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新周刊:电视饱嗝--25年中国社会变迁与电视剧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16:33 新浪娱乐

  新周刊:电视剧调戏了谁?

  新周刊:从沙发土豆到电视猪

  新周刊:电视剧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电视剧,我们每个晚上必不可少的前戏,沦落为一个无足轻重的饱嗝。这是必然的。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史。在中国,电视剧25年来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培养了一大批有闲暇没想法、有要求没主见、有欲望没激情的电视观众的同时,教会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电视剧。

  看电视剧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我们已经无法搞清楚现实生活与电视剧里的虚拟故事,哪一个更真实。向电视剧要历史真实、求生活真谛、学时尚秘笈、找日常谈资……究竟这是我们的弱智还是电视的弱智?

  中国人在消费来自全球的电视剧

美食。你如今要做的只是——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电视剧,然后如同被填饱了肚子一样,打一个饱嗝,上床,睡觉——借用一个麦克卢汉的词:在睡梦里去“延伸”你的电视梦。

  遥想当年,我们对那种每个晚上把我们一家子紧密地团结在其乐融融的客厅里的叫做电视剧的东西如此热爱。一台罩着一块精致的、女主人手工编织的罩布的9英寸黑白电视机,被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上——通常是一个很高的桌子。晚饭后,每个电视机家庭开始以这个电器为圆心,兴高采烈地体验着家庭伦理的文化亲和力,也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着某一部电视剧带来的精神享受。

  观众与电视剧悠长的蜜月期

  目不转睛、正襟危坐、大义凛然,是那个时代电视观众的标准表情。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清楚记得以往20多年时间里,围绕那些让我们生气的电视剧——那时候我们很容易生气——所展开的声色俱厉的激辩。从《敌营十八年》这部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里小施的“美女计”会不会有伤风败俗,到《渴望》里可怜巴巴的刘慧芳是不是该成为妇女学习的榜样,从《戏说乾隆》对历史事实不负责任的游戏态度,到《还珠格格》的恶俗趣味是否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等等,电视剧屡屡在社会中爆发大争论,而这些争论,又往往与十分有分量感的诸如历史反思、价值观、教育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自觉捍卫社会正义和道德原则的人十分认真地与电视剧较真儿,对此,谁敢说他们是“吃饱了撑的”?电视剧在那个时代,就像2000块钱的彩色电视机是一个家庭多年的财务积累一样,是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更何况,大家那时的确都没怎么吃饱。

  中国人与电视剧的蜜月期早过去了。一个由电视来统领业余文化生活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我一直对电视机在家庭摆放位置的高度充满兴趣,在我看来,当许多中国家庭开始出现第二台电视机,并且,电视机摆放位置的高度开始降低到无须仰视的时候,我们对电视的态度才可能有一次关键性变化。正如《电视与社会》一书作者阿伯克龙比所言:当观众就算是斜倚在沙发上也能和电视机保持平视角度的时候,电视节目会必然地变得轻松起来。

  娱乐时代的电视消费者

  日益娱乐化甚至八卦化的电视剧体现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通俗文化朴素而伟大理想的体现,学者尹鸿早在2000年就注意到“主旋律电视剧的娱乐化,娱乐电视剧的主旋律化”趋势。在中国,电视剧25年来的最大贡献,就是培养了一大批有闲暇没想法、有要求没主见、有欲望没激情的电视观众。当看电视作为一种仪式活动的隆重性被淡化后,我们便慢慢知道了电视剧不过就是一出戏而已,对于那种把电视捧得太高直至寄予安邦治国重任的想法便觉得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幼稚搞笑。作为标准的电视观众,大家已经不再指望电视除了娱乐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别的东西,遑论一出本来就无聊就没有多大理想抱负甚至弱智的电视剧呢?台湾那位拿了美国学位的电视搞笑师傅蔡康永提醒我们:想要深刻,为什么不去读书呢?我们可以延伸一下,想要了解历史,为什么不去读《史记》?想要欣赏艺术,为什么不去听音乐会看画展呢?

