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0 13:01:40 新浪网友 IP:211.140.26.* 就 冯小刚古装巨作《夜宴》
摘自博客:blog.sina.com.cn/u/54c9b7cd01000593
透过 《夜宴》看中国大片的嬗变__中国大片之路即中国式创富的翻版blog.sina.com. cn/u/54c9b7cd01000593
我个人感觉,冯小刚的这部电影可能是中国大片一次 转型之作。中国大片从虚向实的一个迈进。
冯小刚的探索,为中国大片的突围找到一条线索:即故事 述诉+文化内涵+民族传统。大片其实有时也需要民族化的东西,里面将中国文化展示地较为透彻,这一点正是吸 引人的地方。而在之前的几部大片,仅靠着武侠之名,而去打天下,打赢票房了是巧合,打不赢票房也不意外。
事实上,功夫片自李小龙之后,在西方已不再形成强烈的热潮。而<卧虎藏龙>却是一个另类,但她却 远远超出了武侠的范畴,她是通过武侠的外形包装,展示东方文化。可以说,她也仅仅是一部文艺片。
随后的三部所谓武侠巨制,其实是观众在延续<卧虎藏龙>的期待,<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的出炉,像 极了中国式的创富之路,即一家(一个产品)兴起附近的所有人全面跟进,然后别人就会发现这些全是些垃圾产品 。我曾看到过一篇访谈,<十面埋伏>的制片人在张艺谋对该片作最后的剪辑时担心地说,他也将为此背负骂名。 实际上,情况也正好如此,虽然票房可观,但不得不说,观众是受够了。事实上,这种中国式的创富在全国都很普 遍,人们往好的说,这是块状经济,按不好地说,实际就是盲目跟风,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过剩,精品不出,然后 落得一片坏名声。
这种创富形式,很长一段时期在温州一带出现。温州的皮鞋就是这样,长时间被 人誉为“礼拜鞋”,意即一个星期就会坏。通过很长时间的煎熬,温州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开始在省城杭州最大的 广场武林广场用行动为自己正名,__他们毁灭了大批的劣质产品。在那以后,一批中国名牌皮鞋从温州走出来。
从中国的大片之路、电影之路,我可以看到上面的中国式的“创富脉络”。那么,中国的大片 嬗变在什么时候呢?
我想说,从四部大片来看,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夜宴》是中国大片的转型之作,
即中国大片的蜕变的开始。
从四部大片来看,中国导演常常太刻意地去符合他人(西方)口味了,
这往往是非常被动的,陈凯歌的多部片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成龙的一些在好莱坞的片子往往东西方都不讨好也能 说明一些问题。
虽然,小刚同志,这部片子也极力去迎合西方口味,但是他作的比较讨巧,一则是 启用小章打开门面,二则是套了莎翁的名头。
更重要的是,从片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刚努力展现 中国统文化的决心,这包括出场的歌武、唱腔,以及用极有特色的冯氏幽默再现帝王将相的残忍本色。在杖黎一节 ,杖黎的设计者却自己被暴君用在了他的身上。他哪里知道,王朝更迭竟会如此之快。
这些细节,小 刚将故事包装的丰厚起来,一个中国氏的帝王故事变得丰腴,极具民族文化特色。我甚至在想,他多少讨取了张艺 谋最初“出卖”中国农村特色而赢得口碑的方式,只是这次变成了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