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影帝西恩·潘献吻凭本片封后的希拉里·斯万克。
在电影完结的时候,奇怪的是我并不真正难过,只是心上犹如被什么重重一击,瞬间眼泪流下来:为那个貌不出众却一直坚韧勇敢的年轻女人,为那个最终做出了选择的孤独老人。胸口有什么东西在鼓荡,很难说得清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心酸而欣慰,激动而感慨万千;就好比能够体会的人生最强大的力量瞬间涌到眼前,我们心底的壁垒毫无保留地被这一切冲破。没有人生是完美的,韶华终归逝去,繁华尽归尘土,然而,只要记得有人曾经那样与你相互信任和给予对方爱,所有的伤
痛,就都是值得的。
弗兰克的23年如一日的前往教堂寻求被救赎的途径,其实是寻找爱和生活的依靠,并非物质上或者任何可见意义上的依靠,是身为人对于精神上的支柱的渴求,对于可以与所爱的人交换相依为命的感觉的盼望。弗兰克在遇到玛吉之前,从来没有从内心笼罩的失落和痛苦中走出来:影片直接朴实的影像常常把镜头对准一片黑暗背景下的老人,一束亮光投射在弗兰克脸上;而那个30岁的倔强而坚持的女人,最终成为了他生命中值得付出的亮光。
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体育励志电影,她包含如此多人生的命题:责任和勇气,分担和彼此给予。影片中的人生是毫不留情的:拳台四周疯狂的观众,幕后的金钱交易,对手致命的伤害。影片并不想让我们认为,人生由无数意外组成:弗兰克每次向玛吉强调的保护自己,最终仍然无法保护拳击台上血淋淋的现实;但同时影片中最关键的转折也并非充满了苦涩的命运感,这里没有悲剧性气氛的笼罩。我们深深体会并为之动容的是,灾难降临前后两个主角间深厚的感情。即使充满着争议的影片结尾的戏剧性转折,也不来自于任何宿命大手的掌控,来自于也只可能来自于人物复杂而深沉的内心。是爱和信任推动了人物最终的命运,而不是命运控制了他们。
忘记不了玛吉(希拉里·斯万克饰)对弗兰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说“我除了你什么都没有”脸上的一抹凄凉,忘记不了弗兰克在每天走进家门的时候默默从地上拾起的信封,也忘记不了那个终年住在拳击馆的老年黑人(摩根·弗里曼饰)默默关注的目光。但一切又如此的自然和平平淡淡,仿佛人生本该如此。生活永远比小说和电影残酷,而《百万美元宝贝》正是对生活的最真切靠近,一切经过,一切努力,一切失望,一切成功的喜悦,一切无奈的结果,都在几个平凡的人人生的交错当中静静的展开。尽管玛吉在拳击台上(毋宁说是在现实的人生里面)最终再也没有看到灿烂的阳光,但导演的意不在此。我们甚至能够发现自己在电影的很多时候不自主的微笑,因为人物间幽默的生活对话。导演并非是在刻意制造轻松的气氛,他只是希望我们时时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明醇平静的感情,已经超越了生活本身绵绵不绝的伤痛,犹如一道平静的亮光冲淡了人生的暗影。玛吉曾经孤单的笑容,在阳光透过她简陋的公寓照射在她与弗兰克身上的时候,已经变得快乐起来。而电影毫不花哨的摄影和剪辑,朴实无华的叙事方式,都让这种平和而坚韧的力量显得尤其绵长。今年出现了两部都很“淡”的电影,除了本片,还有一部是《杯酒人生》,后者“淡”在以细腻的人物心理追求悠长的后味,本片的“淡”却胜在完全用直白无华的影像,来表现人与人之间最惮于付出然而又是最坚不可摧的情感。这个才是,超越一切的力量。
本片结尾,和本年度大热的西班牙影片《出海》一起,都导致了许多保守人士的不满。有不少人质疑影片结尾的道德底线,甚至牵连出了导演伊斯特伍德本人有关残疾人的一项纠纷。反感的人认为电影当中最后人物的行为是在宣扬瘫痪的人的生命的无价值。从观影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争论和“安乐死”是否合法一样,将会是一个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命题,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本片完全是一部只有成年人才应该被允许观看才能够理解的电影。弗兰克作出了他的选择而从此消失,不应该仅仅看到他的行为面临的道德苛责和考量,更打动我们的是影片之前坎坷的情感付出,不离不弃的人生扶助。从弗兰克和玛吉间日渐真挚的感情当中,我们才能寻求到那个惊世骇俗的选择真正的线索。所以尽管结尾争议四起却毫无疑问的充满了巨大的力量,完全不合乎世俗之理却只能是人物最自然的选择,就象当年托尔斯泰回答书迷的话一样,“不是我让安娜死去的,是她自己要那样做”。
所以,当你看完这部电影走出影院的时候,请尽情的流着泪微笑吧。生活的铁锤曾经无数次的击打脆弱的心灵,然而就象玛吉曾经在拳台上和弗兰克相依为命走过来的人生,她曾经站在人生的最高处,她曾经有人可以紧紧拥抱。那样,就应该没有遗憾了。子君/文
评分:5.0/5.0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