  这让人想起劳拉·斯·蒙福德在《午夜的爱情与意识形态》中所勾勒出来的电视肥皂剧观众的标准像——这无疑是沙发土豆的升级版:他们假装很挑剔其实对什么是好东西一无所知也无所谓,他们在电视机前极不耐烦地按动着遥控器,但对连续播放的电视剧缺乏忠诚和耐心,他们会随时打瞌睡,会像关注每天股市行情变化一样,关注每天报纸上与电视剧有关的八卦新闻并和他的同事、家人交流,但他们思想保守,不愿意在电视剧里看到过于刺激他们思想和生理的东西,因为他们不喜欢别人来打扰他的休息。

  如同我们的电视剧从业人员已经完全按照市场要求来制造他们的产品一样,我们的电视剧观众也越来越依赖于自己对于流行的判断和感觉来消费电视剧。他们甚至可以如此不遵守电视连续剧的观看规则。最新推出的D-10可以把一套20集的电视剧浓缩到两张双面碟片上,效果是纯粹DVD的,价格便宜到每张10块钱。当周围的人们开始热烈讨论电视里播放的某个电视剧的时候,不需要扭转自己的时间表每日等待,去找一套碟,就可以一个周末看完。当然,看了就看了,如此而已。

  就这样被电视剧喂饱

  仍然有很多人对历史剧中被“戏说”的“事实”和司马迁竟然长出胡子这样的“细节错误”耿耿于怀,仍然有很多人对韩剧这样的“外来文化”在中国流行而中国的电视人“无所作为”痛心疾首,仍然有很多人对警匪中的暴力和犯罪镜头可能对青少年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痛心疾首,但这已经不再是电视剧消费的主旋律了。人们在互联网论坛里为“小龙女究竟是刘亦菲好还是李若彤好”争吵得面红耳赤,而骂骂李亚鹏,也几乎成了一段时间里极好玩的娱乐。

  2004年,中国电视剧产量已达502部12265集,而各种渠道的引进电视剧也不下100部。日益多产且毫无节制的电视剧很轻易地就能将我们喂饱。在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很难有一部电视剧能够满足所有人对它的需求,也就是找到一个打动全民的诉求点。幸好也没有人再做这种指望。这跟吃饭之类的俗事极其相似。当我们饥肠辘辘之时,一只馒头的出现足以调动起全民的味觉神经;而当我们酒足饭饱之后,哪怕面对满汉全席,因为缺乏了饥渴感,也会变得如未嫁的传统贵族淑女般,忸扭怩怩而又小心翼翼。

  社会学家喜欢讨论分众时代到来后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如何的问题。这方面电视剧已经交了不错的答卷。人们对电视剧的口味开始自我类型化——都市、家庭伦理、警匪、侦探悬疑、科幻、战争、历史正剧或戏说恶搞……你只需要选择你想要的,只要你知道那是什么。如同到“饭桶网”上去搜罗新的餐馆一样,人们忙于寻找真正满足自己趣味的新鲜的电视剧——喜欢金庸的人可以继续去骂张纪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娱乐;喜欢侦探悬疑的人在网上和音像店里搜索《CSI罪案调查科》第六季;时尚男女有《欲望都市》,痴男怨女可以继续让日韩言情剧伺候着;严肃一点的可以在央视8点档的历史正剧和主旋律大片中得到满足。毫无疑问,电视剧已经越来越好看了……而来源绝对不成问题。

  打一个饱嗝,何至于治国安邦,但国富民强之后的一个饱嗝,也算得上是和谐繁荣的景象了。几乎都可像两年前一起消费伊拉克战争或者足球世界杯那样,我们消费着来自全球的电视剧美食。你如今要做的只是——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电视剧,然后如同被填饱了肚子一样,打一个饱嗝,上床,睡觉——借用一个麦克卢汉的词:在睡梦里去“延伸”你的电视梦。文/默非 马军 图—傅沙/新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