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情故事》:爱情仰仗想象

2014年02月16日22:14  新浪娱乐 微博
《北京爱情故事》海报 《北京爱情故事》海报

  我有几个朋友,每年平安夜都要刷同一部电影,半夜时候,微博上就能看到一罗圈儿的励志小感慨。那部电影叫《真爱至上》,就是那个无论男女老幼,最后都找到真爱的故事——兜兜转转忙碌了一整年,失落了一整年,寒冬腊日的,还是希望做个别人的梦,温暖下自己的心。

  有《真爱至上》珠玉在前,其他此类电影仿佛都是多余。但事实上,这类电影源源不断在世界各地以各种版本反复呈现,并为人追捧和期待。可能人们有时候都不是在期待一个故事,而是呼唤一种“模糊理智、盲目乐观”的情绪,为冗长乏味的生活,打一针“浪漫真爱”的鸡血。所以我觉得,《北京爱情故事》那句宣传语“用爱取暖”,来得比电影本身还要顺势而为。

  由五个独立故事连接而成,《北爱》涵盖了人生从初恋到死别的全过程,导演的想法和野心都看得见。仅从剧作角度考虑,我不认为《北爱》已经完美,五个故事或多或少都还有完善的空间,有的情绪略显刻意,人物行为僵硬;有的情节过于单薄,出了事儿却没有“然后”;另一个遗憾在于,五段故事只通过人物亲友关系衔接,依次登场,故事间缺少一点儿勾连糅杂一气呵成的呼吸感。

  可以做到更好,但《北京爱情故事》已经是一部无比适合当下中国,在情人节观看的爱情电影。它铺了浪漫温情的底子,又抛出了一个一个尖锐问题,与《真爱至上》所有故事止于“在一起”不同,《北京爱情故事》几乎都从“在一起”开始,所有真爱都在接受人生八苦的考验,并在其中凸显价值。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爱情发生之后,就是一场修行,《北爱》用剧中人决绝般的勇敢,反复敲打提醒观众:为这两人一生一世,你是否下定决心?

  要婚娶的看这部电影,可以想想选择爱情还是大米,到底是否意志坚定;拥抱现实没啥不对,选择完了爱情却叨咕后悔一辈子,才更烦人。已婚的看一看,念念紧箍咒,把结婚证当一份儿合同书,算一下出轨的成本,掂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纠结在柴米油盐里日渐老去的老夫老妻,也可看一看,你所经历的并不比别人丰富,唯一珍贵之处在于,甭管好赖,它已是你此生所有。抱歉,我用如此不温暖的语言描述两人关系:因为爱情仰仗想象,婚姻只靠珍惜。

  人一辈子其实都在和上帝做交易,和自己赌运气。幸福如果是主观的,那么也挺简单,就是相信你交换到手的是你想要的。放弃财富,得到真心;放弃欲望、得到忠诚;放弃执着,得到安心——弱水三千,你取不取一瓢饮,都只那么大的肠胃。得失权衡,全在个人好恶,并坚信选择之正确,而这可能才是“用爱情打败现实”的全部秘籍。

  影片中,我最感动的部分,还真不是五段爱情中的任何一段,而是斯琴高娃扮演的角色濒死前的脆弱,这可能是我们内心里渴望情感的原因。人赤条条孤独而来,赤条条孑然而去,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它最大程度从形式和内容上消减我们的孤独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

  所以,看完这样的电影,难免会琢磨“爱是什么?”想到的,还是《圣经》上那句喜欢但还做不到的话:Love suffers long and is kind。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顿河/文

(责编: Zane)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