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珍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电影《胜利》(暂定名)首次亮相,初定今年暑期上映。该片是导演张猛继《耳朵大有福》、《钢的琴》之后的第三部作品。
2007年出道,现年39岁,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张猛,并不排斥给自己的影片贴上商业化的标签,“重要的是拍自己喜欢的东西,用真诚打动观众”。时至今日,张猛依然有困惑、纠结与彷徨,但“内心的坚持和责任感让我觉得干导演这活还挺有意思”。
作者型导演
《胜利》粗剪版里,烟囱、桥梁、河道、保暖内衣促销场景……这些元素,都可以在《耳朵大有福》、《钢的琴》找到相似的影子。与张猛前两部作品一样,《胜利》依然取材于东北,讲述的是:黄海波饰演的主人公陈胜利因意外伤害罪入狱十年,刑满释放后他通过开办幼儿园来化解恩怨,不期与张歆艺所饰女主角发生了一段热烈但最终遗憾收场的恋情。剧本改编自真人真事——发生在张猛舅舅身上的真实故事。
张猛在还未正式成为导演前、在中央戏剧学院深造时,就开始积极撰写剧本。毕业分配到辽宁电视台担任舞美设计总监不久,他即决定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研修电影文学,毕业后进入本山传媒工作,创作过《功夫》、《说事儿》等小品。
张猛在本山传媒工作数年后辞职,2002年,他开始了第一次拍片,一部描写一位退休工人一天生活的纪录片《耳朵大有福》。片子在韩国釜山电影节获得100万人民币资助后,2007年,张猛请来范伟主演,将纪录片改编成了剧情片《耳朵大有福》。这样,他作为新人导演拍摄的长片处女作终于面世。
2011年,《耳朵大有福》先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收获良好口碑。不久,张猛第二部作品《钢的琴》在全国院线上映。影片依然由张猛自己担任编剧,讲述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拉着一帮落魄兄弟千方百计造钢琴的故事。
这次的新片《胜利》,张猛试图有所改变——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小人物”的刻画。
选择走电影这条路,而且拍的是小众题材,这件事本身很难。而坚持走作者型导演这条路,更是难上加难。在已拍摄完成的三部作品中,从一天到一个时间段再到一个时代,张猛用自己独有的黑色幽默风格将故事呈现出来,“创作本身就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能把自己想表达的故事传递给观众,心里就已经很满足了。”
“商业”和“坚守”
因为有了《耳朵大有福》、《钢的琴》两部收获好评的影片,张猛在为《胜利》找投资时比以往顺畅得多。从2012年年底开始筹备,到2013年春节后正式开拍,《胜利》的资金到位非常快,“相比前两部作品的200多万元和500多万元,《胜利》1300多万元的投资,在现在看来,也只能算是中小成本。虽然资金有限,但不会像之前那样,资金把你拿捏得很难受。”
目前,《胜利》的宣发工作在逐步展开,在前不久于福州举行的全国院线推介会上,万达影业将《胜利》纳入“2014年新片计划”,称其为张猛的商业转型之作。张猛并不排斥这样的说法,相反,他试图让新作品有更好的“卖相”,比如请来黄海波、张歆艺等较有号召力的明星出演,镜头上更是首次尝试拍摄大场景。
谈到影片的档期选择,张猛笑称“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数”。现在看,如果《胜利》最终定于暑期上映,将遇进口大片《变形金刚4》的市场分流,将再现当年《钢的琴》遭遇《变形金刚3》的严峻市场形势。“电影从投资、制作、发行,再到最终进入影院,导演只是产业链中一环。自己从来不会去预估票房。这里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我能把自己想拍的故事呈现给观众就很知足了。”
话虽如此,张猛仍然期待有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自己的影片,“对我们来说,让自己拍摄的电影进入国内主流院线,与更多观众见面是第一诉求。”前两部作品票房不理想的状况,让他明白,电影市场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商业运作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张猛也不想认同商业化的简单标签,他更喜欢把自己的电影标记为“强烈风格化的故事片”。拍有故事的电影,是张猛的底线,这也正是影片第一出品方北京百世佳联当初选择投资的重要原因。
这部在严格意义上仍算不上类型片的新作,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既有爱情、友情,也有兄弟情、父子情,“它试图记录一个时代,难以简单用任何一种感情概括。”张猛说。
6月份,张猛将携电影《胜利》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似乎是他的福地,2008年,《耳朵大有福》获得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2009年,凭借一个原创的剧本大纲,张猛在电影节的项目市场评选中赢得“最具创意项目”,并最终拿到创投奖。获奖为《钢的琴》带来了后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也让他遇到了监制、韩国名导郭在容,后者对于影片在韩国市场的发行帮助很大。在上海,张猛还结识了当时担任评委的秦海璐,秦后来投资并主演了《钢的琴》。而《山上有棵圣诞树》、《钢的琴》、《胜利》三部作品的摄影兼制作人周书豪,也是张猛在上海相识的。
“年轻导演可以多参加一些电影创投会。只要手头有故事,不妨多投稿。要拍作品,首先要解决的是钱的问题。顺应市场,拿到一些商业投资也不是很难的事,重要的是自己的权衡。投资方会有他的需求,不会每次都没有任何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自己的意志,平衡好两者关系最重要。”张猛说。张猛现在手头还有很多剧本,接下来仍不排除拍摄东北题材的可能。他一再表示,看到好题材、好剧本,内心会油然而生拍摄冲动,“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的责任感”,他承认有过彷徨,“但希望能坚守那份执著”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