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

  ② 贺岁强档 不俗票房

  较量《梅兰芳》和“冯小刚

  今年贺岁档的影片质量高、数量多、类型丰富。不少电影“斗智斗勇”,上映档期改了又改,推广计划变了又变。前有声势浩大的《梅兰芳》,后有来势凶猛的冯小刚《非诚勿扰》,12月12日全国上映的《叶问》,真正的“黄金档期”只有一周左右。人们顾虑:票房能否有所斩获?据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透露,由于之前考虑到《叶问》上映时会与多部大片“对冲”等诸多因素,因此当时最终没有投资这部影片。

  不过,院线方面的数据显示,《叶问》首周票房突破3000万元,成为当周周末票房冠军。这个数字比《女人不坏》《狼牙》两部影片的票房相加还多,仅稍逊色于《梅兰芳》4000多万元的首周票房。

  本周,两大网站公布了各自观影团对于贺岁档电影的评审结果,《叶问》均居首位,《梅兰芳》、《非诚勿扰》排在其后。影片叫座又叫好,是因为它没有说教,一方面功夫场面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文戏情节温馨煽情。观众的情绪得到宣泄,感叹视听享受很“爽”。

  “这么过瘾的武打戏,真的很久没看过了!有甄子丹(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 blog)洪金宝搭档,这部戏算得上是真正的功夫片。”走出影院,苏先生意犹未尽,和身边的朋友回忆着影片中“人形木桩”练功、“一对十”对打等经典动作。另一些观众则指着电影海报上“李小龙恩师传奇”几个字说:“虽然影片里压根儿没有出现李小龙的情节,但叶问的故事已经让我们折服了。这是一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好片子。”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田卉群(blog)告诉记者,《叶问》这部年末唯一的功夫片,具备了群体狂欢的因素,满足了贺岁档期的要求。“影片中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功夫英雄的形象,使《叶问》激起了民众的共鸣,达到集体的感情宣泄。”

  ③ 功夫电影 路在何方

  要真功夫不要花拳绣腿

  提到功夫片,李小龙的名字如雷贯耳。《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等影片,不仅打下了中国功夫片的半壁江山,也让中国功夫名震世界。事实上,20世纪20年代,《火烧红莲寺》就已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热。当时,以神怪类为题材或以晚清民国为背景的中国功夫片逐渐发展起来。1966年到1967年,胡金铨的《大醉侠》和张彻的《独臂刀》为华语功夫片“开山立派”。之后的10年间,李小龙的影片把中国功夫片推向了鼎盛。但随着李小龙的猝死,港台功夫片也日渐式微。1982年,张鑫炎实景拍摄的影片《少林寺》上映,成为这一时期功夫电影的最后一部力作。

  之后,在《少林寺》中一炮走红的李连杰(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 blog)来到徐克麾下,主演了《黄飞鸿(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等系列影片,武术功底扎实的他成为新一代“功夫皇帝”。黄飞鸿这个角色也让成龙(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 听歌 blog)一鸣惊人,凭借《醉拳》中顽皮搞怪的演绎,能打善斗、鬼灵精怪成了成龙的“金字招牌”,动作风格自成一派的他从不使用替身,华人影坛第一“打”哥的称号实至名归。之后,成龙进军好莱坞,《尖峰时刻》获得极高票房,他也登上了《时代》杂志,奠定了国际地位。

  不过,近年来,功夫电影似乎陷入低谷。李连杰的收山之作霍元甲(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blog),票房与口碑不成正比。成龙在与金善喜合作《神话》后,感慨打戏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仅凭李安一部《卧虎藏龙》,未能带动中国功夫片的复苏。周星驰(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功夫》倒是带来了一抹亮色。

  “现在的动作明星处于断层。”导演张鑫炎曾不无担忧地说,“如今的明星,走路都不会走就飞起来了,这种影片算不上真正的功夫电影。”

  “一味模仿好莱坞大片只会产生审美疲劳,不论是《英雄》还是十面埋伏(人民日报:《叶问》为功夫片“问路”(2))》,都看不到拳脚,只有高科技,没有感动。我们不要看只有飞来飞去的场面。”功夫迷张先生说。他很久没进影院看电影了,这次是冲着《叶问》专程来买票的。“希望甄子丹也能把叶问拍成系列,就像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那样。”

  拒绝吊着钢丝的蜻蜓点水,不要电脑合成的花拳绣腿。这一次,《叶问》把功夫电影拍得真实好看,造型、节奏和动态的美感充分展现。《叶问》的武术指导洪金宝表示,影片只有1%的特技,99%的真功夫都是在表现咏春拳连环快打的节奏和近身搏击的美感。

  除了实打实的拳法之外,功夫片要再塑辉煌,还要在“功夫”外下功夫。《叶问》中甄子丹不只是个打手的形象,彰显的是一代宗师的大家风范,每一次出拳都代表正义和责任。按洪金宝的话来说,“叶问就是在用拳头来捍卫自己做人和做事的原则。”

  田卉群副教授认为,拥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功夫片才符合观众的期待,除了除暴安良等传统题材外,民族豪情和家国情怀等中国气概更能打动人心。“不论是对功夫动作本身的重视,还是对主人公成长历程、个人魅力的表现,抑或是对民族意识的激发,《叶问》在这些方面的渲染相对比较完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8364;

更多关于 《叶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