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法国电影回顾展专题 >正文

“新浪潮祖母”瓦尔达回北京 盖子发型依旧(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9:24 南方周末
“新浪潮祖母”瓦尔达回北京盖子发型依旧(图)

“新浪潮祖母”的称号,令瓦尔达在北京受到意料之外的追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新浪潮祖母”瓦尔达回北京盖子发型依旧(图)
从1950年代开始,留着“盖子”发型的瓦尔达就显得与众不同。(本报资料图片)

  “头发是我自己剪的,昨天还剪了几下。”76岁的阿涅斯·瓦尔达在50年后回到北京,一成不变地留着稚气的“盖子”发型。1956年她曾随法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凯到北京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被问及那时的旅行与这一次有何不同,她说:“50年前的中国与现在完全无法比较,惟一的区别就是那时我还是个姑娘,现在我已经有了四个孙儿。我的大孙子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法国电影回顾展”开幕式的主席台上,瓦尔达特别高兴,她听到了自己第一部电影《短岬村》的配乐。那部影片甚少被专家以外的观众了解,却为她带来“新浪潮祖母”之称。她惊讶于中方影展策划者的精心准备。瓦尔达自己非常重视展映效果,她为此次影展挑选了自己的长短片共九部作品,并且在每部影片放映前走上前台为观众作扼要的介绍。每一次灯光暗去,她都还站在影院角落,确认音画无误才走开。第一晚的放映有些小差错:每每画面已出,仍是静默。她显然着急了,压着嗓音朝放映机的方向远远地“喊”:“声音!声音!”几秒钟后声音终于出来。她谁也不理,一边低头嘟哝着,噔噔走出去,把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和双方陪同都扔在后边。

  “祖母”当年亦狂热

  阿涅斯·瓦尔达被电影史学者列为“新浪潮试水者”之一,她的同伴还有亚历山大·雅斯图克和让-皮埃尔·梅维尔。雅斯图克著有《一种新前卫的诞生:摄影机-自来水笔》,提出了肇始“电影写作”概念的“摄影机-自来水笔”理论,并且是影评人转为电影导演的先驱;梅维尔则用拍片实践为二战后的法国导演提供了最初的工作模式:一是证实了雅斯图克对法国电影工业种种壁垒的抱怨无比正确,二是证实了年轻电影人完全可以自力更生,于工业体系之外制作自己的影片。

  比起这两位狂热影痴出身的“新浪潮”先驱,瓦尔达对电影历史与技法的了解少得可怜。出生并成长于比利时的瓦尔达曾到巴黎学习艺术史,中途转向图片摄影。瓦尔达的一位亲密女友嫁给了当时著名的戏剧导演让·维拉,他直接帮助了瓦尔达在1951年受雇为巴黎“国家人民剧院”的剧场摄影师。“我对电影一无所知,我只是觉得摄影这种媒介对我来说还不够,我想要使用声音、动作和语言。”瓦尔达回忆自己初涉电影时说。

  这位“新浪潮祖母”没有受过任何电影教育,也没有导演工作证,却在1954年仅26岁时自编自导了第一部长片《短岬村》,比正史记载的法国“新浪潮电影”早4年。她从让·维拉那里借来的戏剧演员菲利普·诺埃特也曾证实,瓦尔达当时对电影拍摄器材一知半解,连如何指导演员演戏都不会,但她对拍片的狂热和旺盛的创作力却从一开始就令人惊讶。拍电影的钱全是自己筹集:继承自父亲的遗产、向母亲借钱、抵押母亲的房子,从合作社获得了35%的预算。

  《短岬村》以700万旧法郎(4万美元)的极低成本完成——当时法国一部普通电影的成本是7000万旧法郎,仅仅是后来的“新浪潮”电影如《四百击》或《精疲力尽》的约1/4。影片拍摄时没有任何人拿到酬劳,瓦尔达一直说,这部电影惟靠所有参与者,包括短岬村普通渔民的慷慨和热情才得以完成。但是由于影片的制作完全未经法国“国家电影制作中心”(CNC,亦被译称“法国电影总局”)批准,它被指为“业余影片”而不能在商业影院上映。尽管它曾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但没有发行商要它。颗粒无收,瓦尔达直到13年后才还清所有人的“工资”。

  “新浪潮”的今与夕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电影手册》创办人)成了瓦尔达第一部电影的大影迷。他在文章中称《短岬村》的奇迹之一是它真就完成了,奇迹之二是它形成的风格:“它在形式上有着彻底的自由,由此带给我们在电影中十分罕见的印象:它是一部只遵从作者的梦想与愿望的作品,没有任何外在的约束。”

  影片在巴黎的首映和巴赞对它的盛赞,为瓦尔达打开了新的大门。她从摄影与戏剧踏入电影,并与《电影手册》的年轻人开始了正式的接触。瓦尔达这样回忆她与这群狂热影评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夏布罗尔、特吕弗、侯麦(那时候他还不叫这个名字)、布雷力、瓦克罗兹和戈达尔那晚都在。他们谈到了上千部电影,还向雷乃推荐各种各样的片子,他们语速极快,谈锋极健,坐满了一屋子。我就像是误撞进了那个地方,觉得自己又渺小,又不学无术,夹在这帮‘手册’人当中,我又是惟一的女性。”

  那之后瓦尔达与《电影手册》影评人的关系只保持在较浅程度,她更为文学化和现代主义的电影实践,以及随后8年她转向纪录短片创作,使她同雷乃、雅克·德米和克里斯·马凯一起,更多地置身“左岸派”阵营。

  “新浪潮”距今已近半个世纪,自它成为世界电影史中最著名的“运动”,对后代法国导演而言它就像一位过于高大的父亲。新浪潮”在今天究竟是法国电影的压力和“包袱”,还是仍以某种方式传承的精神?

