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扑了没什么,该看的终归要看

2016年08月03日 23:28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X特遣队》(又名《自杀小队》)前期口碑扑街,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本文来自“玩儿电影”公众号(ID:wan2movie)

  一早起来,随着备受瞩目的DC漫改电影《X特遣队》(又名《自杀小队》)第一批口碑和评分的发布,烂番茄炸了,推特等国外社交媒体炸了,而大量铁定无法同步看到本片的中国内地观众也炸了。

  《X特遣队》烂番茄35%新鲜度,收获44个烂番茄,24个新鲜番茄。

  媒体犀利的批评和粉丝愤怒的指责一时间混作一团,一些激动的影迷甚至提出了“关闭烂番茄”的请愿。

  到底是媒体和影评人带有偏见、无法欣赏DC电影风格,还是影迷“粉丝滤镜”太重过于偏袒DC漫改电影?  

  无论是何种情况,《X特遣队》是继《超人:钢铁之躯》、《超人大战蝙蝠侠:正义黎明》之后,DC努力开拓电影宇宙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枚棋子,这次的媒体口碑遇冷必然会为宇宙中未来几部电影的前途蒙上一层阴影。不得不说,DC电影宇宙构建之路正在经历意料之外的重大坎坷。

  《X特遣队》由导演大卫·阿耶指导,威尔·史密斯、杰瑞德·莱托、玛格特·罗比、维奥拉·戴维斯主演,讲述了一群超级坏蛋集结在一起拯救世界的故事。

  本片自开拍之际其就因其独特有趣的反英雄题材备受关注,此后不断放出的趣味海报和精彩预告片都将观众的期待值一步步推高。 

  无论是俏皮邪魅的哈利·奎因(Harley Quinn),还是危险疯狂的小丑(Joker),其中的许多反派角色都用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一众粉丝。《X特遣队》北美预售表现极佳,超过2014年的《银河护卫队》和2015年的《冲出康普顿》,创Fandango预售网站八月预售纪录,被称为“北美今夏最受期待的电影“毫不为过。此次口碑遇冷,无异于给热切企盼的影迷们头上狠狠浇了一盆冷水。

  然而,影迷们在失落愤怒之余,是否也该认真听一听来自外界的不同声音呢?

  不同于《超蝙》烂番茄一句“不够fun”的影评激起粉丝强烈愤慨,主打趣味欢脱风格的《X特遣队》收到的差评主要集中于剧本不够成熟以及人物塑造失衡等方面:人物动机和剧情推动缺乏逻辑;哈利·奎因独领风骚,其他小队成员平庸无奇。

备受喜爱的角色“小丑女”哈利·奎因备受喜爱的角色“小丑女”哈利·奎因

  并且,影评人和媒体普遍认为,导演大卫·阿耶擅长街头暴力的风格,其前两部颇受好评的作品《警戒结束》和《狂怒》都为R级,此次受制于《X特遣队》PG-13的分级,加之对于漫改电影特点的不熟悉,使他并未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实,“媒体VS影迷”这对矛盾的严重激化,《X特遣队》已不是第一部遭遇这样待遇的DC电影了。

  于今年年初全球上映的《超人大战蝙蝠侠:正义黎明》同样经历了类似的冰火两重天。本片的烂番茄新鲜度只有可怜的27%,而代表普通观众评价的IMDB首映评分则高达9.5分。

  个人认为,粉丝们的心情不难理解:几个陪伴他们整个童年的超级英雄漫画形象终于第一次在大银幕上齐聚,他们熟悉的漫画风格、漫画设定一一变成活生生的影像,他们怎么会不激动不兴奋呢?所以粉丝的判断更多来自情怀驱使。

  而影评人和媒体的角度则相对简单:他们每月甚至每天都会看大量各种风格的电影,他们会去挑剔风格、挑剔视听语言,给予合理的评价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的判断更多来自直观感受。

  本来就是秉承着不同标准作出评价的两群人却非要试图去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这对激化的矛盾似乎短时间内并没有什么简单的和解方法。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观看一部电影都会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感受。无论是严苛的媒体影评还是狂热的粉丝激情,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前就产生偏见的来源。同样,每一个观众都是平等的,相信自己的感受,没有人能够盛气凌人地对其他人的真实感想横加批评。

  所以,《X特遣队》这部是否是你的那盘“菜”?大陆观众究竟是否还有机会去电影院一探本片究竟?本片的遭遇是否会影响整个DC电影宇宙的走向?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这些答案的揭晓。

欢迎关注新浪电影官方微信“玩儿电影”欢迎关注新浪电影官方微信“玩儿电影”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