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鬼子来了》还有希望(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11日17:43 羊城晚报
姜文说话总透着一股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冷傲。但一触及《鬼子来了》这个话题,这位大明星还是憋不住,“不吐不快”。日前,姜文在某网站接受记者采访,首次就这部依然被禁止公映的影片发表个人见解。
记者:你能说说因为什么原因《鬼子来了》不能公映吗?
姜文:我要多说就可能通过不了(笑)。可我觉得大伙儿很关心这个片,想能早点儿看到它。《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共修改了11个月,《鬼子来了》到现在只修改了7个月,还没赶上它呢,所以我觉得这片子还有希望。
记者:除了修改《鬼子来了》这片子,您最近还忙些什么?
姜文:我不能忙别的,因为这事儿还没完呢!摄制组的人和制片商都不能撂下啊,我得在这儿继续把这事儿给操办完了。
记者:似乎你的影片总是难产,那会不会影响你以后找投资商呢?
姜文:我已经拍了16年电影了,我的第一部、第二部片子,就碰上了审查的问题,于是造成一种什么情况呢:有一年在一个电影院同时放映我不同时候拍的四部电影,各种海报挂在那儿,用你的话来说就是“难产”。
但是我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大家能看到想看的电影”。我们应该有个电影法,明确规定一些事情,因为媒体有时候也会受到各式各样的限制,只能报道某一方面。比如有种说法:“他偷着把影片带出去”。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影片是不能带出去的。电影节发邀请是发给制片人,制片人需要填表回复,电影节上才可以放映。谁也不可能偷偷带着片跑,这是个常识问题。记者:王朔说:“能通过的影片都不是好影片”。这句话也许可以理解为对你的恭维,或者是对《鬼子来了》没有被通过的安慰?
姜文:我想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不能通过的影片所触及的问题比较多,所以会相应引起一些麻烦。但我觉得有些问题交给观众会更好。中国电影的问题是在于电影人的素质没有观众的水平提高得那么快,因此我认为,有些问题交给观众自己去看、去认识,可能会更好!不要对观众那么不放心。没有什么电影会对民族有危害、甚至对社会有危害。如果真的有,我想观众会拒绝的。
记者:你会通过自己的影片对观众进行引导吗?姜文:我从不引导。观众对某部电影的认识可能今天是这样,十年以后可能又是那样,完全不同。我小时候看的《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看得如痴如醉,词儿全能背下来,但现在看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所以我怎么引导啊,我不能引导。
记者:你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哪儿呢?姜文:我主要精力放在“活着”上。我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还可能去哪儿,我的现在和周围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些都是我无法用一句套话解释清楚的。本报记者 庄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