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春将出版新书 好友王家卫香港捧场

2013年07月18日12:15  东方早报

  第24届香港书展昨天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这一天同时也是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生日,导演用一场书展活动为自己庆生。55岁的王家卫和他的台湾好友、作家张大春同台在书展上做了一场名为“寻找一代宗师”的对话,这里的宗师既是王家卫电影里的功夫大师,也是张大春即将出版的小说《大唐李白》里的诗人。

  《一代宗师》

  目前没有9小时版

  一袭民国长衫的香港文化人马家辉是这场对话的主持人,对话从年初上映的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开始。《一代宗师》酝酿了6年多时间,影片的顾问张大春也陪着王家卫聊这部电影,“和大春聊《一代宗师》的剧本,其实聊的是故事之外的故事,可惜当时没有记录下来。” 王家卫昨天说。到最后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代宗师》呈现出来的时候,张大春说,“95%的故事不在电影里。对《一代宗师》的理解,有一个角度没有被讨论,整部电影无论哪个角色,都与等待有关,他们用尽时间和功夫,却没有结果,只有等待。”用那么长的时间做一部电影,花的是时间也是功夫,所以王家卫对“功夫”一词的理解就是“花时间,做什么事情,要做好就要花时间”。

  很多影迷都在期待9个小时版的《一代宗师》,希望从传说中的这个版本中知道其他几位功夫大师尤其是张震饰演的人物的故事,但王家卫昨天说,目前为止只有这个公映版的《一代宗师》,至于打酱油的张震,王家卫的解释是,“在人生中,今天看见的人明天就不见了,很多人只是一晃而过,没有留下印象,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时代里,有人倒下、淘汰、留下,都是选择。”他的意思是,在以梁朝伟和章子怡为主角的电影里,并不一定需要交代张震的故事。

  王家卫觉得电影中删除了的张震(饰演)的故事以及未被采用的张大春的故事,并不可惜,“这些没(被)用的故事会敲门,‘我还在!’今天接不下去的,总有一天会接下去。”

  《大唐李白》

  张大春伪造李白诗歌

  张大春也用了“我还在!”这句话为自己的新长篇《大唐李白》来背书。这几年,作为小说家的张大春写了大量的古体诗,很多朋友都认为他在不合时宜的时代写不合时宜的东西。“这些古体诗其实也可以支持我写一部小说,就像王家卫所说的‘它会来敲门’。最后是‘李白来敲门’,动静不小,他好像在说:‘老子不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张大春昨天说。

  60万字的《大唐李白》即将首先在台湾出版,张大春用一种纪录片的精神探究并重现大唐谪仙李白的身世历程,在为人所知的李白身上,仔细描边,加阴影层,将他从诗词及历史称誉中,拉回到一个常人的生活层面。李白都吃些什么?李白怎么过生活?李白的诗是在跟谁对话?“假如你给我足够多的生活细节证据,我就可以拼凑出这个历史的某一个现场,并且还原它。”张大春这样说。

  在昨天的对话中,王家卫依旧是墨镜装扮,张大春则穿着写着《大唐李白》的宣传T恤衫,“做了两件,在书展上每天换着穿”。《大唐李白》去年底开始动笔,部分片段陆续在他的微博和博客上贴出来,但最初的一些片段都没有用。“直到今年2月,我每天下午在电台讲一个小时的李白,然后开始真正地去写。这个故事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大唐,一个是李白。”

  张大春笔下的李白,不是中亚人,是否姓李也存疑,他和那个虚荣的时代一样也爱好名声。因为出生于商贾之家,他无法进入士大夫阶层,离家远游之后写的诗从不提起父母,以掩盖自己的商人家庭背景。“李白写了1000多首诗,近一半是拿来当礼物送人的。他的诗是用民间语言写的,具有奔放的格律,这使得在他去世的时候已经有了巨大的名声。”

  张大春说,“我这部《大唐李白》既是小说,也是传记、野史。在里面有许多古诗,挂着李白的名字,但好像又不是他写的——因为是我写的。”

  第24届香港书展为期7天,有来自30个国家及地区的500多家参展商参加,其间将举行超过400项文化活动。参加书展活动的300多位世界各地作家中,来自内地的包括王安忆、吴稼祥、安意如等。今年书展的年度作家是久居北京的香港作家陈冠中,书展在“文艺廊”上展出了他曾经参与的杂志,相关的剧本、剧照,以及访问片段,让读者对陈冠中有更深入的了解。陈冠中亦会于书展期间出席三场分享会,连同梁文道、周保松、张铁志、董启章和马家辉等,与读者交流创作心得。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