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新加坡建国电影《1965》今日在新加坡公映。在片中出演男一号的戚玉武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表示,表示自己能参演此片非常的骄傲。
专栏如下: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新加坡本身就是个奇迹,就是创新,虽然小,却影响着世界,我希望《1965》能承载着新加坡这股精神和运气,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成为一个成功的例子。
6年前,一部为庆祝中国建国60周年,史无前例,拥有172位大明星出演的中国电影《建国大业》在中国上映,无论在政治上或是商业上在当时是一个极大的成功,电影的内容正如电影的名字,讲述中国建国的故事,主旋律的题材,加上众多的明星参演,政治性与商业性完美的结合,跟以前的爱国教育电影很不一样的做法。
第二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拍摄了电影《建党伟业》,同样的模式,同样的成功,电影由108位明星参与演出,我十分荣幸成为其中一位,参与了这部可以说是“不计成本”的大制作。
今年,我十分荣幸的,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之际,主演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关于新加坡建国的电影《1965》。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三部电影都是同一种类型的电影,可对于我这个有机会参与其中两部电影的人,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
拍摄条件和资源都相当艰苦
《1965》的制作费在本地已经是一部大制作,但要是跟中国比,比现在中国很多小电影还少,绝对不是一部“不计成本”的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无论拍摄条件和资源都是相当艰苦的,《建党伟业》里,我可以在巨大的摄影棚的真船上,拍摄在美丽的西湖船上开会的戏份,船还有机械进行摇摆,仿佛置身于水上畅游,看他们用的设备,部分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设备,电影还到很多不同的地方取景,甚至远赴俄罗斯进行拍摄,可说大开眼界。
《1965》因为新加坡没有适合的景,也为了省费用,整部电影选在印尼峇淡岛拍摄,也没有世界最先进的拍摄设备,只是基本设备。从拍摄资源上看,相差非常大。
花了5年时间磨剧本
虽制作费不高,但《1965》拍得绝不随便,花了5年的时间磨剧本,在新加坡是史无前例,也是中国许多电影都无法做到的,对表演和拍摄绝对没有妥协。新加坡之前没有拍过类似的电影,工作人员资源,经验缺乏,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新加坡这个小的市场,拍摄环境和资源不能与其他地方相提并论,这样的剧种之前也没有拍过,所以这次《1965》绝对是一个新的尝试和冒险。这部电影是商业片,但与以往梁志强等导演的商业片的感觉又完全不同,《1965》乍听,会有人认为是一部主旋律,拍政府马屁的电影,但其实不是,其实就是一部以建国为背景,讲一个私人的故事,以小人物见大时代的商业片。只要创新就是冒险, 在我这行,有太多跟风的商人,极少数是创造潮流的电影人,这些人有可能创造奇迹,也有可能碰得焦头烂额,今年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新加坡本身就是个奇迹,就是创新,虽然小,却影响着世界,我希望《1965》能承载着新加坡这股精神和运气,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成为一个成功的例子,让大家在观看时,能忘记在新加坡拍电影的有限资源,被电影感动,小制作,有大影响。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