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波切利是最近几年最具人气的男高音歌唱家,此话绝不夸张。10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我们就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盲人歌唱大师了。
不可否认,当今的音乐界,处在一个“技巧至上”的年代。二十世纪中后期成名的演奏家、歌唱家们,论技巧,个个精湛,相比之下,“情感”这一最重要的因素,反而时常被冲淡。由于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以情动人”这话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却是
委实不易。它取决于很多因素——首先是音乐本身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演奏(唱)者的技艺,还有视觉效果、个人背景、社会公众形象,等等,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以情动人的整体效果。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盲人歌唱家波切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个。
说起那些以情带声、以情动人的音乐家,人们很可能首先想到罹患小儿麻痹症的帕尔曼,这位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两次来京的小提琴大师。帕尔曼除了技艺精湛以外,伟大的人格力量、亲切的公众形象,亦构成人们崇拜的重要因素。记得1994年来华演出时,帕尔曼留下了一段“不用搀扶”的佳话——演奏完毕,他双手拄拐,为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努力了四次,方才成功,脸上始终挂着一种自信而宽厚的微笑。他不需要任何人的搀扶帮助,充分体现了一个强者的风范。带着这样的印象去听他的演奏,不增加许多情感因素才怪。
如果说演奏小提琴用手不用脚,还算是一种幸运的话,那么拉威尔的《左手钢琴协奏曲》可就更令人感动了。这首左手钢琴协奏曲写于1931年,是应钢琴家保尔-维特根斯泰因委托而写。维特根斯泰因是一位极有才华的钢琴家,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在俄罗斯前线负伤失去了右臂。战后他并不气馁,仍然苦练,并继续演出。但由于专为左手弹奏的曲目极少,因此除了约拉威尔外,他还请里查-施特劳斯、普罗科菲耶夫、兴德米特、布里顿等人为他谱曲。这首曲子并没有因为是给独臂钢琴家写的而放宽要求,拉威尔自己曾经说这首曲子“写起来并非轻易。在这样一首作品中,主要是使别人听了后并不感到其织体薄于用两手弹奏的,我尽量使它接近于正规的协奏曲传统风格。”法国音乐评论家和历史学者亨利-普吕尼埃雷甚至说,“很难使人相信这首乐曲不是用两只手弹奏的,甚至有时感觉到是4只手在弹奏。”
除去手脚,对于音乐家而言,更重要的是无疑是耳朵和眼睛。耳朵的作用和意义就不用说了,例子也都太著名了——贝多芬、斯美塔那、福莱等,都曾受过耳聋的严重困扰——但我们细心一点会发现,这几位,却都在耳聋之后写出过他们最动人的篇章,不能不说是件发人深思的事情。
至于盲音乐家,也着实不少。远的如老巴赫,近的如瞎子阿炳,都是晚年失明。还有一位很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德国管风琴家瓦尔哈。他1岁时因预防注射引起的后遗症,视力变得极度衰弱,16岁时双目完全失明。失明后,其母成为其“代用眼睛”,把巴赫音乐中复杂的各个声部逐段慢慢用钢琴弹出来,就这样,他背熟了巴赫的所有风琴作品!并且在录制了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
看了这么多例子,我们返回头来再看看波切利。
作为一名以演唱严肃音乐为主的歌唱家,波切利能够在音乐市场上取得与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席琳-迪翁和莎拉-布莱曼等比肩的位置,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人们多数认为波切利是一个“跨界”歌手,实际上,古典音乐与所谓流行音乐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完全可以互相借鉴,互补长短。所以,与其说波切利是个跨界歌手,倒不如说他是一位中间型歌手,雅俗共赏的歌手。他所取得的巨大市场成绩,已经证明这种雅俗共赏的道路是十分宽广的。
也有人说,波切利由于双目失明,没有条件上台演歌剧,另外,他的嗓音也缺少戏剧男高音的英雄性,因此其发展余地很小了。但是,我们从他的老师科莱里那里,还有与他同台合作过的帕瓦罗蒂那里,可以知道,这并不妨碍波切利成为今天这样的歌唱大师。因为,波切利那种甜润纯洁的嗓音,使他在抒情歌曲演唱中表现出了独特的韵味,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种对人文关怀的渴望,对人们给予他关爱的感激,从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演唱中有着一般歌唱家没有的动人之处,这种温暖的情感,便是“以情带声”的综合效果。即便是在歌剧领域,有现代科技的帮助,波切利也能扬长避短,先后在《艺术家的生涯》、《维特》和《托斯卡》中担任主角。可以说,“以情带声”的战略,使得波切利同时在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歌剧咏叹调乃至全本歌剧等各个“战场”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