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搜索》: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实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7日14:38  新浪娱乐微博

  在硝烟蔓延的电影市场竞争情势之下,影片与影片的角逐,是一种电影创作工业体系的竞争,更是一种电影形态和类型的争夺。作为第五代导演扛鼎者的陈凯歌,凭借一部迥异于此前创作题材与风格的《搜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作为中国百年电影的主流和高峰,现实主义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创作源流。但是,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特别是在多媒体、新媒体的多重包围下,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从高峰跌入低谷。尤其是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电影工业体系,用科技和工业作为支撑,重新缔造着电影的形态和类型。好莱坞电影对于世界电影的席卷式裹挟,已经使传统民族电影遇到了集体性失语。这主要体现在电影形态的困惑以及电影创作手法的焦虑。在这个意义上,陈凯歌的新作《搜索》,不啻对民族电影传统的一次“回归”,也是对中国电影面对当下现实集体失语状态的一种“突围”。

  《搜索》这部“回归现实主义之作”,一改陈凯歌在《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等前作中对于宏大叙述的既定格局的追求,而将视角关注于当下人间烟火,用个人经验来聚焦信息社会的人情百态。这种舍大取小的视角转移,直面当下、深入当下般地勇敢回归,使我们在银幕上终于看到了现实生活的倒影。无疑,这彰显了一位资深导演自我更新的勇气和决绝,也启发了我们对于电影的现实品格、文化形态的一次有益思索。

  创作视角上,《搜索》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当下。在网络化、媒体化生存的今天,媒体和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判断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导演将影片的视角对准了这个社会中的普通个体,试图梳理在日常生活在媒体网络的交织中,人心变化的脉络,人性曲折的延伸。这是一种对于时代生活的全新观察。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高圆圆扮演的都市白领叶蓝秋,因为没有在公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而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命运。无论是媒体新鲜人杨佳琪、上市集团老总沈流舒、阔太太莫小渝、资深电视人陈若兮还是失业男青年杨守诚,这些人的命运都因为叶蓝秋的蝴蝶效应,而被彻底改变。牵连众人命运的载体就是媒体和网络,包括电脑、电话、电视、手机短信等信息载体成为了他们联系的桥梁,也因为这些信息的互动和交织将众人推上了“命运交叉的城堡”。

  可以看出,导演试图努力珍视每个个体的独特经验,让每个人物自由行走在个人经验的轨道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事逻辑,并在各自的出发点进而影响到了所有人的命运。这种叙事方式延续了《撞车》等现代性叙事方式。无论是杨佳琪初入社会的单纯青涩,还是沈流舒的商场成功哲学,亦或是莫小渝对爱情的反思和重生,每个人的各自出发点决定了最后的归宿。影片最后以叶蓝秋之死来作为叙事的结尾,以生命的终结来对印网络的暴力,并进而给剧中每个人物在差异性地思考中,逐步辨析出更广泛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经验的差异性,组成了现实世界的丰富性。而在丰富性的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不断选择,才能逐步构筑起世界,从而引起变动,以变动来带动丰富。这是全剧试图构筑的对于网络与人的理解,也放弃了导演在以往作品对于道德、精神、价值的全称式判断,转而试图在更为深广的意义范畴内形成一种“价值模糊”,尽量搁置答案,尽最大可能抑制单向度的价值判定与伦理劝诫,只是把判断和思考的权利交给观众。相较于此前部分陈氏作品中浓烈的道德说教倾向来说,与其说这是创作风格的转向,不如说是对人、生活、现实以及世界多义性的更宽广、更温和、更博大的理解。

  影片中,作为一个媒体人的陈若兮不断推动事件升温,是出于职业本能,她需要这条新闻提高她的地位,知名度,然后才有可能买房,让家人不会成为“流浪猫”;作为一个失去青春美貌的中年妇女,莫小渝的行为仅仅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一种看到丈夫和别人拥抱后产生的危机感而带来的抗争;作为一个追求成功的商人,沈流舒只是利用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生意;但是这一切,却又使得这三人无意中联手去推向叶蓝秋死亡。但是,作品又试图淡化这种道德批判,使得观众无法像同情叶蓝秋一样去毫无杂念地批判电影中的这些人。他们每个人都看到的也许只是局部真相,甚至根本就不是真相,然后站在个人出发点或者道德制高点上,享受这种道德优越感,享受惩恶扬善、居高临下的快感,从而将个人的情绪发泄在叶蓝秋身上。这一组人物的设定,显然,是导演基于对于网络暴力、网络真实切肤思考后的一种艺术表达,不乏穿透现实的力量。

