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替身》加映 可谅解的不伦之恋

2013年04月02日17:14  新浪娱乐 微博
《爱的替身》剧照 《爱的替身》剧照
《爱的替身》剧照 《爱的替身》剧照

  新浪娱乐讯 电影《爱的替身》3月26日在香港电影节首映后,29日再次加映一场,依旧爆满。电影由香港导演唐晓白执导,杨舒婷[微博]、成泰燊[微博]、梁静主演,讲述了一个女人被强暴后为对方生下孩子的故事。人性的大尺度,对现实的隐喻,均成为观众在微博上讨论的话题。

  《爱的替身》英文片名到底向谁致歉?

  《爱的替身》英文片名为“AllApologies”,意为“所有的歉意”。那么这样一个有违道德伦理的犯罪故事,到底是在向谁致歉,成为观众讨论的话题。

  “对他人的歉意”——微博达人Monicalinlan如此评价:《爱的替身》,英文名译的好“All Apologies”。每个人都有一个困境,于是都做出最利己的决定,于他人便成为无奈的愧疚。导演的慈悲心成就了这个欲哭无泪的故事。

  “对女性的歉意”——影评人云飞扬以“献给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母亲”为名撰写评论:这是一卷没有尽头的残酷的浮世绘,无路可走的现世报,让母亲成为献祭的对象。杨舒婷饰演的母亲经历了中国电影史上最痛苦的分娩,一如中国女性所承担的磨难。

  “对未来的歉意”——影评人赛人在《女性仍是生殖的奴仆》一文中对《爱的替身》结语评价是“在凭借身体意志,所建立的后路之上,又生生地葬送了我们彼此的前程。”。微博上Z先生短评:这是一个“我的父亲强奸了我的母亲“的故事,是对中国当下现实的准确概括,“强奸”和“忍受强奸”都成为了同谋者,对于象征着“未来”的孩子,我们充满歉意。

  影迷追问导演“为何不一路向黑”

  影片的感情基调在结尾处上扬,施暴者被绳之以法。这一半开放式处理符合法理,但并未扭转观众对整个剧情的一致认知“这是一次可以被原谅的不伦之恋”,有网友认为“最后绳之以法的字幕突兀。或许这是原始案例的真实结局,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已经有她自身的逻辑发展。一个焦灼的人性故事,似不必定要法律介入。”而知名影评人木二卫更毒舌的说“尾声狗血”。面对导演没有一黑到底的安排故事结尾,网友纷纷给出自己的假设。像大王卡卡所说“被现实折磨的近乎疯狂的一群人,自不必学会规整。而且之前剧情的赤裸劲爆也没打算要给出说法”。

  面对还没有看过本片的观众,很难判断结尾是否画蛇添足。但《爱的替身》被评为让观众从心理预期上颠覆法理,我们能否一探究竟。现在也只能如香港影迷所说,寄期望于《爱的替身》能够早日内地上映。

(责编: Zane)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