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扎根本土(爆炸戏视频花絮)
比起林超贤的国际视野及杜琪峰的回归内地,《寒战》无疑是一部很“香港制造”的警匪片,除由香港电影公司(安乐影业)巨额投资,及由香港巨星担纲主演,影片的剧情亦围绕香港警界及廉政公署展开,甚至两位导演(梁乐民、陆剑青)亦曾为多部香港电影担任副导演工作,可谓不折不扣的“本土组合”。
据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寒战》在剧情及风格上与当年的《无间道》颇为相似,尤其某件重案引出警界“内鬼”作祟的安排,更是警匪片最典型的“边缘人”模式,何况本片有郭富城、梁家辉、李治廷、彭于晏、林家栋等加盟,加上客串的刘德华,“三大影帝”加新生代偶像的阵容搭配亦不难让人联想到“无间道”系列的“四大影帝”及陈冠希、余文乐等年轻影星。
乍看之下,《寒战》在创作过程中或确受到《无间道》影响,但归结台前幕后主创的说法,《寒战》实则是一部既延续《无间道》路子,又在许多方面极力与《无间道》“划清界限”的警匪片:当中,最与之不同者便是“一件劫车案牵连全港警界”的剧情设置,与近年众多同类影片比起来,脉络无疑更接近上世纪8、90年代一系列抨击港英政府体制、批判执法部门贪赃枉法的作品,既敏感复杂又触目惊心,而这亦是《寒战》的首要看点;此外,从《无间道》到《窃听风云》,这类讲究“文斗”的警匪片对动作场面往往点到即止,但此番《寒战》却在延续冷静沉着的“斗智角力”风格基础上,加入许多飞车及爆破场面,力求将上世纪类型片热衷的“火爆”与2000年后类型片强调的“高智”融为一体。
事实上,以香港为警匪对决舞台的类型片已开到荼微,若欲在同样的城市背景下拍出新意,则如《寒战》般牵涉更深层次的社会话题,无疑是较有变化的尝试,而这能否成为未来华语警匪片的另一大“风向标”,亦待时间考验。
《大追捕》:港日融合(先行预告片)
较之其他“三战”,《大追捕》牌面稍显“冷门”:导演周显扬此前只拍过一部《杀人犯》,好在有张家辉及任达华两大实力派金像影帝助阵。不过《大追捕》依然有其独到优势,即跳脱火爆枪战、高智棋局及国际格局以外,进一步强调剧情的悬疑性及谜局的复杂性,并通过“抽丝剥茧”的叙事发展,挖掘观众追看下去的好奇心,换言之,即编导先为观众设下“谜局”,继而让观众随着片中人物的行动及心理变化一并“猜谜”,到最后再由编导借高潮“解谜”。
这种创作方式,显然从日本侦探电影(或如《金田一探案》、《名侦探柯南》等动画)中得到灵感,而与“谁是内鬼”这类粗糙俗套的警匪悬疑概念相比,也显然更进一步;此外,《大追捕》亦加入不少香港电影热衷的动作及追逐元素,力求融合港式警匪与日式推理,颇有“另塑警匪片风格”的野心。
事实上,《大追捕》在创作难度上较许多同类影片更甚。毕竟诸如枪战、追车、爆炸等已是港产警匪片的旧招式,而这些素材往往毋需突出逻辑合理与否,只要导演、摄影及动作指导现场配合妥当,后期剪辑与音效制作成本充足,以现今技术拍出实效难度不大。因此,《大追捕》能否在形式上真正为华语警匪片带来演变,真正的决定因素仍在于剧情及悬念。
无论如何,《大追捕》的概念及创意,在近年类型题材缺乏突破的环境下,无疑难能可贵,至少,它指出了另一条可行之路:除真正意义上的侦探电影,及长期停留在身份揣测上的正邪对峙,推理及警匪实则有更佳的融合方式。
五大策略前瞻:警匪片将来怎么拍?
2012年初,“三战一追”尚未爆发,有关华语警匪片的话题已此起彼落,当中,“怎么拍?”尤让观众影迷争相谈论。
警匪类型发展多年,曾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创意题材,而曾在产量及质量等方面造就的蓬勃局面,亦一度将警匪片提升到与国际水准分庭抗礼的高度。然而,CEPA签署之后,受审查制度影响,警匪片获准拍摄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少,而在2011年,《窃听风云2》票房冲破两亿大关,亦让不少业内人士思考:此后,由《无间道》开创的风格模式或将逐渐衰落,未来警匪片欲在市场上赢得关注,是否仍有其他可行之策?
