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影论坛为中国电影降温 100亿豪言背后有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18:01  大众网-齐鲁晚报
电影论坛为中国电影降温100亿豪言背后有隐忧

仲呈祥痛批喜剧片扎堆垃圾多

  文/片 本报特派记者倪自放

  在今年刚刚过去的9个月,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70亿元,业内普遍乐观地认为,中国电影票房在2010年实现100亿元已没有悬念。

  但在金鸡百花电影节13日举行的中国电影论坛上,电影界内多名资深人士却集体为中国电影降温,认为中国电影100亿豪言的背后存在诸多隐忧。

  表演隐忧

  中国演员进入“老龄”社会

  老腕发力,新人无力;造星有力,创新乏力,是中国电影表演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的实际情况。中国电影家协会13日在论坛上发布的“中国电影年度表演分析”认为,若干中老年演员在2009年的电影创作中大放异彩,大批小星星迅速涌现,似乎填补了明星阵容的空白,但演技单薄,表现中庸。

  该分析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电影表演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50岁以上的挑大梁,40岁以上的扮演青年,30岁以上的谈情说爱,20多岁的演个边边角角,演员和他们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年龄差普遍在10岁以上。”

  该分析点评了过去一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国演员,男演员里包括演了《铁人》《风声》吴刚,演了《十月围城》王学圻,演了《疯狂的赛车》《铁人》《斗牛》黄渤,演了《三枪拍案惊奇》小沈阳,演了《风声》的黄晓明,以及演了《麦田》《风声》的王志文。女演员里包括鲍起静(《天水围的日与夜》)、惠英红(《心魔》),以及章子怡闫妮周迅李冰冰范冰冰林志玲李宇春

  除了范冰冰、李宇春,上述所提演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上,分析发出诘问,“中国还有哪些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事实确实如此,如今华语电影的青年演员阵容和储备令人担忧,虽有各个公司力捧新人,但基本停留在包装、宣传、硬推的水平。现在30岁以下的演员数量不小,展现出发展潜力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在未来中国电影的产业规模扩大到300亿元票房的时候,中国电影在表演方面将陷入无人挑大梁的尴尬时刻。该分析认为,“这是中国电影最大的隐忧。”

  教育隐忧

  上规模导致“明星”次品多

  中国电影缺人,缺各方面的人,这是13日论坛嘉宾们一致的观点。“中国电影年度表演分析”里说,之前,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是“免检”的代名词,现

  在,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再“回炉培训”,根本无法承担正常的电影创作。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在论坛上说,现在中国高校是在畸形发展,导致很多电影专业毕业生不合格,“中国人喜欢上规模,上规模必然意味着降档次。现在中国高校特别是电影专业高校就是在盲目地上规模。某高校动画专业一次就招了1000多人,那校长还很骄傲地说,‘培养这些动画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嘛,每人一个画夹,每人一个马扎就可以了。’”

  很多高校进教师必须要博士,张会军认为这非常没有必要,“比如电影研究类专业可以要博士,其他实践类强的专业,硕士足够了。尽管如此,高校的教育依然攀比着高消费。”攀比的结果是,培养的电影专业学生不合格,这对中国电影发展是一个致命伤。

  视野隐忧

  中美电影差距还有数十年业内一般认为,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是其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期,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加上中国电影票房今年有望达到100亿元,业内乐观地认为,中国电影票房很可能在数年内由现在的世界第八名达到世界第二名。

  “这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如此说。世界电影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是个趋势,2010年初,中国3D数字银幕的数量有1100多块,达到世界第二位,“但我们的数字放映机都是进口的,这决定了我们必然受制于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当然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数字机,这在技术上不是问题,问题是美国电影工业对数字放映实行控制,你不使用他的放映机,他就不供给你片源。”

  杨步亭说,中国的电影工业已经启动,但还很不专业,“包括投资,我们现在的电影投资都是急功近利的短线投资,一部电影生产几个月就完成了,比电视剧生产都快,这很难生产出精品。当年的样板戏还十年磨一剑呢,现在一部电影几个月就随便糊弄出来了,谁敢相信生产的是精品?”杨步亭举例说,成功如《阿凡达》这样的作品,前前后后耗费了13年的时间,这是电影工业化下的精品。

  “盲目乐观无助中国电影发展。”杨步亭说,“中国电影产业同美国电影产业的差距,保守说还有数十年。”

  类型隐忧

  喜剧片扎堆产生大量垃圾

  多种类型电影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成熟的标志之一。在论坛上发布的《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电影类型里喜剧片扎堆,跟风泛滥势头明显,大量垃圾作品随之涌现。

  喜剧片扎堆,体现在“港味”喜剧、多线索黑色喜剧的泛滥。报告指出,《大内密探灵灵狗》《机器侠》等恶搞喜剧,让观众回到“港味”的无厘头时代,但在内地电影中,这种类型的喜剧存在着泛滥的趋势,具有“港味”风格,又具有这个时代的山寨印记和囧元素的癫狂恶搞作品跟风上马,“跟风恶搞,相互模仿,题材缺乏新意,剧情东拼西凑,甚至有人把恶搞当作喜剧的旗帜。”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成功后,国内出现了一批模仿之作,搞多线索黑色喜剧,片中充满着敲诈、绑架、欺骗、偷窃等情节,继续玩圈套中的圈套,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论坛上多位嘉宾表示,跟风喜剧片中的垃圾片最多。国产电影今年将达到500部,作为电影局审片组成员之一的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表示,500部里面,好的很少,中等水平的占一多半,“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垃圾,根本没有办法和观众见面。”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