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影展市场总监:中国影人太容易搞到钱

2013年10月25日17:44  新浪娱乐 微博

  新浪娱乐讯 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总监热罗姆-巴雅正在继续他的访华之旅,24日,他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会之前,巴雅接受了新浪娱乐的独家专访,谈到了中国电影的机会与挑战、中国电影是否需要关注海外市场等问题。巴雅表示,中国电影人太容易搞到钱,就会导致项目质量下降,这是目前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的一个危险。同时他透露“中国新影人基金论坛”将持续举办,促进中国影人和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中国市场巨大 何必关心海外?

  “艺术片在海外收回成本更有效”

  日前,对于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在上海访问时表示,“中国市场如此巨大,何必关心好莱坞,何必关心海外电影市场?”

  对此,巴雅表示,对于艺术片,走向各大国际电影节,在海外收回成本,反而是有效途径。“麦基先生的说法,对一部分的中国电影是这样的,但并不是对所有电影都这样,因为只关注国内市场,对于投资人来说风险是比较大的,他们只能从中国电影院收回投资。如果收不回,那就死路一条。如果能够包括国际市场,就能减弱风险。如果在中国票房不佳,你还有机会走到海外。同时你们也能够得到更多渠道的投资。”

  机会与困难并存

  “电影人对艺术性的执着”

  巴雅在中国走访了中影、华夏,也走访了万达影视公司,“我希望能够了解应该怎样在中国做电影,这一切都是怎么运作的。”

  巴雅表示,中国电视市场确实很繁荣,有那么多的机会,但是也有如此多的困难,“这些困难不只来自于政策、电影审查制度、进口配额,而在于我们希望新一代的年轻电影人能够对作品的艺术性有所执着。同时,我也发现,很难找到一个题材能够符合国内电影的审查制度、符合市场,也能够在海外通行。很多电影人在尝试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很不幸地,这很难。”

  预测中国市场

  “危险来自于电影人太容易拿到钱”

  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地繁荣,影市会否持续上扬,巴雅对未来有什么预测?他笑称,可能最让人喜欢的预测就是“好莱坞5年以后可能会被中国取代吧。”他表示,中国电影市场还有许多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地方,电影从业人数的数量、技术的发展,甚至包括电影跨媒体的发行等等,“市场潜力巨大,对于未来,我信心十足”。

  对于隐藏的危机,巴雅坦言,“就是我们的电影人太容易拿到钱去拍电影了,那样他们不用使出全部的劲儿去琢磨一部电影都能够得到投资。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电影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下降。

  同时,他还表示,虽然他没有认识很多电影人,但是根据他的观察,大家喜欢做商业片多过艺术片,虽然有时候两者是可以融合的。而且之前在戛纳曾经拿过奖的一批导演都转去关注电影的商业性了,“所以我觉得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去驱动年轻的影人为自己电影的艺术性而骄傲,同样看重影片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据介绍,热罗姆-巴雅自1996年起担任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的总监。十多年来他对全球电影市场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了然于心。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要为导演、制片人、发行方、放映单位创造更多沟通和合作的机会。戛纳电影市场在他的领导下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交易市场。他的专业性和丰富阅历为自己在业内赢得了高度的声誉。

  (易东莹/文 王黎/图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