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上海的“怀旧专列”--记罗大佑演唱会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9月12日17:02 北京晚报
有的人说是为了重温往事,有的人说是为了埋葬青春,还有的人要圆一个儿时的梦,总之,为了赴“一个成年人的聚会”,据说是北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歌迷自发异地观演活动发生了,9月7日晚,在浓浓的回忆氛围里,有一辆——开往上海的“怀旧专列”
9月7日晚8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K13次列车准时从北京站出发了,编号为321的列车员在关上最后一扇门时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动作像是为这趟“怀旧专列”的出发而剪彩。
人物为“罗迷”画像
这次列车的乘客绝大多数来自北京,年龄多在26岁至30岁之间,其中以30岁出头的人士居多。他们的学历至少在本科以上,如今大都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他们成长中最主要的一个阶段是80年代的中后期,那时他们正在读高中或刚上大学。
他们很少有一个人独往的,少的三五结伴,多的三四十人,因为他们要参加一个“成年人的聚会”——9月8日在上海8万人体育场举行的“罗大佑演唱会”。在列车上,一位专跑娱乐圈的记者断言,这次坐火车、乘飞机赶往上海的北京人保守估计也在两千人以上,这是北京最大规模的一次自发异地观演活动。
背景北上南下观演出
当罗大佑将于9月8日在上海举行演唱会的消息一经媒体披露的时候,不少歌迷就表示,哪怕千山万水都要看看这位乐坛传奇人物的演出。不仅因为这是罗大佑在内地的首次亮相,也正如许多人所言“我们是听着他的歌长大的”。
罗大佑,一个46岁的中年男人。即使有人并不熟悉这个名字,但若提起《童年》、《东方之珠》、《明天会更好》、《一样的月光》、《恋曲1980》、《光阴的故事》……之所以不再罗列下去,是因为可以写的太多了。没有一位华人歌手可以从1974年到2000年一直长盛不衰,也没有一位歌手可以让三十几岁的人们做出异地观演这样“冲动”的行为。
在广东,打算专程北上听罗大佑的人不在少数。为此,广东某旅行社专门策划了上海双飞三日游,主题就是“与罗大佑共度周末”。而在北京,门票的销售据说比上海当地还要火爆,购票者不乏许多著名演员、歌星、主持人。一个演唱会竟能让许多人出门远游,这在中国好像还并不多见。
怀旧重温成长岁月
在“专列”第13车厢里,有将近30名新闻工作者,其中光中央电视台就有10多人,不乏像“半边天”主持人张越、“实话实说”导演贾乐松、“生活空间”摄像师高伟这样一些知名人士。他们中许多人说,出门坐火车已经很久没有了,这次之所以没有飞到上海,就是想和朋友一起体会慢慢到来的愉悦,怀旧是全车人的话题。
张越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听罗大佑是80年代中期,一盘从“广播学院”传来的转录磁带一下就吸引了所有的同学,罗大佑很快就风靡了校园。“伤感的时候爱听《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百无聊赖时哼哼《我所不能了解的事》,有恶作剧心态时喜欢《之乎者也》,骂人时唱《现象七十二变》……”
据大家回忆,那时许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觉,明明是“一盘没封面没歌词没名没姓没头没尾的磁带”,却偏偏一听就喜欢了。有的人甚至对着录音机扒歌词,听一句记一句,兴致十足,乐此不疲。
抓住青春的“尾巴”
列车上的气氛是和谐而温馨的,第5车厢有30多个穿着统一T恤衫的年轻人,他们上车不久就一首接一首地唱着罗大佑的老歌,引得其他乘客也加入进来,他们是今年5月成立的一家名为“罗大佑音乐联盟”网站的网友。平时,他们就经常在网上写文章探讨罗大佑。
在13车厢,22时过后已经熄灯了,还有十几个人分两组在廊道灯微弱的光线下谈论电影、校园、网络等话题。原来以为喜爱罗大佑的成熟人士与推崇《大话西游》后现代调侃风格的年轻人一定是两个群体,听听他们的谈话才发现自己太主观了。这里有严肃的诸如中国电影痼疾那样的话题,也有对文化界功利色彩加深的担忧,但语言却是广纳“罗式”风格和“大话”句式,既活泼、又诙谐。
《之乎者也罗大佑》一书的主编张立宪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我们这一趟是去埋葬青春的。”回首曾经过去的一段生活,一段岁月,对从前说“再见”,也许是很多人的目的。
多元化将是主流
“一代人去那里相互问好”。这是西方历史学家对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一句评论。30多年后,中国人以超乎寻常的热情谈论罗大佑,大概也是一代人———成长于80年代的一代人的集体怀旧和相互问好吧。
之所以称这是一趟“怀旧专列”,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毫无选择地告别了80年代,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工作上的起起伏伏,感情上的分分合合、社会的起起落落后,人们对年轻的一种怀念。
不管怎样,以后可能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人们那时是“别无选择”地遇到了罗大佑,而今天多元化成为主流。就像西方鲍勃-迪伦和保罗-西蒙以及猫王成为今天歌星无法超越的高峰一样,多元化思潮渐成主流。想想现在的中学生在20年后再为某个人做一件事情,似乎不可想象了。
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本报记者侯振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