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贾樟柯官方网站专题 >正文

评论:像贾樟柯的任何一部电影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4:03 南方都市报

  作为贾樟柯的首部公映作品,《世界》引起广泛关注。4月8日公映之后,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影片本身,媒体网站上在大面积讨论:《世界》究竟描述了哪一群人?《世界》究竟是不是一部贾樟柯的电影?以及贾樟柯究竟是在为谁拍电影,如此种种,是我们看电影的困惑所在,是我们组织这次“特评”的初衷所在。《世界》或许不够好,但它值得关注,值得你在电影院看一次。 ——编者

  影影曰曰  郭江涛专栏

  “我始终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里/在风声与钟声中我等待那道光/在直到中午才醒来的那个早晨/最后的树叶做作梦般地悬着/大量的树叶进入了冬天/树叶从四面把树围拢/树,从倾斜的城市边缘集中了四季的风……”(多多《我始终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里》)。

  是的,《世界》将我带到城市的边缘,那里不仅仅有四季的风,还有四季的人——写实的电影没有想像中的诗情画意,但诗歌的背后谁说就一定是田园的美景在烘托情感。《世界》里充斥着大量生活的细节,你可以觉得它像贾樟柯之前的任何一部电影,在乡土的世界兜兜转转,即便是到了城市,还坚持乡音无改;即便是入乡随俗,可骨子里还有故乡泥土的顽强。

  也有人洋洋洒洒,宏论从地下走到地上的史诗意义,但对我来说,地下与地上都是人为界定的意义,看起来非常合理,其实全可以当作谬论。

  《世界》让我想起《盲井》,我差点以为他们是同题作文,当生命面对死亡的终极意义的时候,《世界》里的台词是:“中国就是人多。”而《盲井》的台词是:“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一种意思,两种说法,是惊异于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还是惊异于一种质朴的民间思维的不谋而合?

  再去回应所谓的“地下与地上”论,你是否还能够因为《盲井》在地下,而《世界》在地上,而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因此而多彩多姿呢?当《世界》里的人造景观一而再、再而三地显现;歌舞升平的背后,一点点生活的摩擦,一点点在坚硬土地的呼吸被这“地上”的银幕放大,无遮掩地进入视线,我们究竟是去惊异于这样的真实,还是平常地去接受这样的真实?《世界》确实是在用此起彼伏的细节不断提问。电影《谁知赤子心》中最动人的一幕是电影结尾播放演员名单的时候,剧中的演员名字一一出现以后,银幕右下角是个大大的“YOU”,观众即是参与者的良苦用心我觉得同样适合出现在《世界》的最后,结束的仅仅是播放的状态,而不是光影的消失。

  就像赵小桃与成太生在黑暗中的一声呢喃呼应赵小桃在化装间的奔走相告,黑夜与白天,地下与地上,它们共同构筑了同一个世界——与光,与梦,与风,与树,拨开四季显露现实。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