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央视歌手大赛的忠实观众,吸引我的更多是综合素质的考试部分,每个选手两道题,一是文学类,一是音乐类。我算是有中文本科加影视硕士的底子,但每年看比赛都还有答不出来的题,看大赛更是一种补课,至于音乐类的题目,对于我这个乐盲型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那就完全是一种音乐常识普及了。可那些站在舞台的选手没有我这样轻松,所以每年这个大赛总会出几个类似于“关公战秦琼”的笑话,几年前媒体还拿着这些笑话猛炒,似乎把青年歌手一棍子打进了没文化的深渊,真是比窦娥还冤。
今年大赛有一项改革,就是邀请了北京大学等高校选手参赛,我认为很好,因为青年歌手嘛,总不能让那些在歌舞厅混到不惑之年的歌手们“在老黄瓜上刷绿漆”。还有一个好就是,这些高等学府的孩子们一定会把歌手文化素质的考核的成绩上个台阶,毕竟也是刚经历过恐怖的高考而且正浸泡的文化的象牙塔里,可事实并非如此,北京大学有个孩子就把傣族的“凤尾竹”说成了苗族的,在那晚拿到文化素质满分的,却是几位满口冒着歌舞厅味道“谢谢”的市井青年。
其实,任何比赛都是赌博,回顾央视歌手大赛,每年的一等奖未必是当年最红的歌手,更谈不上是现在的常青树,毛阿敏当年不过是第三名,而那英好象也没参加过这个大赛,说到现在杨坤、沙宝亮,也没和这个比赛沾过边,只有彭丽媛当年是一等奖根正苗红地走到了今天。可想想也不对,论民族唱法歌手,如今的大众最爱的还是宋祖英,圈子里常把她称为小宋,其实她实际年龄也不比彭丽媛小多少,据传也就两岁之差而已,但小宋就显得年轻有活力,可能是心态使然。
心态对于歌手大赛又很重要。今年增加了海外华人参赛,有个叫倚天龙的孩子比赛时都跑了音但评委们却没有给他太低的分,评委们说这孩子很放松不象在比赛。我也觉得评委们说得对。回想连续8天的比赛,歌手们几乎都是绷着神经在唱歌,哪怕是轻松的歌也把观众看得不轻松,没有走进歌的情感世界中去。到这时,我就换台。正好那几天央视音乐频道正放韦伯音乐剧经典音乐会,那给我的感受真是天壤之别,韦伯群星们真是把音乐融进了血液中,举手投足都散发出对音乐、对歌唱的理解,那眼神深邃而透彻地直逼情感。
还有一晚,我还是从歌手大赛换到了音乐频道,正播着宋祖英在维也纳唱《孟姜女》,也把我感动了。的确,小宋的嗓音条件比不上张也和彭丽媛,但她太会用情投入来唱歌,一曲《孟姜女》真是唱出了画面、唱出了激情。小宋能让全国人民喜爱,不仅靠的是俏媚的外表,靠的还是会用情唱歌,用情也弥补了她自身的不足,更让她在时间的比赛舞台上最终赢得了胜利。 《欢乐城市周刊》2004年4月23日D11版非娱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