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奥斯卡宣传海报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奥斯卡提名和颁奖前后,都会有冷门、热门的说法。事先存在于公众和影评人心中的大热门一旦无缘提名或者最终捧奖,就会被认为是爆冷;而之前不被看好的入围和获奖者也会被视为和冷门等同意义的黑马。这不过是公众的判断,在奥斯卡评委眼里,几乎没有冷热之分。奥斯卡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评委们有自己的价值天秤,我们所谓的冷热不过是他们对各个候选者所做的价值取舍罢了。
勇于“认错”的奥斯卡
对奥斯卡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奥斯卡宣扬的游戏规则是商业与艺术并重。因为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电影工厂”好莱坞做依托,奥斯卡的确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是遵从这一个游戏规则的。但毕竟奥斯卡的评选不是电脑阅卷,况且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此偏差和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奥斯卡有个优点,那就是勇于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被它忽视的影片和电影人,很多时候会得到补偿。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已经证实了这点,接下来的颁奖礼上,很有可能也会继续改正“错误”。奥斯卡所犯的错误实在太多了,不可能在一年内做个彻底的补偿。况且一次补偿完,也就等于又犯了一个覆盖面更广的错误。奥斯卡总是在挑选最为合适的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今年它很有可能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奖上偿还自己欠下的债。
2001年的国际影坛上,尼科尔.基德曼主演的《红磨坊》引起了很大轰动,它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并成为大热门。不过奥斯卡评委显然从来就没有把歌舞片当回事,自1968年的《孤雏泪》(Oliver)以来,30多年里从没有一部歌舞片再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红磨坊》当然不入这些评委的法眼,但去年的歌舞片《芝加哥》再度震惊世界影坛的事实,让奥斯卡对自己30多年来的墨守陈规产生了怀疑。很多人看好《芝加哥》会成为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其实就是猜测奥斯卡的评委会为自己当初忽视歌舞片做补偿。去年随同《红磨坊》被忽视的还有女主角尼科尔.基德曼,这个之前多被视为靠丈夫汤姆.克鲁斯出名,经常上八卦报章头条的女明星,虽然表演上的确取得了个人演艺的突破,当奥斯卡同样没有给予她相应的奖励。没想到今年她再次以《时时刻刻》的女作家形象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实力派而非花瓶,奥斯卡评委想再次拒绝她,显然要做更多考虑。
在最佳导演提名中,我们发现了奥斯卡借机“认错”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将最佳导演奖颁给《纽约黑帮》导演马丁.斯科西斯。1991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评委们选择了执导《与狼共舞》的凯文.科斯特纳为颁奖对象,而舍弃了同样出色的《盗亦有盗》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尽管没有人当即跳出来指责这有失公允,但美国电影界教父级人物马丁.斯科西斯,完全有资格拿回一座小金人。而《芝加哥》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13项提名,《纽约黑帮》获得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10项提名,《时时刻刻》获得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9项提名,让所有这一切猜测更显得理由充分。我们现在在谈论谁将是本届奥斯卡的大热门,也许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又会发现除了冷门,其实冷与热早已经在奥斯卡的掌股之间,只不过是遵从另一种游戏规则的结果。
人工“催产”怪胎难免
从今年的提名名单我们不难发现,最佳影片候选这中,竟然没有上半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这5部影片都是在去年11月份和12份开始在美国上映,莫非在此之前的10个月里竟然没有一部电影值得列入提名名单?
按照美国电影圈惯例,很多为了冲击奥斯卡的影片都会选在圣诞档期上映。但如此就将选片范围局限于这短短两个月上映的影片中,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而从这其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出,奥斯卡的视线其实已经被某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挡住,偏见也就不可避免。至于单部影片的入围是否合理,相信已经不需要我们逐一讨论。而为了能够迎合奥斯卡评委的口味,电影公司不仅刻意调整上映日期,还会花费人力物力为得奖修改作品。《纽约黑帮》就在上映之前传出为奥斯卡而做修改的消息。如此人工“催产”的作品难免会有“怪胎”。如此的曲意逢迎也难免有观众不喜欢———他们要的是评委高兴。
察言观色丧失立场
我们在上面曾提到奥斯卡“知错就改”的优点,其实奥斯卡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对观众和媒体的反应察言观色,结果丧失了自己的立场。这一点从各大电影公司为奥斯卡做的宣传攻势能够屡屡奏效上便可见一斑。
在奥斯卡提名公布之前,一些公司为了避免自己公司有多个演员甚至多部影片入围造成撞车事件,早早开始诱导媒体对自己的电影做不同分量的报道。为了避免自己人在同一个奖项中竞争,也开始有目的地在宣传时将他们的主配角身份确定。像今年米拉麦克斯公司将《芝加哥》中的凯瑟琳.泽塔-琼斯、《时时刻刻》里的朱丽安.摩尔变成了女配角,很大程度上就是宣传策略的成功。在提名公布前后,电影公司尽力影响着奥斯卡的视听,而奥斯卡也真的会上他们的当。适当增加已入围或者有望入围影片的上映戏院数,除了能够借奥斯卡提升票房成绩之外,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逐步扩大影片的影响和口碑。
在美国,像米拉麦克斯、20世纪福克斯这样的电影公司,已经被视为是得奖专业户。这样看来,奥斯卡不仅不够神,甚至有些老眼昏花。以这样的眼神去鉴别是非,仅是入围名单中已经可以想见一定是鱼龙混杂了。
结语
仅仅根据奥斯卡的提名名单去预测得奖者,去评论候选者是否名副其实,会被奥斯卡的华丽外衣迷惑。仔细看清入围者的真相和他们使用的手段,才能更好地看清奥斯卡的真面目。不清楚欧洲人到底怎样看待奥斯卡,就个人而言,我觉得奥斯卡在国内很多人的心中被神化了。奥斯卡已是世界上最高电影成就的象征。甚至我们在称呼其他国家的一些电影奖时,会不自觉地冠之以“某某国家的奥斯卡”之称。有好莱坞的极具侵略性的影视作品开路,奥斯卡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不能神化它。因为揭下面具,我们会发现它一样有丑陋的一面。奥斯卡只有一个,它在美国。(本版撰文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