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保护行动”初步完成广西、青海、甘肃实录采集工作
本报讯 中国各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传统民歌正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由此展开的国际合作也都聚焦在这一领域。日前,“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来消息,由“保护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信托基金”提供资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共同实施的“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保护行动”最近取得重大进
展,初步完成了广西、青海、甘肃三省区的考察实录工作,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田间、麦场、牧场、村落,对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235位传统民歌歌手进行采录,共录制民歌385首,录音42小时,录像57小时,后期制作50分钟宣传片和长达420分钟的民歌精选片。
“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音乐一直以来被看做展现文化多样性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保护行动”集合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各省区的众多专家,在为期两年的考察活动中,他们以面对面、现场的采录手段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同时采用现代视听技术,对歌手演唱的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这种形象化的纪实资料,不仅保存了歌手演唱时的原始风貌,而且有利于对民歌的含义与歌手的情感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专家认为,这在以往的民歌普查中并不多见;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记录整理传统民歌,采用了民族语言、汉语、英语、国际音标标注和互译的方式,既便于科学研究,又有利于多种层次和范围的文化交流。
尽管此次考察活动收获颇丰,但是专家们仍深感许多民歌面临失传的危机。“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拉开距离,使新一代大都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或本地区方言,民歌生存的环境正日趋恶化,伴随民歌生长的民俗事象也在渐渐消失,如广西一些地区的歌场、瑶族的坐歌堂与踏歌堂等也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场域。”一些参与考察的专家学者表达了类似的忧虑。(记者孙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