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上海越剧院北京演出周专题 >正文

评论:越剧依旧妖娆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16:37 新浪娱乐

  近一阵子,越剧诞生一百年的活动搞得热闹非凡,从纪念演出到大型晚会,一浪高过一浪。演员们亟亟营营,戏迷们喜气洋洋,剧场中纷纷攘攘,论坛上众口交评,那种上下一心,如沐春风的欢乐,在当今戏曲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显得犹为耀眼和夺目。在中国,一百向来是个完满的数字,举凡“百年老店”、“百岁老人”之类,无不自豪着一种洞明世事、谙练人生的态度。一个剧种,走过了一百年的岁月,自然应该是“绿树成荫子满枝”,进入一个老练成熟的境界了,然而越剧在我的心中,却还始终保持着那份“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
头二月初”的青春和妖娆。

  越剧的演员们总是那样年轻——在中国的各种戏曲剧种中,越剧大概是新人最多最年轻也最漂亮的一个剧种——娇羞无限的花旦、深情款款的小生,配上清浅淡雅的装束、写意柔和的背景,看上去正象古人的淡彩仕女画一般惬意悦目,令人流连。即使是走过了七十年岁月的老艺术家们,眼中的流波,嘴边的笑纹也还勾起人们对昔日美丽的无限回忆。谁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越剧之美,岂不也是如此?越剧之美,向来美在声色,美在那份看得见,想不到,由感官直至心意的气质,美在那份挥不去,始终在的青春活泼。

  越剧舞台上的故事还是那样缠绵,浏览此次晋京的剧目,水袖翩跹,珠喉婉转,唱不完的依然是生生世世,爱恨痴嗔;淡淡然,施施然,写尽人生的苦乐况味、心里的曲曲折折。近年来似乎很有些人不满意越剧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又不喜欢她的家长里短,琐碎平凡,指出越剧以表现家庭伦理、爱情、人情为主要方向,不能承载历史人文之重,大谈越剧应该开拓文化品格、深挖人性高度。但事实上越剧既有《红楼》、《梁祝》这样的情感精品,也不乏《祥林嫂》、《北地王》这样具有人性关怀和家国责任感的名剧。其实越剧的特点是以江南文人和女性的视角审视历史和人生的,细腻而不简单,深刻而不宏大,善于从心理上把握剧情,从普通、日常、细小的生活中体现人、尤其是弱者的人生状态和历史大转变中的沉浮。其切入的角度小,但很深,表现的场面不大,但很精。正如江南著名的文豪鲁迅、柔石们的作品一般,在江南的杏花烟雨中冷眼看人世间的尔虞我诈杀人不见血,又如张爱玲王安忆们的小说,在上海幽深迷离的灯彩里发出人生的悲凉之叹。其描绘的人生很现实,其表达的心情却始终不脱文人或女人的浪漫。越剧的佳作都不喊口号,但看完了自有她的理念在其中,弥漫于我们的心灵。

  越剧与昆曲一样,生长在长江三角洲亚文化环境中。自然环境的优美秀丽和经济环境的富裕舒适,使江南文化天然的带有一种追求安逸,注重享受世俗生活细节的特点,即使是素怀天下之志的文人,也都具有洵洵儒雅的风度,他们的人文关怀,往往借助一些细小的事情,普通的人物而体现。与帝京中政治关切浓重的风气不同,江南文化更关注普通人在历史行进中的沉浮和世俗风气的转移,故而戏曲中不象京剧那样拥有众多的历史剧,表现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瞬间。比如昆曲《桃花扇》,把世事兴亡的慨叹系于秦淮河边痴男怨女们的离合,而不是干脆编一本《南明兴衰》。 难道我们竟因此而指责《桃花扇》没有文化品格和人性高度,没有历史的眼光吗?

