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意大利电影秘史”单元是从2004年61届威尼斯电影节起设置的单元,目的在于对意大利的电影进行回顾,包括那些曾经被错误地认为是B级片并已经被遗忘的影片。今年是设置这个单元的第三个年头,主要关注的是1937-1979年的电影。本单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罗塞里尼、苏狄特和维斯康蒂的百年纪念,另一个则是“意大利电影秘史之三”。
即将在本单元播放的影片名单如下:
罗塞里尼、苏狄特和维斯康蒂的百年纪念:
《沉沦》(1943) by 卢奇诺·维斯康蒂
《在高处》(1945) by 马里奥·苏狄特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 by 罗伯特·罗塞里尼
《飞向法国》(1948) by 马里奥·苏狄特
《安娜·麦兰妮》——《我们女人》中的片断(1953) by 卢奇诺·维斯康蒂
《英格丽·褒曼》——《我们女人》中的片断(1953) by 罗伯特·罗塞里尼
《罗维雷将军》(1959) by 罗伯特·罗塞里尼
意大利电影秘史之三:
《暴躁的萨拉迪诺》(1937) by 马里奥·伯纳德
《独行侠江湖伏霸》(1965) by 瑟吉欧·莱昂
《云雾与反抗》(1979) by 让-马莉·史托伯和丹尼奥勒·惠勒特
三大导演简介:
罗伯特·罗塞里尼
罗塞里尼与褒曼
罗伯特·罗塞里尼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起人,他拍摄的一系列低成本电影用最大的真实记录了战后意大利的民生,这种关切相比起其中那些手摇镜头、低俯的角度等电影语言更为人们所纪念。
罗伯特·罗塞里尼生于罗马,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建筑家。算是一个殷实之家,他和弟弟及妹妹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生为长男,父母特别疼他,他的好奇心又比别人强,所以对他想要的东西总是有求必应。他少年时代喜欢梦想比较奇异的事,同时很有领导力,因此他经常是弟妹和一些孩子们的老大。高中毕业时,他突然对电影感兴趣,于是放弃升大学,进入电影界。开始在布景装置方面工作,其后学习摄影技术做摄影师,而后又学习剪接技术。1934年写了一篇灵感来自德彪西的音乐《牧神午后》的电影故事,然后把它拍成电影。但一部分场面过于露骨而未获电检机关通过。不过在二战期间,这位大导演也曾拍过几部法西斯政权资助的电影。
1945年罗伯特·罗塞里尼拍摄了《罗马 不设防的城市》,这部影片以极写实的手法,生动地呈现了意大利人在纳粹铁蹄下英勇抗暴的壮烈事迹。本片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首开先声的代表作。这部影片极其轰动,罗伯特·罗塞里尼也因此成为国际大导演。1948年罗伯特·罗塞里尼的《德意志——零年》被欧美评论界认为是他的战后三部曲之一,也是一部重要的新现实主义杰作。
1948年,罗伯特·罗塞里尼与瑞典女明星英格丽·褒曼展开了一段轰动的恋情,当时褒曼被罗伯特·罗塞里尼的名作《罗马 不设防的城市》深深感动,并写给他一封信表示期望能与之合作,罗塞里尼也为之动容,后来两人于1950年合作《火山边缘之恋》时坠入情网,英格丽·褒曼并怀上了罗塞里尼的孩子,当时她还与瑞典医生彼得·林斯特龙保持着婚姻关系,不顾大量誉论的抨击,褒曼很快与林斯特龙离婚,并与罗塞里尼结婚。结果两人遭到了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界的抵制,两人后来合作的电影大都在业内颇有口碑却难以与观众见面。但是这段感情最终在1958年以离婚告终。
1959年罗塞里尼的作品《罗维雷将军》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60年代的罗塞里尼更是自由发挥,导演的作品大都颇富争议性,比如1966年的《路易十四的崛起》就被认为太过沉闷。不过罗塞里尼并未理会这些意见,而喜爱这种风格的影迷也大有人在。这位开创一代门派的电影宗师到最后都有没有离开过电影,1977年5月他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会主席,影展结束后即病倒逝世。
卢奇诺·维斯康蒂
维斯康蒂
卢奇诺·维斯康蒂1906年11月2日出生于米兰的维斯康蒂,父亲是公爵,母亲是意大利大企业家的女儿,从小就受贵族教育的他有著深厚的文化素养。不过生性独立的维斯康蒂,因反抗家庭生活的方式而曾离家出走过。
青年时代的他热爱戏剧,因父亲的关系,他也顺理成章的进入剧坛。但后来因剧坛变得死气沈沈,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影。他的第一部作《沉沦》是改编自詹姆斯·凯恩的小说《邮差总按两次铃》。这部描写加油站老皮的妻子与人通奸的故事,却被意大利政府柰演。二次大战期间,维斯康蒂把一群游击队藏匿在他家,被发现后他被判死刑,他幸运地从牢里逃出,开始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直至大战结束。
1948年他重回影坛,拍摄了《大地动摇》,本片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电影最高杰作,提振了当时新写实主义电影。他之后的作品如《战国妖姬》、《白夜》、《洛可兄弟》、《魂断威尼斯》等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1976年的《无辜》则是他最后遗作。
马里奥·苏狄特
苏狄特
马里奥·苏狄特18岁的时候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Pilatus”,1929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Salmace”。1935年,通过《美国初恋》他取得了文学上的成果,在这本小说中,他把自己1929年到1931年之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写的日记进行了改编。他的人生分成文学创作和摄制电影两个部分。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和美国文学学者,并为意大利国家广播公司RAI-TV创作了一些纪录片脚本。(晓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