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东归英雄》东归大业中华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13:51  新浪娱乐
评论:《东归英雄》东归大业中华英雄

《东归英雄》剧照

评论:《东归英雄》东归大业中华英雄

马景涛

  文/陈宝光

  塞夫、麦丽丝是我国蒙古族的著名电影导演,共同导演过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影片——《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天上草原》。除了《天上草原》,它们都取材于蒙古族的一段真实历史,而且是正义战争的历史,符合黑格尔关于史诗的定义:“战争情况中的冲突提供最适宜的史诗情境……但是最生动最适宜于史诗描述的还是一场实际发生过的战争”。“只有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战争才真正有史诗性质。”“要有世界历史的辩护理由,一个民族才可以对另一个民族进行战争。”因此可以说,塞夫、麦丽丝的影片在本质上是我国蒙古民族的史诗。而《东归英雄传》取材于18世纪70年代,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近14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故土的历史,不但更符合黑格尔提出的这四条标准,而且因为表现了中华民族那种百折不挠的凝聚力,有利于中华民族今天的大团结,因而更是不可多得的创作史诗作品的黄金题材。

  但是,电影《东归英雄传》也有缺憾,这缺憾是由题材的宏大与表现的小巧这个矛盾造成的。蒙古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是24万(一说17万)人在领袖渥巴锡汗的率领下,跋涉万里,耗时七个多月的一次民族大迁徙,而电影由于资金和篇幅等多方面的原因,只能用讨巧的方法,表现一个小分队的几次战斗,让观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因此,要想通过这部影片了解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全貌,是无法做到的。30集电视连续剧《东归英雄》的拍摄弥补了这个缺憾。它从1742年渥巴锡汗出生说起,一直到1771年渥巴锡汗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完成东归为止,以正面攻坚的方式表现了这段历史,以与真实历史事件相匹配的长度、规模、格局表现这个事件,显示了作者的勇气,也真正显示了宏大史诗的特质。

  土尔扈特部东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是电影《东归英雄传》却难以圆满地回答观众的这个疑问:土尔扈特部在俄罗斯到底受到了什么样不堪的压迫,才使他们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也要回归祖国?电视剧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汗王必须把儿子送到彼得堡的细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精神同化培养未来更顺从的奴才,二是通过抵押人质逼迫现任汗王俯首帖耳。于是,土尔扈特人就不得不成了俄罗斯的炮灰,永远在战争和休整之间循环。休整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元气。战争的目的他们不知道,也与他们无关——为了已经大得不能再大的俄罗斯的扩张。不去打仗肯定不行,想离开这是非之地也不行。电视剧让我们呼吸到了那种刀架在脖子上的令人窒息的气氛。于是,土尔扈特人就只剩下了黯淡的前景,就是不断地为他人火中取栗,拼光了算,区别只是或早或晚。能把震撼过全世界的蒙古民族压迫到这个份上,说明沙俄的统治术确实高明。但是由于做得太极端了,也就逼着土尔扈特人有了第二个选择——回归祖国。虽然这样做也要打仗,也要死人,但那是为了自己,目的极其正当,也使整个民族有了光明的归宿。土尔扈特人选择了回归真是十二分的合乎逻辑。使得他们与强大的沙皇俄国之间有了正义与邪恶、热爱和平与嗜血战争、渴望自由与热衷奴役的区别。

  30集电视连续剧《东归英雄》的拍摄从1742年渥巴锡汗出生说起,一直到1771年渥巴锡汗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完成东归为止,以正面攻坚的方式表现了这段历史,以与真实历史事件相匹配的长度、规模、格局表现这个事件,显示了作者的勇气,也真正显示了宏大史诗的特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