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 到了我们该对历史说句话的时候了

2012年12月21日18:19  外滩画报 微博
剧照 剧照
陆川 陆川

  11 月 29 日,年轻导演陆川的第四部影片《王的盛宴》公映,他雄心勃勃地迈入了拍摄古装大片的行列。在第六代导演里,他比贾樟柯、王小帅甚至娄烨等,都更早地想用大片来证明自己。

  他试图不落窠臼,拍出另外一种风格古装历史片,触摸真实,甚至改写历史。初衷很好,但事实上,他的资历和驾驭历史题材的能力还稍显稚嫩。仅凭着一腔热情,刘烨、张震、吴彦祖这帮少壮派华语男星卖力演出,也没能挽救《王的盛宴》的颓势。夹杂着审查的删改、“水军”抹黑、退出影视圈……陆川高调做事的风格,让文气十足的《王的盛宴》,险些变成一场闹剧。

  同档竞争的冯小刚很理解陆川,他当年拍古装片《夜宴》,就是一门心思要拍大制作,要拍各方面都讲究到位的电影。他说:“好像导演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如果你不让他把这个瘾过了,他就难受。就是想拍一个电影的感觉、语言,却把里面最核心的东西忽略了。”

  在一片讨伐的舆论里,记者采访时能感受到陆川“掏心掏肺”的委屈。对被诟病最多的影片开头,刘邦衣衫不整,拿着把破剑,像精神病一样到处乱走,陆川说那个镜头是拍给他自己的——拍这部电影过程中,他就是如此绝望而迷茫。

  B = 《外滩画报》 

  L =  陆川

  B:《王的盛宴》拍摄期长达 8 个月,主要演员都反映,在片场许多东西不断推倒重来。这 8 个月里,你纠结的地方究竟是哪里?为什么要不断地否定以前的东西?

  L: 一下子被问到,很难说出一个答案来。当人去还原史料的时候,历史就开始呈现很多的多样性来。这是当时让我一下子很震撼的地方:你以为历史只有一个答案,其实不是,它会有好几个答案纠缠在一起,而且无从考证,你不知道哪个是最真实的。

  另一个让我纠结的地方是,整个历史片的拍摄,已经形成一种规范。这种规范和观众的欣赏习惯是脱节的。历史片跟真实历史没关系,已经在观众脑海里形成了一种固定形象。我就是希望我自己拍的历史片,能真正走出一些新意来,不敢说颠覆,但要拿出真正的心意和诚意来。但可能这次我确实用力有点猛。

  B: 用严谨的史实考据来确立这部电影,同时,你的叙事风格又非常个人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合,效果就会很奇怪。

  L: 这可能就是这部电影的特征,也是现代电影工业的特征。我研究过好莱坞电影,他们无论拍科幻、魔幻或者历史,在细节上的真实是一定要做到的。我们真的应该考究地去做一个历史片,考据的严谨是必需的。

  但作为一个作者,你要讲的那一句话,完全就是你自己的。个人化讲述,是这部电影希望的品质。对于这样一个偏文艺的电影,观众是来跟你分享观点、分享思想的。我倒没觉得这是很个人化的电影,讲述风格是我选的,包括最后讲的那句话,肯定是讲让我个人最激动、激荡的话。那个时代有太多话可以讲了,我的一个电影只能讲一句最打动我的话。

  B: 最打动你的就是那句,“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

  L: 对,那是很情绪化的东西。那句话说出来,就是刘邦作为统治者内心的恐惧。再往下一步,我想说的是,权力游戏的规则、法则,是对两千年以来这些事情的总结。

  B: 你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得出了什么总结?我很想知道,是不是跟我们的不一样。

  L:应该是跟你们一样的,电影里基本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电影还没有上映,网上就已经有了那种恶狠狠的声音,想要把这部电影杀掉。我今天上午还看到这样的东西,我就觉得很奇怪,感觉不是生活在 2012 年,而是生活在30年前。怎么中国大地开放到今天,还有这样的声音?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才有意义,这恰恰是历史片,起到了责任和作用的表现。能够引起大家的讨论,大家能够争辩它,最后得出一个好的结论,以史为镜。

  但我们拍的就是历史片,大家就拉几个现代人来对应,真的是把这个事情说小了。在我看来,中国很多人物关系都是不变的,不仅那一组人物关系如此,到现在每一个公司、报社里面,都有刘邦,都有项羽,都有韩信、萧何。差不多人事总监走的都是萧何的路子,老板都是刘邦。

  两千年下来,人物关系没变、权力关系也没变。我在想为什么?从中国的源头来找。刘邦处理他身边人的这些事情,被《史记》记录下来,就像长江商学院的一个成功案例,也被后世君主效仿。

  这是一个悲催的事情。所以我想做这部电影。

  B: 你拍《王的盛宴》,是被这里面的权力关系吸引?还是想探究为什么?

