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独家解析:“韩流”如何变成“寒流”的前世今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14:23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我们能够觉察到的“韩流”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其实早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韩政府就把投资倾注到流行文化里,数年后,韩流也逐渐成为中国青少年中的一种文化时尚,尽管语言不通,却不妨碍“哈韩一族”的逐渐壮大。“韩流”日盛,电影、电视剧、音乐、男孩乐队、综艺节目、青春小说、游戏等产品也开始源源不断的以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入。在汉风的势力范围里,“韩流”甚至在强大的欧美文化影响之外独树一帜,拥有自己庞大的拥护族群。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韩流”的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很多年,在走过第十个年头之后,近几年来韩国流行文化逐渐走上了下坡路,不仅在日本、我国都颓势毕现,甚至在本土也越来越不景气。韩流变“寒流”,但从各个方面细细分析的话,这不是偶然。 韩剧:模式老旧没突破 “小民哥”安在旭凭借《星梦奇缘》在中国一夜走红,一对小眼在国人眼中前所未有的成为魅力的代名词。接下来的数部韩剧经典更是树立了韩剧的品牌模式:深情多金的男主角必然和贫寒善良的女主角相爱,且每天都会换无数件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服饰,经历一系列令人心酸、不必要的误会后,二人的结局终于迎来了大团圆。对看惯了主旋律影视剧的中国观众来说,当时的《蓝色生死恋》之悲情、唯美、含蓄是难以想象的,唯有用感动到无以复加来形容。这部悲剧奠定了早期韩剧的悲情模式,一直都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随后的《冬季恋歌》、《浪漫满屋》、《巴厘岛的故事》等偶像+喜剧类型的成功更是使韩剧的兴盛达到顶峰,也难再逾越。 但接下来的韩剧发展就陷入了死胡同,节奏缓慢,情节老套、不可信,甚至十分好笑。诸多一线男艺人的入伍导致小生荒,有力新面孔的匮乏,更让韩剧进入了严冬。原本是中国观众十分爱看的韩剧,逐渐变成鸡肋。近几年来,不少我国影视剧都会启用韩星出演,但事实看来,反响平平。相反,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内地剧蓬勃兴起,长期占据了媒体的头版、观众的关注,如《士兵突击》(blog,《士兵突击》吧)、《奋斗》(blog,《奋斗》吧)、《金婚》等作品。与此同时,日剧、美剧也使我国观众大量分流。这一切都让没有新鲜发展的韩剧进退维谷,江河日下。近日,由于不少韩剧在我国内地各卫星电视频道都频繁亮相,有些还改头换面重新上阵,招致了观众的反感。不仅有演员呼吁抵制韩剧,甚至有网民在各大著名BBS上发帖召集万人抵制韩剧。至此,韩剧在我国已经彻底走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电影:无根浮萍飘摇中 与韩剧的含蓄风格截然不同的是,韩国电影比较直白,并且借鉴了大量西方电影元素,外物充为己用,使得电影产业在政府及大型企业的扶植之下悄然兴起。并且,韩国的年轻导演中有一半以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本土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培养了很多年轻的电影人才。这些基本元素的具备,都使得当时韩国电影的崛起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而对于韩国电影来说,占领中国观众市场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机,适逢港片在走下坡路。尽管韩国电影不可能每一部都引进我国,但会通过网络、媒介等途径率先抢得口碑先机。《我的野蛮女友》、《色即是空》、《女高怪谈》、《假如爱有天意》等多种类型的电影在我国走红,并在年轻人心目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太极旗飘扬》更是发展到顶峰。近年,《王的男人》、《汉江怪物》等电影更是既叫好又卖座,待到在网络发布或在我国公映时,已经在我国舆论热炒多时。 但韩国电影最初的一些隐患如今也越来越突出的显现出来。归根结蒂,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化,如浮萍样无根。拍摄模式也抄自西方,模仿痕迹太重,看得多了,会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今年3月,韩国国务会议通过了缩减电影配额制,所有电影院必须每年放映146天国产电影的“银幕配额制”被削半,改为每年至少放映73天国产电影。这无疑给了韩国电影工业最沉重的打击。今年,在好莱坞大片的轮番夹击下,《D-WAR》、《华丽的假期》等韩国本土电影夹缝中求生存,尽管票房仍旧收割几百万观影人数的不俗战绩,但像往日《太极旗飘扬》等片的辉煌已荡然无存。 音乐:昔日销量难再现 H.O.T出现的时候,几乎是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迅速填补了当时青少年的偶像空白。他们外型包装靓丽,歌曲节奏强劲,舞蹈编排也极尽炫目之能事,对渴望张扬个性的年轻人来说极富吸引力和杀伤力。当时的大街上几乎随处可见模仿H.O.T宽大花哨着装的年轻人,位于北京西单一带也一度是著名的“哈韩族”聚集地。除了H.O.T以外,彼时还有酷龙、高耀太(听歌,高耀太吧)、Baby V.O.X(听歌,Baby V.O.X吧)、N.R.G、水晶男孩等韩国组合在乐坛活跃,如今的很多一线艺人在当时也仅仅是刚出道的新人。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当时走红的歌手均有代表作传唱,且影响力至今还未消褪。直到今天走在北京的各个商场中,还经常能够听见有商家播放10年前就已走红的韩国歌曲。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事实,近几年的韩国歌曲影响力已经远远达不到数年前的高度,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歌手出现。但就是这样,韩国演艺圈每年还有大量组合推出,越来越多资质平平的人扎进演艺圈,努力想要博得一席地位,但谈何容易。 MP3出现后,音乐市场受到巨大冲击,韩国也不例外,歌手甚至纷纷改卖数码唱片。从前H.O.T动辄百万张的销量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神话。东方神起(听歌,东方神起吧)已经是近几年韩国乐坛的奇迹,但《O-正反合》以30多万张的销量就荣登2006年销量冠军,不能不说唱片市场已经陷入了巨大的萧条。2007年,各大电视台更是纷纷取消了音乐颁奖礼。唱片市场的日益狭窄,使得大批歌手转业演戏或投身海外发展。这样的恶性循环也使得韩国的好音乐更加稀缺,歌手的销量几乎都举步成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韩庚在韩国乐坛历史性的出道,这种“出口转内销”运作模式的成功却也仅限于韩庚一人。中国歌迷的新鲜劲过了,无论韩国人再怎样如法炮制,都无济于事。 曾几何时,韩国明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笑容甜美、富有亲和力,媒体和歌迷甚至一度追捧无度。但随着近年来来华淘金的韩星越来越多,档次、名气也逐渐下跌,就算二三线艺人也摆出大牌架势,漫天要价,难以接近。回顾韩星的新闻一栏,不乏整容、丑闻等负面,但就是如此,自认何以还能承载我国民众和媒体的厚爱? 其实,韩流在我国兴盛的原因,根源在于年轻人对张扬个性的渴求。且韩国文化隶属东方,与中华文化有着同质性,较易让人产生心理认同。尽管多元文化的交流在今天已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但务必先站在一个平等沟通对话的角度。发展到今日,“韩流”变“寒流”,其实是两国文化在碰撞过程之中中华文化对韩流免疫过程的产生,亦是一种必然。呼呼/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