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娱论
今日主持蒋慧明
从去年11月份开始,“郭德纲”这三个字可谓占尽了风头,短短几个月内,全国各地的大小媒体争相报道,加上网络传播的迅捷,一时间,人人争说郭德纲,他和“德云社”
在北京南城的演出更是火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如今,已经加盟中国铁路文工团的郭德纲开始随团进行全国巡演,广州、上海等城市的观众们很快就能亲眼目睹这位“传说”中的风云人物,见识这位自诩为“非著名相声演员”的相声演员的舞台风采了。下月23日,郭德纲将会亮相广州!
如果说郭氏的“横空出世”是将屡遭争议的相声又一次隆重地推进了公众视野,这倒是颇令人欣慰的,因为这说明相声并没有死,褒也好,贬也罢,至少大家对它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可是,看看各类传媒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却发现内容鲜有真正的跟相声有关。什么派系、宿怨啦,炮轰、打压啦,总之,在普通观众的印象里,相声界俨然就是一个充满恩怨情仇的险恶江湖。什么“大师”、“勇士”啦,“拯救”、“回归”啦,继“造神”式的热潮之后,又有媒体开始深挖揭短,种种耸人听闻的标题背后,却极少涉及关乎相声艺术本身的诚恳而理性的分析与评议。
至于大量“钢丝”对他的拥趸与追捧,其中难免包含了太多的感情倾向,有些甚至走向偏激和偏执;而接踵而至的官司、口水战,包括所谓“只有中国相声界不支持我”的言论,孰是孰非,大概唯有时间才是最好的证明。据我所知,对郭氏在艺术上的勤奋和坚持,业内人士普遍都是肯定的;他的表演也不错,当然也绝没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他以个体经营的方式探索相声演出市场的多种途经,也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
不想再对“郭德纲现象”中的诸多细节问题说三道四,而这一现象所引发的争论,却值得我们对当下相声艺术的现实处境及未来的发展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作为拥有一百余年历史的相声艺术,自诞生之初,便以通俗易懂、贴近现实,道世间万象、言百姓心声的特点,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它起落沉浮却仍方兴未艾。总有人将其与“文革”后的红火热闹盛极一时相对比,因而得出相声衰退没落或不景气的结论;抑或将相声不逗乐的原因归罪于电视媒体的扼杀等等。事实上,相声自身发展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其间,既有传承扬弃的必然,亦有探索改革的迷惘;既有内部环境的更替,亦有外部条件的变化,种种因素决定了相声的今天和未来都跟它往昔的面目不可能同日而语。
当下相声艺术的现实处境,是社会生活的日趋丰富、娱乐方式的层出不穷、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以及观众层次的不断提高,相声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又保持传统魅力,作品贴近生活实际,演员自觉提升个人素质,才有可能赢得更多观众的由衷喜爱。不容回避,今日之相声仍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以笔者之亲历所见,起码,有相当数量的相声从业者在为这一事业勉力而行,实践着,努力着,积累着,只是不曾得到媒体更广泛的关注和宣传。和戏曲一样,一名优秀相声演员的培养塑造需要一个相当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要想创作出一段既令人捧腹又回味悠长的好相声也非易事。
相声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历经几代艺人精心打造出的表演技巧与美学风范。长期以来,由于相声承载了民众过高的期望值,过于强调了其针砭时弊的讽刺功能,而忽略了它令人愉悦、解颐舒心的娱乐功能,淡忘了其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自然品格,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有关相声之现状的争论总是不绝于耳。因此,当郭德纲犹如异军突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才有了“现象”一说。
透过此番异常闹猛的“现象”,还有一层启示亦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在当下整个文艺演出市场渐趋多元化、规模化和体制化的前提下,相声演出也亟待进行有专业的营销策略、缜密的市场分析、上乘的艺术质量和合理的价格定位的市场化运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传播作用,增大普及宣传的力度,使其真正深入人心。
郭德纲的努力和功力自然值得称道,但过多偏离相声本质的追捧与炒作对他及相声艺术来说恐怕并无益处。但愿,“郭德纲”这三个字,仅仅只是作为活跃在舞台上的一位有前途的相声演员的名字被我们记住,而不是成天滚动在人们舌尖上喋喋不休的热门话题。
■本报特约娱乐评论员蒋慧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理论硕士)
本版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联系转载、摘编者请致电(或发传真):020-87366515或发电子邮件至jackymail@vip.sina.com。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226,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新浪网娱乐频道获授权独家转载本栏目文字,网络版地址:ent.sina.com.cn/f/yldsb/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