我会拍。他拍一个人走路就那么过瘾,你没有办法学;侯孝贤的长镜头你要学也学不了,《戏梦人生》那个全景就是一幅画,没法学。

  这么多年来,香港警匪片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双雄对决,这无疑是来源于之前的古装武侠片。我自己小时候看电影,有段时间就很受美国西部片的影响,因为这些电影除了有很明显的正邪对立,有些连警长和恶人都分别穿上白色和黑色的服装,分别代表正义和邪恶。所以你说正邪的对立在警匪片这一题材而言是多么重要。

  时装片的双雄对决跟古装片生死对决其实也是一样,但我提出一点,双雄对立不一定要局限于一正一邪,他们可以都是英雄,也都可以是罪犯,更可以触及到一个“灰色地带”,好人不一定都要好上天,坏人更不一定都是禽兽不如。而是去强调他们各自经历了一些人性的挣扎和冲击,有些好人误入歧途,有些坏人却良心发现,这样双雄的形象也会更加深入民心。

  古天乐吴彦祖拍我戏,不会冲着钱,他们也是有压力想演好的。这也是我愿意跟他们合作的很大原因。古天乐愿意尝试各种角色,客串《忘不了》、《门徒》都肯改变形象,特别是《门徒》和《窃听风云》又丑脾气又差,我能看到他的进步。《枪王之王》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挑战。我和吴彦祖合作最多,他当我大哥,我当他是弟弟。

  毛笔是不能描的,有时候粗糙的东西就粗糙了

  剧力

  尽管新作名字就叫《枪王之王》,但其实大的枪战场面就头尾两场,其余都靠剧情铺垫来吸引观众。为了剧情合理,他甚至不惜删弃花了几百万拍摄的火爆追车戏。对于尔冬升来说,商业片就得讲究逻辑和市场,每一场都需要设计。另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就是时至今日,香港警匪片如何让内地接受。

  香港电影制作上有很大的问题。法庭戏,大部分导演尽量能不碰就不碰。看美国电影,法庭跟真的一样,气氛到位。我常常不服气。但这里面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临时演员昂贵,但为了真实,我尽量找。你看《枪王之王》的法庭,还有夜宴晚会,我请了很多人来烘托氛围。警察戏也难拍,一次最多出来50人,最大的只能拍《旺角黑夜》那样;当年《枪王》我们预算不够,张国荣角色杀警察一场戏,其实是想拍警察从一人巡逻变成整个旺角警察都很紧张,但达不到。

  商业片需要去设计。你看香港那么多拿奖的电影,其实都有计算观众的反应。每部电影一定有失误,问题是我不喜欢补拍。我跟陈可辛不太一样,陈可辛是拍不好,重拍,这个可能是性格的问题。我是觉得,毛笔是不能描的,有时候粗糙的东西就粗糙了。

  像《新不了情》我只剪了一场1分钟吃饭的戏,因为太长了戏院就不接受。剪辑有时候很需要老板的信任和支持。《枪王之王》撞车我剪掉了起码300万,究其原因,跟戏不搭。判断完我就扔了,其实中间有痛苦的过程。这个跟《新宿事件》有同样的情况,将来如果电影公司愿意的话,有可能去做一个完整的版本。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香港跟好莱坞拍警匪片在方向上可以说是一致的,反而跟内地需要接轨。我们拍警匪片,香港警务处其实是不敢随便碰我们的题材的,不会说开拍之前要专程把剧本交给他们审批;如果我们不牵涉像街头飞车等场面拍摄,香港警务处更不会干涉我们的剧情,而且本身也无权。相对比较自由。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香港对于街头拍片这一行为很友善。

  我最怕笑场。因为我以前所有片子都以香港观众为标准,到了台湾、到了新马等等地方其实差异不大。现在我得考虑内地的观众,当然要平衡,我不知道《枪王之王》观众能接受度是多少。

  《窃听风云》是一个实验,我跟麦兆辉、庄文强没有考虑粤语版,主要是以内地观众考虑的。配音其实很多技巧,为什么在北京配?因为香港的配音员跟以前的不同,现在主要是在电视台配,很多内地流行语他都不知道,没有在戏剧性,所以我坚持一定要在北京配,当然整体来讲,最好不配音,原声会比较好。原版的优势就是真实。

  女人戏重要 李冰冰角色用来点题

  细节

新青年17期:《枪王之王》警匪片能否再谱华章(4)
李冰冰在《枪王之王》中饰演女高层

  除了双雄对决,《枪王之王》中表现心理戏和商界女强人情感也都是以往港片不常见的元素,颇为引人注意。但看过《枪王之王》的观众,可能会对戏中方中信的“灵魂附身”感到有点不适,但这场戏却是尔冬升特意安排,算是跟十年前《枪王》遥相呼应。

 

 

  影迷会注意到方中信饰演的苗志舜警官。看过之前的《枪王》的观众,一定也知道影片中指的前枪王是谁。那么我们就继续安排了方中信这样一个高手在影片里出现,这样有一个勾连,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点武侠的感觉。其实他在《旺角黑夜》就出来了。背景是因为(《枪王》)方中信杀了人,甚至连婚姻也影响了。《旺角黑夜》中间有一段警察吃宵夜戏,删掉了几分钟,王合喜带着他老婆出来吃夜宵,方中信就碰到那个老婆。想说的是有缘必相见,有孽也一样。如果不剪,中间观众情绪会停一停。

  我以前不知道方中信也学心理学,他懂得那种闯祸后无法升职的警察心理…所以在戏中他一直是叫别人不要杀人,不要学我。那个戏剪掉是很大的遗憾,影迷也要回想,太复杂,我不说谁都不记得。

  李冰冰角色是用来点题的,没她和阿sa不行。香港有一个汇丰私人银行的女主管(注:王以智,1.2亿学跳舞,后起纠纷),几千万去请一个老师教她学交际舞,那个女人60岁,出来才像四十几岁,全港哗然。金融界有很多女强人,他们在感情上的付出,未必是普通人能想象。有人问,阿SA知不知道李冰冰?李冰冰知不知道阿SA?戏里我没有直白交代,停车的时候,李冰冰问古天乐,你跟他分了吗?就很清楚。

  女人戏当然重要,不单对一部戏重要,对市场也重要。像《盗火线》最好看是那些贼后面的女人。现在的观众很聪明,他不相信广告,他最相信的朋友和家里人,所以口碑非常重要;第二点,看电影话语权女性基本上主导,她可以陪男孩子看动作片,但文艺片、爱情片,肯定是女孩子说我要去看这个。所以,如果没有爱情,没有女性,警匪片很多观众很明显看不到…(阿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