  然而,正如当下生活的繁杂和碎片化,这个带有一定实验性、直面破碎现实的故事,同样也显现出了某种支离的尴尬。影片尊重差异性的个人经验,但在单个人物的塑造上,显示出了某种单薄。按照《搜索》的故事推进动力来说,高圆圆扮演的叶蓝秋是女一号。她的死亡,一方面缘于本身对疾病的恐惧,另一方面缘于肆虐的网络暴力。显而易见的是,作为第一女主角,这个人物的行为举止从头到尾都显得戏剧动力和心理支撑力眼中匮乏。面对误解,面对全民的网络攻讦谩骂,她选择了单纯的忍耐、静默,几乎没有本能的反抗。一个具备天然的戏剧冲突的核心人物,因为过于简单潦草和平面化的处理,而丧失了性格、情感和精神状态的丰富性,看不到转变和起伏,平淡地遭遇不幸,又平淡地走向毁灭——不是说不能在形式上选择“平淡”的处理方式,而是说,即便形式的“平淡”也应该富有更饱满、更厚实的情感张力。或许,对女主人公的这种设定,出自于导演对网络暴力语境下“失语症”的理解?孰不知,真正有意味的“失语”,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太多话语需要倾诉却诉说无门——就像影片里的叶蓝秋,她想说却说不出来的东西,难道会少吗?影片所关注的,恰恰应该是她想说而未能说的,是她狂澜汹涌的内心,绝不仅仅是她一味绝望静默的表情。

  姚晨所扮演的电视台女记者陈若兮,是全片最出彩的角色。想在激烈竞争的工作中出人头地,想要拥有一套房子的渴望,对感情生活的投入和期许……她所面临的工作、生活和事业上的困扰,和绝大多数普通人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很容易得到认同。遗憾的是,自从她挖掘到叶蓝秋供职的公司有一个“优才计划”后,人物的性格及其走向开始变得含混不明;包括她和莫小渝的联手,也草草收场,几乎对情节没有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宛如导演布置了一个纵横交织的迷宫,用两个多小时的生活逻辑和戏剧步骤,在复杂纠结的心灵公式中逼近了每个人物的心灵极点。遗憾的是,一组本可以在高潮性的对抗中获得情感释放的人物和故事,到最后,却以叶蓝秋的自杀草草收场——这样的处理方式固然是“写意”的,很可能是导演刻意为之,但我们不得不说:一个从头到尾都试图高度戏剧化的故事,末了,却陡然背离戏剧化的初衷,陷入个体趣味主义的表达,多少令人有些诧异。从叙事的角度看,用叶蓝秋的突然死亡来给全片和所有人物划下一个仓促的休止符,是一种叙事策略上的避重就轻,固然讨巧轻便,却缺乏更高明的智慧。

  可以说,《搜索》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现实主义作品。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题材的好坏并不能决定现实主义电影的优劣。一方面,现实主义电影面临现代化转型,对于电影语言系统、表达手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搜索》在这方面做出了值得嘉许的尝试。但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升级、转换和改造仍需要扎实的人物作为基础,人物的逻辑、动力和情感发展需要进一步艺术化的提炼和锻造,恰如《搜索》所存在的瑕疵和遗憾。愿以此为肇始,中国的电影人不再遗忘、背对甚至背弃现实,在时代的推进中,能与瞬息万变的现实展开富有思想和艺术双重意味的对话,以及言说。 文/梁振华

(责编: 应声虫)
分享到:
  • 新闻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已致77人遇难(附名单)
  • 体育刘翔排名退次席 网球李娜首战汉图楚娃
  • 娱乐柳岩哭诉:我很无辜 微博澄清并非第三者
  • 财经上海发文表态严控楼市 加强限购违法查处
  • 科技联通称WiFi上网终端不设限
  • 博客实拍天津暴雨(图) 天使妈妈救助传旺声明
  • 读书领袖身高揭秘:金正日只有1米55(组图)
  • 教育二三线城市成大学毕业生新宠
  • 育儿儿童家具新国标8月起实施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天使超模助阵奥运 女星穿大牌不输超模
  • 尚品应对暴雨潜水表求生指南 全球最贵食物
  • 星座测试爱情要修饰吗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色块油画拍出5.47亿 避税助推艺术市场
  •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