确实,面对水土不服、审查限制、题材重复等多年来“如影随形”的弊病,华语警匪片必须找到几条有效策略,才能令此类型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发展下去,无论结果事半功倍抑或事倍功半,至少在下一阶段的创作环境下,能为华语影人找到一些“生存之道”。
策略壹:群星荟萃
近三十年来,强大的明星阵容往往是警匪片得以卖座的“法宝”。仅以流行歌星为例,从80年代的谭咏麟与张国荣,到90年代的“四大天王”,再到2000年后的谢霆锋、蔡卓妍、王杰、陈慧琳、任贤齐等,都先后参演过多部风格各异的警匪作品,当中更不乏卖座超卓者;此外,成龙、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等卖座巨星,也都有担纲多部警匪片的经历,可以说,“明星效应”曾多次成功将警匪片推向市场巅峰!
此言非虚,2002年的《无间道》便是新世纪警匪片活用“明星效应”的首个典范:影片打出的“四大影帝加盟”招牌,在当时低迷不堪的香港电影市道可谓一剂强心针,而此阵容亦无疑对5500余万的票房贡献良多;其后,《无间道2》又推出“三大影帝、两大小生及一位影后级女星”的阵容,票房亦超过2500万;到了《终极无间》,则进一步打出“六大影帝合演”的招牌,结果非但高踞2003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更是首部在内地收入破三千万的类型作品。
事实上,在《终极无间》之后,港产警匪片在内地市场的反应依然有限,以2004年来说,除《新警察故事》达到4300万元票房,其他公映的同类影片都未能达到千万。因此,从2005年始,进入国内的警匪片进一步提升了演员阵容的规模,如《三岔口》找来郭富城与吴彦祖、《宝贝计划》推出成龙与古天乐、《伤城》组合梁朝伟与金城武、《导火线》以甄子丹搭配古天乐、《门徒》在古天乐与吴彦祖的基础上加上刘德华,直至《窃听风云》,“刘青云+吴彦祖+古天乐”的阵容更被观众称为“铁三角”…
从票房数据分析,以上影片票房及口碑大都相当可观,足见明星阵容强弱与否,对类型片所获的关注程度而言影响甚大。近年,随着华语片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更多电影人亦沿用这条直接而有效的制作策略,因此,纵观今年的“三战一追”,明星依然是其最大卖点之一。
策略贰:取材电视
以香港为代表的华语警匪片得以在上世纪70年代始创出佳绩,本土电视工业带来的影响尤其深远:1976年,无线电视(TVB)创立“菲林组”,鼓励新锐编导用电影胶片拍摄剧集,由此催生出《CID》、《国际刑警》等别具一格的影视作品;与此同时,丽的(亚视前身)也制作多部以新闻事件为蓝本的电视剧,包括《大丈夫》、《十大奇案》及《十大骗案》等,这些电视剧除在当年大受欢迎,担任其监制或编导的谭家明、许鞍华、严浩、章国明、麦当雄、黎大炜等青年影人亦在数年后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先锋干将。值得一提的是,从章国明的《点指兵兵》及《边缘人》,再到麦当雄的《省港旗兵》等,其充满实感的特色皆与他们昔日的电视作品不谋而合。
其后多年,警匪电影在此基础上渐做到独当一面,电视工业的影响逐渐削弱,2009年,无线重打“邵氏”招牌复出拍片,首当其冲便将因电视剧《学警狙击》风靡全港的“Laughing Gor”搬上银幕,并为之安排了一个“前传”。然而,观众起初对这部取材荧幕的速制之作并不看好,认为这不过是占了剧集角色深入民心的便宜的捞钱行为,但《Laughing Gor之变节》公映后,香港票房竟打败大制作《窃听风云》,非但一跃成为当年暑期档卖座冠军,更跻身全年华语片票房季军(仅次于《家有喜事2009》及《赤壁决战天下》),可谓大爆冷门!
得利可观的邵氏自然看得准这条策略的可行性:其一,从热门电视剧的情节延伸出电影题材,既不必承担重新创作的风险,亦能吸引大批港剧迷支持;其二,由电视演员搭配实力影星的组合成本显然低于邀请天皇巨星,对整部影片的投资而言压力不大;其三,此类影片规模不必“精益求精”,剧本亦不必精雕细琢,因此从拍摄到上映只要两到三个月便足够,比所谓“大制作”省力得多;其四,邵氏本身拥有较完善的产业链,因此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影片的盈利空间…
以上种种,皆促使邵氏于2011年底推出热门剧《潜行狙击》的电影版《Laughing Gor之潜罪犯》,而据本地开画票房来看,无疑又是一盘可观的生意!此时,不少观众及业内人士亦注意到,这种“占小荧幕便宜”的做法虽则投机,却为类型片提供了商业“捷径”,而较之《窃听风云2》等而言,更是既不在乎内地市场,又期盼票房取胜的港产警匪片的一条妙策。
(欢迎参与调查,并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