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影《刮痧》:为了煽情,太造作(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3月02日17:39 羊城晚报
看完《刮痧》出来,只有一种感觉:电影很造作。导演为了煽情,为了使观众掉更多的眼泪,特地设计了一些情节,让你又哭又笑。
老父亲朱旭回国的那段戏的确感人,演员的精彩表演把所有离愁别绪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走出电影院,我还在感叹,老人家为什么一定要走呢?儿子的官司还没个了断,孙子还没有回到家中,儿媳也正心力交瘁,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却偏偏选择了回避!影片的末尾也让人紧张,许大同在圣诞夜为了给儿子一份礼物,攀上住宅大厦外的排水管那一场戏,使所有人都生怕他“一失足成千古恨”。细想一下,他大可不必冒着生命危险爬排水管!洋人的圣诞节过不了,不是还有中国的新年吗?
在电影中,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许大同,在法庭上的表现一直都过于激烈,他早在第一次听证会上大谈刮痧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如何去找证据“以理服人”。而当他的好朋友昆兰被福利院的律师传来做证后,他更没必要辞职不干,甚至大骂昆兰出卖自己。许大同带着儿子飞车那场戏就更荒唐,似乎是为了延长片子的时间而加进去的,怪不得有人说它是整个片子的“败笔”。许大同明知把儿子带出来是违法的,而且为了儿子的安全着想,也不应该动“和警察们玩一玩”的念头,更何况他根本就没能有什么过激的做法,只是招摇地组成了一个警车大队,制造了一个喜剧画面。
如果说《刮痧》这部电影拍得“大气”,好看过近年来的许多国产片,我想也许也正因为它像一些好莱坞大片那样,有演技派的演员,又注重情节,悲中有喜,最后还有大团圆结局。(本报记者 易芝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