  L: 我想探究为什么。 我是一个对政治完全冷感的人,完全不喜欢政治。但在中国这个泛政治化的国家,权力渗透在各个层级的关系中,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状况,我就想做个探究。后来我发现,刘邦给了答案。

  我经常会觉得,在投资方面前,我就是韩信;后来剧组的工作人都说,陆导,你就是刘邦。因为每个现代人都挺像刘邦的,或多或少地都有刘邦的影子,他已经根植在中国人的身上。这是我的看法。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有些东西,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一代代走下来。你翻看《资治通鉴》,会发现这么厚的一套书,写的就是一个故事。我把我的这些想法,跟刘烨、张震去商量探讨,我们这帮人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去做这个事情。因为,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该对历史说句话的时候了。以前咱们受的教育、听到的都是实话?现在是我们自己去找细节真实,找二次教育的时候。

  B: 你选了另外一条路来呈现历史,而大家预期的大场面战争、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都被你弱化处理了,为什么?

  L: 这是故意的。我们的古装大片哪个欠缺大场面,哪一个不是被骂得狗血淋头?我扪心自问,有这些能怎样?没有这些,又能怎样?既然你想走一条不同的道路,那就拍与这部电影有关系的东西就行了。这部电影整个结构就是刘邦的回忆,法国的绘画里有印象派,我就想把留在刘邦脑海里的印象拍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是真刀真枪地拍,坦率说,也很狗血,放在这部电影里,气质就不对了。

  其实我这一次胆子还有点小。很多人都说,你不就拍了自己欣赏就行了…… 其实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这片子还会更独特一点,更印象化、更意识流一点。

  B: 据说影片最早是三个视角的版本,后来修改了,是因为审查的缘故?

  L: 部分原因吧。但那个版本太张牙舞爪,太想说个事儿了。我听从了很多朋友的建议,还是要把它做成一部电影,于是就重新剪辑了这个版本。

  我还是喜欢现在这个版本,我爸爸也看了两个版本,他很喜欢现在这个,是在老老实实讲故事。

  B: 你个人怎么看待刘邦?

  L: 我不讨厌这个人。我和刘烨都把自己拍进去了,我们身上都有刘邦的一部分东西。

  B: 比如?

  L: 表面强大,内心都很脆弱。我们两个人骨子里都有点神经质、多疑,都很谨慎;表面看大咧咧、粗枝桠的那种。我们都有很多的面孔,这次,是真的把自己真实的那一面放在了电影里。

  “刘烨”和“秦岚”有段对白,发生在他偷情之后。当时,我和刘烨在现场对台词,秦岚就冷眼看着我们两嘀嘀咕咕。等我们俩把台词编完,刘烨一口气演完。然后刘烨挺尴尬地干笑了两声,特别可爱。秦岚说:“你们两人终于现了原形。”我说,我们替全天下男人现了原形。我们拍戏,认为古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当下,我们不能替他们去装一个范儿,而是把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两千年,夫妻的感情,人与人的关系没有变,是可以真实一点。

  B: 跟刘邦相比,项羽就是个神,太完美,所以这种人根本无法在世俗社会里存在太久?

  L: 坦率说,项羽是曾经的一个存在。在当下中国,我们都不相信尊严和高贵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我希望在未来,这个土地上还有很多行走着的项羽、艺术宅男韩信,这个国家就会很有趣,大家的关系就会很美好。彼此也不需要相互杀害。我理想中的未来,就是刘邦、韩信、项羽能够和平共处,和谐地活在一起。

  B: 你经常会成为争议的苗头 ,围绕你的各种攻击、批评的声音很多,你为此疑惑、困扰吗?你足够坚强,能抵御吗?

  L: 慢慢坚强吧。我以前也抵御不了。老觉得,你在这里好好地拍电影,就有很多人把你妖魔化,很奇怪。这 12 年我一直没有抬头,一直在闷头做事情,做自己的电影。那么多人编排你,像写小说一样塑造你,然后,把诽谤的东西挂出来,让更多的人来骂你。我不知道,这些人在做什么。但慢慢的,我爸也跟我说,作品能表达一个人最真诚的心,你自己解释也没什么用。

  慢慢大家关注我的作品就会知道,陆川这个人在关注什么,他到底在做什么…… 电影藏不住一个作者的心,以及他的各种企图。《王的盛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展现了我的所有优点和缺点。《南京!南京》也是如此,《可可西里》也是。把这四部戏粘在一起,你会看到一个完整的陆川。

  B: 我很好奇,你自己看到的缺点是什么?

  L: 电影只有一个镜头是拍给自己的:就是刘邦拿着一把破剑,在浓雾里乱走。整部电影,我都是迷茫而绝望的,因为史实,我内心特别黑暗,迷茫,就把自己拍进去了。那句“一生都是鸿门宴”,也是写给自己的。做导演的,不是一部电影是鸿门宴,是整个人生都是鸿门宴,你想做一个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导演,你就是这样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如果你没有负担,你会过得快活。所以,一生都是鸿门宴。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