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敏
一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出狱”之后的刘晓庆保持了作为话题中心的必要热度。只不过这种热度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从主动到被动的转变。对于刘晓庆而言,是无奈;对于读者来说,则是理所当然———不管你愿不愿意,大众就是要把你摆上娱乐的舞台。
从刘晓庆出来之后的片言只语中,可以看出她对自己以前的为人处世多有反省。比如她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坦承自己以前那句不经意的玩笑话“亿万富姐”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跟四川媒体交恶,一句“永不回川”让她受到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可以这么说,在刘晓庆身上,老妪聊发少年狂的事举不胜举。
“进去———出来”显然令刘晓庆对个体的在世有更清醒的认识、更恰当的定位。虽然身为“难上加难”的名女人,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逾越道德、法律之上,世事人情,包括和媒体的关系,也不是真的就可以视如粪土的。所以,出来之后的刘晓庆,悔过、亲切、敬业、忍耐、老实、勤奋、低调、委屈、柔弱,诸如此类,展现的尽是温情、柔顺的一面。有时候我们会想,假如刘晓庆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形象,那对于观众、对于媒体而言,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庆幸的事体。这绝对和是否有悖女权主义无关,女权主义的要旨,更多的在于主张女性的自强自立,而不是张牙舞爪,蔑视规则。
“出来”之后的刘晓庆一举一动都成为热点新闻,这未必是她的本意。只是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刘晓庆制造的层出不穷的新闻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娱乐符号,在读者眼里形成了“娱乐惯性”,欲罢不能。这对于刘晓庆来说,倒未必是一件坏事,起码有利于更自觉、更投入地修身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那当然不能作什么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