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吕克-贝松印象:平易近人的《亚瑟》之父(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1:14 新浪娱乐
吕克-贝松在上海电影节 新浪娱乐讯 除了极正式的场合,吕克-贝松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常常是一把络腮胡,一件灰色或者黑色的圆领套头衫。不修边幅,大腹便便,平凡的外表却掩盖不了他在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电影界的传奇光芒。 他的一举一动,总是在人们的关注之中,想象之外。他和媒体有一种天然的距离。也正是如此,由他参与的电影摄制的报道,常常是新闻热点,但是对于他本人,人们却知之甚少。一套履历表式的程序介绍,稍稍关心这个电影奇才的人都能够倒背如流:生于巴黎,子从父业喜欢潜水想做海洋生物学家,梦想却在17岁的一次潜水事故中永葬大海。意外挖掘了吕克-贝松的电影潜力,成就了一个第七艺术的天才。第一部剧情长片 " 最后的决战 "即赢得法国凯撒大奖提名,此后的《地铁》、 《碧海情深》、 《尼基塔》、《这个杀手不太冷》和《第五元素》,更是逐渐为他树立了国际声誉。 在法国,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即便是不喜欢他的电影或他从事电影方式的人,对他本人,也是充满敬佩和尊重。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对于神秘感,他利用得很到位,无论是涉及他本人,还是对他的工作,一收一放把影迷的胃口掉得足足的。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有建树的知识份子:从十多岁就开始写剧本导电影,几十部剧本著作和经典大片,这样的艺术天才并非俯首皆是;你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从他的欧罗巴创立到现在仅仅6、7年的时间,带来的资金效益和声誉,比许多法国成立了几十年的制片公司更有成效。两者结合地如此和谐,他应该算是一个顶级典范。吕克-贝松喜欢说自己的艺术追求,可是人们更相信他的商业头脑,转速和他工作的速度成正比,永不停歇。 做为一个工作狂,挤出金子般的时间接受媒体采访,对吕克-贝松是不常见的事情。除非特别的商业宣传,他把它作为工作,而不是宣扬自己的手段。 对于这个有着一颗硕大无比却价值连城的大脑袋的传奇人物,我很是期待。为了和他的独家专访,我准备了长篇提问,试图更多更真实地了解他的电影,他的为人处世,他的生存观和生存状态。可惜,这个习惯和时间赛跑的家伙分配给众人的有限时间,在这个组织的极为职业化的采访活动里,被全世界挑选出来的媒体代表, 可怜巴巴地一起瓜分掉了。即便访谈严重超时,我也仅仅是感觉到触及这个人的皮毛。 这天的记者探班,一大早从巴黎感到欧罗巴数字工厂的记者们正在接待大厅喝着咖啡热茶,吕克-贝松就从他的工作间亲自来到记者中,跟大家握手欢迎。灰套头、休闲裤,不傲慢不卖弄,也不给人特别善于言谈摆弄魅力的感觉,应该符合他的一贯风格:我行我素,高效率干实事。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第一次谈话,吕克贝松给人的感觉朴实内敛,没有一语惊人的风格,却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威力感染着你。 也许是面对法国媒体的狂批,天然产生了抗体。在对他采访和观察他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你会发现一方面他在诚实幽默地作答,很少有激进过头之处;细心一点又会注意到,他的眼神,从来没有放松情绪,总是在有意无意间尖锐地审慎着周围的一切。眼神透着犀利,苛求和严肃。除了极个别露出笑容的时候,可以一瞥他的真性情,剩下的时候,感觉到站在你面前的则是一个高素质的职业工作者。(文/刘敏)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