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资馆:《侠女》获得坎城最佳技术奖,可否详细说说,您在《侠女》中的创技术新?
华:《侠女》的创新,首先是彩色的控制,不过在彩色运用方面,我本身并不操心,毕竟导演也是学美术的,很多地方我只需稍微提一下,他就清楚了,我不太需要伤脑筋。灯光照明上,就和我拍其他片子有点不同的地方了,比方说,夜景的拍法。
夜景我分成两个层次,一般人喜欢用蓝色,我的分野(夜景的分界线),比如上半夜,华灯初上,不是深夜,我不加蓝色滤镜;深夜之后,我会加一点点蓝色,表示深夜,这是我个人的画面处理。
在《侠女》中也是这样做的,不是只要是晚上,就一律用蓝色;初夜时,我用的是黑白灰,没有蓝色成分;彩色有、皮肤色也有,所有工作的操作方式都照常来,没有加蓝色滤镜,到了深夜才加入蓝色滤镜。
《侠女》比《龙门客栈》用的多的是“烟”,烟雾;还有月亮,几种月亮的用法,是以前台湾黑白片里没有用过的。
动作上,演员、武术指导不能克服的事,就由我来解决。比如竹林场面,从树上跳下来,虽然下面有纸箱,但我觉得还是太危险,因为人拿着木头刀,从那么高冲下来,还是有危险,刀可能折断插到演员。身为一个摄影师,我有一个原则,画面里的所有东西我都要管,不只是道具,美工我也管。像人要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纸箱两个一迭只这么高(比划),摄影机不能用。我们当时在溪头拍摄,溪头里面有个池塘,但水不够深,人一下去就穿到底了,不行。因为离日月潭很近,那就到日月潭去。徐枫的替身从非常高的地方冲下来,就穿到日月潭的水里,穿到水里很安全,反正木刀到水里去没有问题。人离地面的位置也高,这一段拍的东西都可用,挨着水面上去。
拍《侠女》的时候……其实不管拍什么戏,都会有新动作出来,我个人认为摄影师要会利用环境、创造环境,不要对环境屈服就是了。环境不允许拍,你就把它创造出来。摄影师是画面的褓母,画面里面的东西都要管。在《侠女》中,我也曾把徐枫的假睫毛撕掉。一般人会认为摄影师管那么多要做什么,可是一般观众看戏,都会说:“这拍的什么玩意儿?”那是谁在“拍”?是摄影师拍的。所以我经常跟课堂上的学生说:“假如你要做摄影师,什么都要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