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出于自卑,中国电影老想走出去

2014年04月28日23:10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娱乐讯 4月28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活动之一、“中美电影大师巅峰对话”在京举行,2014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评审团主席、李安常年合作的制片人兼编剧詹姆士-沙姆斯首先与中国导演宁浩交流了对中国电影国际化的看法,之后又与乌尔善具体探讨了《卧虎藏龙》的故事如何能被国际观众接受的话题。

  詹姆士-沙姆斯说:“中国电影如何国际化?我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五年后票房就可能超过美国,为什么在乎国际市场?”在回答作为一位英文编剧如何写出《卧虎藏龙》这样的中国故事时,沙姆斯表示要找到能被国际观众接受、同时又很中国的语言。沙姆斯还回忆了与李安初次见面谈合作的趣事,称李安向他介绍电影项目是“一辈子最煎熬的45分钟”。

  沙姆斯对话宁浩:中国票房将超美国,不要成为文化奴隶

  在第一环节,詹姆士-沙姆斯首先与宁浩进行对话。宁浩率先幽默地表示:“叫做“我本来被叫做‘新锐导演’,后来是‘鬼才导演’,再后来是‘著名导演’,今天成了‘大师’,下次就可以拿个终身成就奖退休了。”随后称沙姆斯才是真大师。

  对于在前不久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把金熊大奖授予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一事,沙姆斯称同样入围主竞赛、宁浩的《无人区》也不差,有西部片风格,而且票房前景不错。但是主竞赛单元奖项有限,评审团们会有所权衡,相信宁浩可以理解。

  进入关于“中国电影如何国际化”正题时,沙姆斯提出疑问:“我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五年后票房就可能超过美国,为什么在乎国际市场?”据沙姆斯介绍,在美国,每年只有大约2%的票房是来自非英语片,遇上《卧虎藏龙》这样的电影,所占比率也就上升一点。大部分美国观众不习惯看有字幕的电影,“电影国际化”适合的也就是国际电影节,因此不要成为‘文化奴隶’、刻意迎合海外市场,国内市场更应重视。“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功夫片吸引了全世界的青年人,但是李小龙从来没在任何国际电影节获过奖。”沙姆斯说。

  宁浩导演也表示,在过去,参加国际电影节确实是青年导演获得认可的最主要途径,但现在市场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被观众问到国内观众和海外市场要首先考虑哪一个时,宁浩回答:“首先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国际化(的任务)还是留给下一代人吧。”

  而后乌尔善同样对主题提出了质疑:“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最大问题就是老想走出去,谈走出去都是扯淡。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自己的电影院都被好莱坞电影占满了,走出去干嘛?美国人不需要看中国电影,他们的电影已经很多了。中国人老想走出去,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感吧,特别想让别人承认你。如果中国电影人连自己的观众都吸引不了,那做这行也太失败了。”主持人只好总结道,“看来咱们今天的话题应该改成‘中国电影反国际化’。”

  沙姆斯对话乌尔善:中国人不说“我爱你”,第一次见李安很煎熬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沙姆斯对话《画皮2》导演乌尔善。两人首先交流了关于“拍电影如何省钱”的看法,乌尔善说他拍《刀见笑》只花了600万,省钱得益于在剧本阶段就精准地确定了很少的场景,甚至连服装都是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组借来、重新混搭了一下做出来的。沙姆斯不同意乌尔善的看法,他说在好莱坞,剧本只是交代基本情节,不会涉及到具体的花销项目,但乌尔善的做法打破了规则,也很好。

  接下来,沙姆斯回答了乌尔善提出的“英文编剧如何写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尤其是《卧虎藏龙》,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谦虚,不要假装很了解中国文化,也不要试图找到比中国人更好的方式。很多所谓的好莱坞编剧大师来到中国举办讲座,其实并没有现成的成功模式。”沙姆斯说,“那时这部小说没有英文版,我最开始拿到的只是一个剧本大纲,我甚至没见过另一位编剧。就像一个中国编剧写西部片剧本,写出来的可能是‘一个牛仔上了马,到了一个小镇,见到警长,下马磕了九个头’,怎么可能呢。我理解《卧虎藏龙》有点像音乐剧,周润发打斗的时候像要跳一段舞。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剧本里写上‘打斗’,然后交给袁和平就行了。”

  据沙姆斯回忆,他本来在结尾为李慕白设计了一段台词,但李安看了以后说,“中国人不会直接说‘我爱你’。”因此要找到能被国际观众理解的,同时又很中国的语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喜剧片是最难被国外观众理解的,比如一部德国喜剧,如果不是对德国文化很了解,可能看上去就是一个疯狂的人在做着疯狂的事。”沙姆斯说。“有一次我去巴西,一位观众问我巴西如何拍出像《卧虎藏龙》这样的电影,我说很简单,去中国拍就行了。”随后沙姆斯又讲,“十年前好莱坞导演一批批涌去迪拜,而现在他们都在中国。”

  沙姆斯还讲述了他与李安初次相见的经历。“我之前就看过他拍的学生短片,觉得很好。他第一次来找我介绍自己的电影时,不紧不慢地讲着‘他走进了餐馆’之类的情节,我们都昏昏欲睡,那是我这辈子最煎熬的45分钟。但其实我知道,他介绍的不是项目,而是已经在他脑中成型的电影。”再加上李安当时在台湾获得了优秀剧本奖金,使得沙姆斯对他充满信心,从此开始了长年的默契合作。

  (何小沁/文)

(责编: 鹿角)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