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眼探花:俄国非洲平分秋色
在获奖名单中,比头号赢家《摔跤手》更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有两座奖杯进账的《纸战士》(Paper Soldier)和《泰莎》(Teza)。前者夺得了最佳导演的银狮奖,以及旨在表彰以摄影为主的映像语言的技术贡献奖;后者则一举捧得最佳编剧奖和评委会特别奖(注意,不是“评委会大奖”!与戛纳电影节正相反:威尼斯常设的“评委会特别奖”[Special Jury Prize],在戛纳属于非常设奖项;而在戛纳常设的“评委会大奖”[Grand Prix],在威尼斯属于非常设奖项)。
这意味着什么呢?没错,《泰莎》的故事本身获得了表彰(最佳编剧),而且还给了一个错失大奖的安慰补偿(评委会特别奖);相对地,《纸战士》讲故事的技巧倍受追捧(最佳导演),而且呈现出来的描绘效果令人心驰神往、意乱情迷(技术贡献奖)。……不难看出,榜眼《纸战士》和探花《泰莎》都是全方位的实力派作品,且具备角逐金狮子的王相,最终双双以“两座奖杯交相辉映”的华丽形式惜败,想必评委会内部也是经过了好一番纠结与挣扎吧?
以俄罗斯为首的东欧电影崛起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现象。从五年前的金狮得主《回家》到两年前的金熊得主《格巴维察》,再到去年的金棕榈作品《四月三周两天》,早已从因冷战政治背景的副作用而至今对他们鄙夷轻慢的西欧人手里,拿到三大电影节的大满贯。所以,这次《纸战士》讲述的“弥留之际的理想主义宅男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爱情和婚姻之间摇摆”的故事能高高上位决非偶然。清冷朴素的镜头下暗藏着牵着你鼻子走的玄机,然后导演理性地冷眼看你上套并感情崩溃得一发不可收拾,这便是东欧、东南欧、俄罗斯的范儿,……想必享用过的朋友一定都感同身受吧?无福消受的朋友也别气馁,我们当然期待天降千千万万个库斯图里卡,但其实能遭遇日瓦金采夫已是十足幸事。
再来看探花郎《泰莎》。埃塞俄比亚的导演海尔·格里玛乃好莱坞学院派出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此称之“红海之滨的李安”亦不为过。平均五年磨一剑的他不仅从美国学来了高超的手腕、严谨的态度,远在异域求学多年的经历和祖国数十年的剧变带来的陌生感,更造就了海外和海归后的“两种乡愁”,这也为格里玛的作品注入了恰似特伦斯·马利克的诗兴与禅意。于是纵横两块大陆、半世光阴的《泰莎》携带着浓郁的史诗气质和暗涌的强国希冀,打动了包括评委在内的所有观众,也难怪战斗在电影节第一线的记者们获悉该片无缘金狮之后一片惋惜。
相较“底子深厚”的东欧方面的复兴,纯粹草根的非洲近两年来的异军突起自然更为惹人关注。南非在出产“恒久美钻”奥斯卡影后莎莉兹·塞隆之后,又为世界贡献了一位新锐导演加文·胡德(《黑帮暴徒》、《引渡》,以及明年5月上映的《X战警外传1:金刚狼》);而眼下胡德进出好莱坞还没有多久,寡作但绝对保质的海尔·格里玛又为世界奉献了崭新的惊喜。不错不错,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得更猛烈些吧!
影帝影后:欧洲人最后的脸面
放在10年前,如果要是在跟别人讨论电影的过程中公然叫嚣最爱好莱坞,一定会被那一双双愤青的眼睛里迸射出来的装淡视线瞬间射杀。不过若在今天,当你侃侃而谈“也曾被欧洲迷倒过、也曾被亚洲感动过、也曾被拉美诱惑过,但看来看去还属好莱坞的大路货价格便宜量又足、最贴心、最可亲”的时候——不仅不会收获任何鄙夷,反而将沐浴无数曾经装过但终于疲惫地装不下去的人们点头称是、把盏言欢的认同与共鸣。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