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风雨60载:曾经的反法西斯斗士(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17:30  新浪娱乐
戛纳电影节风雨60载:曾经的反法西斯斗士(图)

今年电影节的海报

  新浪娱乐讯 据国外媒体14日报道,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电影盛宴之一。但1939年9月1日举行的第一届的戛纳电影节却仅仅坚持了48个小时,众多嘉宾拒绝到场,期间也只放映了一部影片——由查尔斯·劳顿和莫琳·奥哈拉主演的好莱坞影片《钟楼怪人》(Hunchback of Notre Dame)。这部影片当时就被誉为爱好自由的世界用影像的力量手段对抗法西斯,随着希勒特入侵波兰,戛纳电影节的灯火在9月3日熄灭,在不安中落下了它的帷幕。

  曾经的反法西斯斗士

  2007年第60届戛纳电影节将放映1000部影片,1.5万名电影业内人士和媒体人士将如约到场助兴,好莱坞和世界影坛的明星大腕们更是将在这里一展个人风采。随着时代的变迁,戛纳电影节的身份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当初的反法西斯斗士变成一个电影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里维埃拉举行的戛纳电影节最初的目的是要在意识形态上对抗在莫斯特拉举行的威尼斯电影节。1938年,德国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描写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奥林匹亚》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该片由于涉嫌为纳粹大唱赞歌而引发巨大争议。美国和英国电影人甚至表示,他们将不再踏进威尼斯的大门。

  法国文化官员菲利普·厄兰格曾这样写道:“莫斯特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所处的环境造成的。我们为什么不在法国举办一个针对自由世界的电影节呢?它也许能够以某种方式奇迹般地挽救和平。”

  充满政治气息

  战争结束后,戛纳电影节于1946年重出江湖,21个国家纷纷派出电影作品参赛;为了尽可能地欢庆战争胜利,主办方共设置了11个奖项。在当年所有参赛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大卫·里恩的《相见恨晚》和罗伯特·罗塞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当时的参赛影片多为黑白片,也很少添加字母。除此之外,由于冷战阴云的迫近和世界范围内的独立运动浪潮,影片充满太多政治味道。从战争结束到1972年,很多国家都曾挑选电影作品参与戛纳电影节奖项的角逐,德国第一次出征戛纳是在1949年,日本、以色列和西班是在1951年。

  上世纪50年代,一些敏感的影片匆忙撤出这个电影大竞技场,目的为保持和平的外交态势,其中便包括一些描写殖民主义和纳粹集中营的影片;阿莱恩·莱斯耐斯摄于1959年的《广岛之恋》也以不惹美国麻烦为由最终退出。

  紧随时代步伐

  1968年5月,法国爆发学生和工人暴动,民主政治浪潮席卷戛纳电影节,当时的让-吕克·戈达尔和弗朗索瓦·特吕弗以此为由要求电影节进行呼应,特伦斯·杨、莫尼卡·维蒂和罗曼·波兰斯基则退出专为评选获奖影片设立的评委会。无奈之下,1968年的戛纳电影节大门只好关闭了5天。

  同样是在1968年,捷克出生的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在电影节上放映了他的《消防员的舞会》,但由于苏联突然入侵布拉格,这位导演无法返回自己的家园。福尔曼最终选择离开投身好莱坞,拍摄了他著名的代表作《飞越疯人院》,一直之间成为业内举世瞩目的人物。

  1981年,波兰出现对抗共产主义政权的“团结工会运动”。在这一大背景下,安杰伊·瓦依达的《铁人》最终捧走金棕榈大奖。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金棕榈是属于我们的,更是属于团结工会运动的。”

  明星+新闻=戛纳

  然而,真正的戛纳电影节却是以“明星集散地”和“新闻制造机器”这两个头衔闻名遐迩的,作为业内的一个展示窗口和平台,它有责任也有义务担任这些角色。毫不夸张地说,戛纳已经成为明星大腕和好莱坞电影工作室最为火爆的派对举行地之一。而马克·托德也早在1957年就赋予戛纳这一角色,当时他用向来宾分发赌博筹码的方式揭开《八十天环游世界》的神秘面纱。

  在1955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也就是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捉贼记》上映之后,格雷斯·凯利在里维埃拉“遭遇”摩纳哥的莱尼尔王子。一年后,两人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同样是在这一年,影迷们也牢牢记住了一位新人的名字——詹姆斯·迪恩。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吉娜·罗洛布里吉达和索菲娅·罗兰成为吸引摄影师的两块磁铁。但同样是在这一年,戛纳电影节对年轻女演员的渴望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英国年轻女演员西蒙·希尔瓦的双胸被罗伯特·米彻姆抚弄的情形惨被狗仔们投拍。此事发生后,她带着羞辱回到故里,3年后自杀身亡。

  1959年,金·诺瓦克因为露乳事件在电影史上留下一段“令人回味”的历史,当时她的背带滑落以至一个乳房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2005年,苏菲·玛索也不幸步了诺瓦克的后尘。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女星们总算有乳可露,而男星们就只能搬出肌肉这个原始武器了。1977年,阿诺·施瓦辛格在沙滩上大秀特秀他身上的肌肉,为的就是让他有关健身的纪录片走出不被人关注的窘境。

  造就大批新人

  在业内,戛纳电影节可以自信地说,它曾经为数十名导演打开通往成功和荣誉之路的大门,其中就包括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特吕弗,这位老兄在年仅28岁的时候就凭借影片《四百击》轻松夺走金棕榈大奖。

  乔治·卢卡斯、肯·洛奇和史蒂文·索德伯格的“处男秀”也都是在戛纳电影节上完成的,他们当时的作品分别是《五百年后》、《家庭生活》和《性、谎言和录像带》,最后一部影片曾在1989年斩获金棕榈大奖。昆汀·塔伦蒂诺的第一部长片《落水狗》也曾在戛纳电影节上亮相。1993年,新西兰的简·坎皮恩成为第一位获得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的女性导演。

  几十年来,戛纳电影节对好莱坞大片的态度一直是不以为然的。但这个一度被称之为艺术片盛宴的电影节最近一些年也开始充当大制作影片席卷票房的一个跳板,《达·芬奇密码》《黑客帝国》和2007年的《13罗汉》就是其中的代表。

  厄兰格说:“对参与电影节的作品发表评论早在1947年就开始了,这主要是为了引起一些生产大量电影的国家注意——它们拍摄的很多影片是令人彻底失望的。事实上,电影节中吸引众多人眼球的影片经常是来自这样一些国家,法国人对它们的电影不太熟悉——比如说

意大利,或者根本就没有几个法国人知道——比如
墨西哥
和印度。”(杨孝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