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逝》:失语,记忆之殇?之幸?(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13:45  新浪娱乐
《车逝》:失语,记忆之殇?之幸?(2)

《车逝》海报

  第三便是潜意识与作品本身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是涉及到创作者本人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会通过作品与观者产生互动。前面说过模仿的问题,导演对大师的模仿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某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喜欢甚至厌恶某些东西,那么他在后来的生活中一定会有所表现的,也许是彰显的形式,也许是隐藏的形式,这是一种知识或者生活阅历积累后的自然反映。而作为创作者来说,他往往会对自己喜欢或厌恶的事情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思考过程,其结果便是这种思考成为他的一种意识形态,那么当他创作作品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必然会左右他的。文艺片中,由于许多导演试图通过电影这种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意识形态,但问题是这种意识形态是他个人思考的结果,所以对于许多观众来说是未知的,所以会造成一种生涩之感。如果导演本人这种意识形态本身就没有成为体系,那么必然就如同许多影迷所说的“导演自己都不明白”。其实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即便是纯商业影片中也会如此的,昆汀与迈克尔·贝对同一题材绝对会拍出不同风格的影片!商业大片由于视听等因素,强大的引诱着观众,所以观众很难会领会到导演的那种思考,但小众电影则不一样,绝大多数小众电影就是希望引起观众的共鸣,或说希望得到观众的共鸣,在这个层面上,小众电影更强调的是思考与心理感受,这与商业片有明显的区别。当然,作为劳累了一天的观众来说,小众电影中的那种共鸣与思考会更令人烦燥的,还是不介入他人的思想层面为妙!

  其实上面所说的,在某些人眼中都是一些废话,我只是要阐明一些自己的认识,与《车逝》这部影片并没有太大关系,或者关系极为密切,再或者与所有影片,无论是商业性的文艺性的影片都有关系!

  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影片本身来,片子烂不烂只有看了电影的人才知道,片子怎么烂的也只有思考过的人才有发言权,在这里,我仅说说本人对此片的读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当然,读者的然也不尽相同!

  为了表达自身的观点,也为了更为纯粹地分析此片,所以本评中将不涉及诸如伯格曼,戈达尔,金基德,甚至姜文等大师或准大师人物以及作品,更不会涉及到观影现场那些非电影本身的八卦式新闻!

  人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事物来维系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呢?影片中用了车这个载体,无论是车祸现场那些残破的车还是那辆红色的象征着爱情自由的房车以及修车铺那两辆最后被漆成深黑色的双层大巴车,所有的情节都是与车有关的,所以笔者不妨用车这个在西方世界最具象征意义的交通工具来贯穿解读整部影片。

  开篇便是车祸现场,无论如何,它的画面是极具震撼的,在略有些粗糙的惨白色下,车辆报废了,人们或死或伤,或无助地求援,给人一种惨淡无望的感觉。可以看出,导演对这个长镜头的运用是极具野心的,一方面它的确吸引住了笔者的眼球,就如果好莱坞式开局一样,三分钟的签约式悬疑,而另一方面,它是《车逝》中最为重要的一笔。

  从故事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整部影片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场车祸产生的,换句话说,没有这场车祸便没有后来的爱情以及后来的死亡!而粗糙的惨白色也由此而产生了它固有的色彩意义,即记忆中的悲剧。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影片中大凡是这种惨白色的出现都与记忆本身有关,更确切地说便是与这场车祸有关。所以不得不承认,导演在制作的过程中是严格遵循艺术电影的拍摄规律的,至少从色彩上是极其讲究的,后面还有对红色,黑色以及绿色的理解。但仅仅是故事中的结点,加之色彩的衬托却无法达到令人震撼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画面中的内容。这个镜头中的车辆毁损程度是触目惊心的,而人物的行为却更具有导演的意图,无论是挂在车窗上的死尸,还是站在路中等待救援的挥手者以及那些因为琐事而打起来的人,他们的行为都是一种机械的,机械的静与机械的动,车是机械的,人若也是机械的,那么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地狱,的确如此,所以我们看不到群体的救援行为,看不到任何美好的心灵的表现!虽然笔者承认这个镜头是导演有意为之的,反现实的,故意造成的人的冷漠与疏离感,但这无疑却是悲剧的源头,死亡与活在地狱中并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是一种形式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车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