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我还砸了莫言冯小刚的场子

2015年06月12日15:28   新闻晨报 收藏本文     

  晨报记者 徐颖

  不久前,作家刘震云在一场与严歌苓的对谈中妙语如珠,被网友冠以“砸场段子手”标签在网上疯传。昨天,在受邀参加北大中文系举办的“文学乡村的复活”研讨会时,刘震云再次展现“段子手”本色,并主动披露了莫言、冯小刚、王家卫都曾被他“砸”的真相。

  而除了砸场子,其作品《一句顶一万句》 入选2015云南高考语文试卷也成为热议话题,对此,刘震云调侃道:“证明高考卷子确实在进步。把我这样的作品分析好,能得25分。”

  称“砸场子”只是说老实话

  刘震云谈到时下一些“标题党”,他颇显无辜地说,到现在也没想清楚,平时那么多冠冕堂皇的话充斥于生活之中,为何自己讲了一句老实话就变成了“砸场子”。随后,刘震云主动爆料,除了严歌苓,还有莫言,冯小刚、王家卫等,并一一列举出是如何“砸场”的。

  “在莫言得诺奖前5年,我曾经判断,中国应该有10个作家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莫言获奖,我一点也不意外。”莫言获奖之后,媒体刊登的标题是“刘震云说如果莫言能获奖,中国还有10个作家能获奖”。

  而“砸”冯小刚的段子是这样的:前几年,有一个讨论会提到现在稿费是不是少了点,刘震云的回答是,凡是拍电影都是有钱的,多给作者一点钱没坏处。第二天,报纸上大字标题是“刘震云隔空向冯小刚喊话多给点银子”。

  至于和王家卫的段子,刘震云披露,“去年在大学做一个讲座,一个很清纯的小姑娘站出来说,‘刘老师你的作品,王家卫的电影,都那么任性,如果你们俩结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说暂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第二天的标题是“刘震云批评王家卫”。

  “写这个标题的人是胸大无脑。”刘震云为此得出一个结论:“最腹黑的段子手在新闻界。”

  调侃中国高考试题在进步

  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高考中,《一句顶一万句》中部分内容入选云南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共计25分。听说自己的作品入选高考试卷,刘震云表示,考题中选摘了描写老汪的段落,这个形象在《一句顶一万句》里是很重要的一个表征,他是知识分子,却因为思念早夭的孩子,不停地出走。他还不忘开玩笑:“《一句顶一万句》进入中国的高考试卷,证明高考卷子确实在进步,这体现了它在引导学生应该看和分析什么样的作品。”

  北大中文系陈晓明教授分析刘震云的作品时表示,《一句顶一万句》 在文学叙事上非常独特,“能不能去北大,取决于读没读过《一句顶一万句》”。

  称王安忆、莫言是文学前辈

  刘震云写过乡村生活,也描摹过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说到这些作品,他表示,作品中人物的看法与认知,跟作者本人是有区别的,比如人的情感难以分析,但文学能够用对话及情节之外的那些弦外之音,把这些一一表述清楚。

  对谈中有读者提问,什么才是“复活的文学乡村”?以往的文学乡村是“死亡状态”吗?刘震云称,并不是只有“死过”的事物才能复活,当它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时,也可以称作“复活”,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也正是如此。

  而当有人问及他对王安忆、莫言等作家的评价时,刘震云笑答:“王安忆是我姐,莫言是我哥。他们在我面前是文学前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责编: YY)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