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由人民大众自作自唱的歌,在流传过程中口口相传,自生自灭,经众人不断地修改而不断完善。从而世代相传,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精华。
远古的呼唤
中国民歌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当然,呐喊
并不能算是歌,但从那开始就孕育着民歌的种子。比较算真正义意上的民歌应该是从原始社会中的祭祀活动开始的。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驼)的原因。
美丽的传说
我国各少数民族关于民歌的传说很多。歌圩是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起源非常久远.是中国民歌中体现集体性的典型代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民歌的起源的踪迹.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歌圩。
深遂的根源
近年来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古代歌圩很好可能起源于对图腾、天神的祭祀仪式,特别是和仪式中体现生殖崇拜的歌舞有密切关系。宋时,汉文典籍就有了关于歌圩的记载: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写道: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惋,……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书中强调了“自撰”二字,这正是对歌的特征。卷十《飞驼》载:“上巳日(农历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定。”三月三今天仍是壮族最大的节日。
历史的熔炉
沧海桑田的历史使中国民歌历尽风霜,民歌好比是草原上的野草,自生自灭。任你风霜雨雪,燎原大火, 但终于还是能大片保存了下来。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民歌始终是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民的欢乐与痛苦,是一种精神的依托与归附。民歌也是符合优胜劣汰原则的。好的民歌,世代传唱,婉如醇酒,愈久弥香。一些不是很好甚至是下流的歌,虽然在某些时候有某些人传唱,但终将会被人民所摒弃。比如,曹禺的话剧《日出》中有一首名为《叫声小亲亲》的歌,是嫖客所唱,用和《无锡景》相同的一个调子。到了今天,《无锡景》仍深受人民群众所钟爱,而《叫声小亲亲》被淘汰则是一种必然。如果不是曹禺先生当年为写戏剧亲自到妓院观察生活的话,我们今天可能就不知道有这么一首歌了。我国各地还有诸多的“酸曲儿”和“荤曲儿”之类的东东,流传一般不会上数十年。在这方面,《十八摸》算是比较另类的。不知是旋律优美还是别的原因而使它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江南名曲”。这首歌名虽有名,但我还没听过,流传原因待考。然而,也有许许多多的民歌由于种种原因而失传,包括很多优秀的。汉乐府诗就是从民歌采来的,然而现在多是只留下诗而见不到歌了。同样的,很多词牌曲牌也源于民歌,但现在还能以原来方式唱的恐怕极少了。民歌被转化成另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了下来。而各类形式的艺术中,与民歌关系至为密切的要数各地戏曲。如亦说亦唱的评弹,京剧的源头昆剧就产生于歌声柔美的水乡江苏。昆剧元末明初流行于苏州昆山、太仓一带,经戏曲家魏良辅等整理、创新,遂流传于各地,统领剧坛二百多年。有的戏曲和民歌并无明显界限,如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腔调唱圆唱扁都成。世界闻名的《梁祝》就是采自民间艺术的。中国民歌就是这样经过历史熔炉的冶炼,比精钢还精,比真金还真,世代相传,百唱不厌,长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