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剧情简介 |
|
第一夜:作家和妻子平静地生活着,时间平稳地流逝。不久,妻子忽然安静地脱下衣服说:“你能为我守侯一百年吗?”她仅留下这些话,就死去了。讲述的是穿越百年时空的男女之情。
第二夜:男子走进光线昏暗的房间坐下,一个师傅端坐在此。男子说自己是武士。师傅说:“既是武士,不可能无法开悟。”武士认为自己在再次敲钟的时候可以开悟,要取得师傅的首级,杀气腾腾。
第三夜:一个夏日。孩子们的笑语,漱石的写作无法进行下去。儿童时代,经常梦见地藏(地藏菩萨)的头飘落到地下,之后接连不断地总是做与地藏相关的梦。但是,最近又开始做这些梦了。此时,漱石开始背着孩子行走……
第四夜:漱石到村里去讲演。公车应该到会馆,可是却到了“面影町四丁目”。孩子们欢歌笑语中,一个老者叫着:“看啊!看啊!变成蛇了!”疲惫的漱石继续前行,不知道这个村庄到底在何处。
第五夜:真砂子被电话声吵醒,电话里一个声音悠悠然:“等到天亮,等到鸡鸣的时候……”真砂子的丈夫叫做庄太郎。真砂子感到万分恐惧……
第六夜:运庆(廉仓时代一位著名雕刻师)正在雕刻王像,聚集了大批观赏的群众。完成的仁王像十分逼真,群众都啧啧称赞。自己也想雕刻的男子,回家开始挑战自我……
第七夜:旅者乘坐着一艘大船,却不知道将要去往何方。强烈地孤独感,使得他有一种想自杀的绝望,在甲板上遇到了一名少女。她看起来非常不安。突然,少女的身影消失了,旅者进入船舱,看到少女在弹奏钢琴,身边的男人在唱歌。他感到越来越无聊,趁四下无人,纵身越入大海。
第八夜:孩子们在田间游戏,一个人玩耍的小孩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他把这个超过10米的大家伙带回了家,为它取名力。小孩的祖父进到屋子里,发现一个幻影一样的东西然后就消失了……
第九夜:父亲出征,年幼的孩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夜晚,母亲会带着孩子到神社参拜,双手合十,如此往复已经上百次。孩子在门口看到了父亲的身影,他呼唤着母亲……
第十夜:村子里住着一个叫庄太郎只喜欢美女的男人。有一天,他神情狼狈地回到村子。他告诉大家,在几天前,他跟着一个十分漂亮的女人走了,到了一个只有猪肉饭的食堂。这里的饭很美味,庄太郎一碗又一碗不停地吃着。这时候,美女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
|
|
关于影片 |
|
夏目漱石发表的另类的短篇小说《梦十夜》距今已经一百年。透过对人生的观察自省以及苦痛的升华,夏目漱石笔下是一个个绮想缤纷、充满逸趣的世界。这部貌似没有头绪、情节纷乱、描写十个梦境的作品,散发着同他其他作品(如《我是猫》)不同的魅力。这部充满神秘和奇幻色彩的作品,促使日本电影界从元老到新锐共10位导演以不同风格和不同角度共同完成了这部影片。2006年10月22日,《梦十夜》作为特別招待作品参加了第19回东京国际电影节。10位导演,将怎样解读夏目漱石的梦呢?
短篇小说《梦十夜》是夏目漱石所有作品中独具一格的作品,有些是描述他实际做过的梦的情景,有些是实际的生活经验。向来被认为曲折难解,却又广受青睐,因为每个人都会做梦。此篇十个梦景,均弥漫着诡异唯美的气氛,一般日本年轻人都当成幻想小说或诡异小说看,研究者则从此十个梦景深入探讨夏目漱石的内心世界。“梦”本来就是人的潜意识的代言者,更是现实生活中受挫的精神意象,所以才有“梦解析”的存在。
现有的鲁迅的《野草》研究中,在讨论到《野草》与异域文学及文化的关系时,学者们的眼光大多集中投注在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恶之花》以及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上,而几乎未曾见到有人提到夏目漱石的《梦十夜》,但其实,《梦十夜》与《野草》之间的关系,才是更微妙,更对应,更具文学比较研究价值的。 |
|
|
原著作者 |
|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这些遭遇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是孤独地,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青年时期的夏目漱石发愤向学,曾经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成绩斐然,大学一毕业,他就在校长的推荐下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夏目漱石却以他原有的汉学及日文基础,积极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俳句。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不愉快的童年往事,成了他的创作灵感的泉源。后来他为了养病,赴鎌仓圆觉寺参禅,参禅的生活丰富了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的病情并未十分好转,再加上神经衰弱,厌世的心情由是萌发。留学时期,夏目漱石体认到所谓的英国文学和他以前所认识的英文有着极大差异,精通英文不足以增强国势,这使夏目漱石赖以生存的理想几乎幻灭,再加上留学经费不足,妻子极少来信,他的神经衰弱因此更为加剧,一直到回国后他始终为神经衰弱所苦,但也刺激他更专注于写作。38岁时在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创作的力量,此后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陆续发表的小说作品均深获读者喜爱。他被誉为日本的国民作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