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片《霍比特人》、《废物》、《摇滚不死》、《爱若此时》

2012年12月17日20:01  新浪娱乐 微博

  二、本周新片《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废物》、《摇滚不死》、《爱若此时》

《霍比特人》海报《霍比特人》海报

  讲述佛罗多叔叔比尔博-巴金斯年轻时无意中卷入一场矮人的纷争,不得已与灰袍巫师刚多尔夫以及数名矮人结伴而行,最终偶然间获得魔戒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The Hobbit:An Unexpected Journey)媒体综评58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65%,,139人投出新鲜番茄,75人砸出烂番茄;整体风评逊于正传系列,处于中等偏下层级。

  不过还是有不少媒体给出高分,其中以《完全电影》的满分为例“迷人、壮观,技术上颇为大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你所期望的杰克逊式影片。拥有极为熟悉的整体拿捏度,以及强大的史诗娱乐观感”,“一位电影制作人所应该带给观众的无外乎情感上的兴奋与快乐,而杰克逊无疑是个中高手,不论是形容猥琐的咕噜姆还是年轻气盛的比尔博,都能让观众沉醉其间。而那些具象化于银幕上的托尔金笔下的迷雾山脉,足以让我拥抱这部影片”,“史诗、宏伟、极具吸引力的情感张弛,氤氲于画面的强大视觉效果,顺利支撑起整个冒险旅程。无疑这是今年最令人愉快和兴奋的探险!”,“与前作相较而言,这部影片没有那么强大的压迫感,更为轻松的主线步调配以近十年的特效发展,足以满足所有原作的粉丝”,“虽然自我发挥不可避免,但总体而言仍忠实于原著,可以满足原著控和非原著控的所有要求”。

  反面的声音也不在少数“总体而言,本片只能算是精彩而非经典,与正传三部曲那好似魔法的魅力相较,这部前作仅能算是及格”,“不断地埋下各种伏笔,试图勾起观众对正传系列的回顾,实在是多此一举。这样还不如像电视剧那样搞个“后”情提要”,“若正传三部曲算是彼得-杰克逊对原著的升华,那这次的尝试仅仅是对原著的铺叙,虽然也能激发出一些对原作的感动,但却实在是太少”,“臃肿而乏味的长途跋涉,过度制作的痕迹极为明显”。

《废物》海报《废物》海报

  讲述导演走遍全球,遍访诸多国家的垃圾填埋与焚化场所,向大众揭露垃圾处理工业背后触目惊心现实的纪录片之《废物》(Trashed)媒体综评73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80%,8人投出新鲜番茄,2人砸出烂番茄,以《纽约每日新闻》的满分为代表,收获一致好评。

  “在紧扣现实主义的同时,亦达到了危言耸听的效果”,“面对四处可见的垃圾,导演用富有创意的视角,配以舒缓、敏感却触目惊心的镜头,透过熊熊燃烧的垃圾焚化炉,演奏着无限担忧的环保挽歌”,“叙事角度算不得新颖,但很具有看点,大量夜间拍摄的画面图景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看点”,“表象很简单,但其实很曲折。影片所传递出的信息一目了然,环保的主题也极具诚意”,“并没有像其他环保类影片那样从头至尾苦大仇深,本片反而展示了诸多温暖和快乐的片段,而混合着人类利益的切入视角和统计数据,也将矛头直指中产阶级群体”。

《摇滚不死》海报《摇滚不死》海报

  根据被誉为“音乐巨人”的传奇音乐家杰森-贝克的个人生平改编,讲述他从儿时就展现出过人天赋,但22岁时就因肌肉萎缩症全身瘫痪,但依然用仅能动的一只眼睛坚持创作音乐的《摇滚不死:杰森贝克传奇》(Jason Becker:Not Dead Yet)媒体综评70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82%,18人投出新鲜番茄,4人砸出烂番茄,风评走高。

  “这种发自内心的纪录片运用更为巧妙地煽情方式,进一步打动了所有观者的内心世界。当然,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故事本身的强大感染力”,“一部极为励志也极为伤感的纪录片”,“一趟强烈且充满情感的旅途,充斥着振奋与鼓舞人心的能量”,“整体把握得当,完美地展示了主题人物在聚光灯下不幸却又坚强的一生”,“现在贝克尔已经完全瘫痪,他甚至不能说话。但导演依然想办法在影片结束后,让贝克尔亲自现身说法,积极展示了自己对电吉他和人生的迷恋”,“不论是对于摇滚乐迷还是普通观众来说,这都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爱若此时》海报《爱若此时》海报

  讲述在70年代洛杉矶,一对同志伴侣冲破世俗偏见的禁锢与陈旧法律体系的重重阻挠,力图争取一个有自闭倾向小男孩抚养权的《爱若此时》(Any Day Now)媒体综评60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91%,29人投出新鲜番茄,3人砸出烂番茄,获得大多数正面评价。

  “现在描绘与世俗对抗和获取监护权的题材已然泛滥,但却少有影片能够像《爱若此时》这般真挚地刻画情感”,“艾伦-甘明在片中沉稳的表现无疑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之一”,“艾伦-甘明和艾萨克-里瓦之间的化学反应全面带动影片,两人的表演经验老道,甚为抢镜,”,“影片将那个时代背景下全社会对同性恋的排斥刻画的触目惊心,以至于作为观者的我都无法忍受,希望那样的噩梦只会存在于记忆”,“两位主演的配合有如行云流水,举手投足间就能把无尽的伤感释放而出”,“以现代人的审视眼光去审阅那个时代的“同性恋夫妇”,并最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责编: 应声虫)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