  自然,越剧与昆曲不同,她不象昆曲那样具有文人的悲悯情结,感时伤世,而是更多地带有平民心态,反映具有生活化气息的题材,反映时光流转里人生的起落。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平民心态,使她的作品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充满着向上和进取的精神,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同,使她的受众从一开始就不局限在某一小众的范围。越剧对人性的开掘也许更通俗,但绝不意味着朴素无文,大家看《红楼梦》、《祥林嫂》、《家》、《李娃传》,哪一部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优雅的气质?越剧的戏词,固然不如昆曲之雅驯深致,但文雅而绝不艰深,更为人所喜闻乐见,容易叫人口诵心记。试想今日,有多少人能唱出《牡丹亭·游园》,又有多少人会唱《红楼梦·葬花》呢?

  如此天然,何必矫饰,如此细腻多情,又何必自命清高?故作深沉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单纯坦荡倒见得温柔敦厚。在我看来,走过一百年的越剧,最难得就是这份青春的心情,我只愿她活力不衰、红颜永驻。

  由此又想起了越剧市场开发的问题。近些年来越剧对城市市场倾注了很大的关注,瞄准了城市中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情有独钟的人群,效果也很不错。前年的四位老艺术家纪念专场,去年的上越五十周年纪念演出系列和正在进行的百年越剧纪念系列,都搞得风生水起,剧场外人头济济一票难求,剧场里掌声歌声彼此交响,正是近年来极少见到的热烈场面。每见此景,我作为一个越剧迷就不免感动,欣喜于这个剧种的后继有望。

  而更令我感动的是民间乡村的越剧演出也呈日益兴旺之势,这在现在的戏曲界可着实是相当少见的了。由此我也想提醒城市里的国家专业院团,任何产品的市场都有高中低端的不同细分,任何生产者都不应该只把目光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越剧天生的平民气质使她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基础,利用这一优势跑码头、走乡村,把已有的市场扩大化,正是京昆等剧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机会,切不可轻易放弃。

  当然,城市市场也还要更加着意经营,尤须分析本剧种和兄弟剧种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才能师出有名,事半功倍。比如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中小学应该是越剧更广阔的后备市场。准备一些短小有趣、优美动人的小戏到那里去演出,既能以越剧青春靓丽的特色吸引眼球,又能以她缠绵柔美的曲调和通俗优雅的戏词打动少年人的心灵,比之昆曲的高深聱牙、京剧的炽烈喧闹自然是更易收效。而相对文学优势明显的昆曲、动作表现力更强的京剧,在大学中吸引爱好者的可能就反而少了。更何况大学时代的青年兴趣和审美观基本形成,要想改变只有更为艰难,更遑论如今纷至沓来、令人目不遐接的众多文化娱乐选择本身也在争夺着这块肥肉?又比如戏曲与旅游的关联过于淡薄,在如今甚嚣尘上的“深度游”、“民俗游”、“文化游”中戏曲始终是芳踪渺然。事实上,戏曲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的活体,不是正活泼着的民间娱乐形式?开发旅游项目,将越剧中精致、生动、优美的小戏如《十八相送》、《盘夫》、《访妻算命》等折子加以介绍和推广,难道不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作为上海文化名片的越剧,为什么在展示上海这座既乏自然旅游资源、亦不富深厚人文旅游资源的城市时不展现一下自己?昆山地区常年邀苏州昆曲团在当地演出,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特色,年轻演员也因此获得锻炼,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借镜?杭州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风景胜地,为什么不能在旅游节目中让越剧为她的湖山增色?据说黄龙地区有个私营剧团,坚持在公园中演出,使当地旅游十分兴旺,但当地的国家剧团却为何放不下这个架子?金陵六朝旧地,又为何不能以越剧为招徕,重现当年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风月正浓?设想春风和煦之日,游者小坐茶亭,听一曲越音,赏无边风光,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样的景象,与徜徉塞纳河边,喝拿铁咖啡,听教堂钟声,又有哪有点逊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