  “特别年轻的法国电影作者跟新浪潮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完全不在乎,不理这一茬。”瓦尔达说,“此外,‘新浪潮’的电影作者除了一些已经离世的,都还在积极地创作,比如雷乃、戈达尔和我自己。侯麦已经年过八十,仍在创作。这也是一个事实。”

  “为什么老一辈仍然创作活跃?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一直到今天,对作品的结局没有太大的担心,他们知道只要自己想做下一部,就一定能做。”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杜比亚内补充道,“反差在于,现在的年轻作者完全不是这个状况,没有任何一个作者说我做完这一部,下一部肯定还能做电影。根本不可能,即使第一部卖得不错、第二部卖得更好,第三部就一定能做得成吗?谁心里也没这个底。这对艺术的所谓自由是一个特别大的限制。在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在加速的过程中,艺术的某些方面在越来越慢。”

  爵士乐般的电影写作

  从《短岬村》奠定的自由、不拘一格的电影风格,始终贯穿在瓦尔达之后的所有作品里,这在展映影片中有直接明显的体现。短片《尤里西斯》是惊人的代表:它从瓦尔达1954年拍摄的一幅照片开始,通过对当年被拍对象及其家人的探访,试图寻回作者已经忘记的拍摄动机,最终引发的是对影像和它的读解的思考。影片的推进,确然是如实依照作者的神思,完全没有预设的方向与线索。它就像用影像而非纸笔,随手记录下瓦尔达的一段平凡思考,无须解释便能让人立即体会到“摄影机-自来水笔”或者“影像写作”的所指。

  《南特的雅各》中她借影像“回忆”丈夫雅克·德米的童年,演员“复原重现”的童年生活片断穿插以德米本人面对镜头的讲述,纪实与虚构交织,使影片无法归类,但它也根本无须归类。影片尚未拍完,德米便已去世。

  瓦尔达自己经常直接出现在影片中。在《拾荒者》里,她乘车经过一队卡车,兴之所至,她右手拿索尼PD-100,拍摄自己的左手圈起来的卡车。这与纪录片情节毫无关系的插曲是离题的,却奇妙地不显突兀,倒让人觉得作者思路跳跃的可爱。“这就像演奏一场爵士乐。”瓦尔达说,“先起一个主旋律,一个著名的主旋律。乐手先是合奏,然后小号开始自己的旋律和乐段。之后,当它的独奏结束,再次回到主旋律,合奏。然后钢琴接过旋律,另一个乐手肆意发挥,之后他们再回到合奏。我觉得我的离题就像这样——一点幻想,一点自由,我以我喜欢的事物演奏的自由。”

  这样的即兴也曾为瓦尔达带来意外的触动。《拾荒者》在美国放映时,有观众在看完之后来找她说:太感人了。在这么多年之后,你又拍出了与你拍雅克时一样的镜头。他的头发,他的眼睛,然后是他的胳膊。还有他的手,戴着那个小戒指。“当我听到那人对我说这些,我哭了。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很庆幸我循直觉工作,如果我计划和编排,我就不会那么喜欢它。我知道这就是一个艺术家要做的:以自己的感觉,得到正确的事物,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影像。”

  如此的创作方式自然遇到了所有“作者导演”一直面临的疑问:如何为观众着想?瓦尔达的态度很坚定:“好莱坞一贯有这样的做法:大片厂随机地找一个小城市,突然把刚完成的电影带来,组织一场放映,找专人记录观众的反应。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哭、持续了多长时间、有没有人鼓掌……之后交给老板,老板再找导演谈怎么修改,让观众多笑一点或者少哭一点等等;然后导演可能再做一定的抵抗、防守。这个东西说考虑观众,实际是考虑观众的钱吧。这是否就尊重了观众?为观众着想,对人和人的理解比较重要,不一定是非要像美国人这样做才叫为观众着想。”

  事实上,北京的观众颇令瓦尔达欣慰。从开幕式放映开始她一直担心:下一场会不会就没这么多人了?但“法国电影回顾展”第一周的三天下来,900座的放映厅始终满场。网络上已经无票可订,现去资料馆影院买票的人只好诉诸门外黄牛。观众当中固然常见电影导演及学院人士,但绝大多数是年轻的普通人。

  负责安排瓦尔达在京日程的法国电影资料馆联络员伊莎说:“那么多的媒体要采访她。他们不知道瓦尔达是谁,没看过她的电影,也不知道她有什么电影,但是都要采访。”不知道无妨,至少人们认为“新浪潮祖母”重要,希望知道关于她的更多。

  瓦尔达与杜比亚内馆长到了北京,个人节目之一当然是买碟。瓦尔达买到了自己的影片《一个唱歌,一个不唱》的盗版DVD,在一个研讨会乐呵呵举在头顶上给大家看;馆长买了10张。“回家肯定是往书架上一放,不会去看它。”馆长说,“DVD不光是孤独的观看,不与任何人分享,另外也是置创作者于不顾。对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同人分享,能够进到影院看到自己的作品正在被人观看。”本报驻京记者 李宏宇文/图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