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2006香港小姐专题 >正文

评论:香港小姐未老先衰 没有美色就没有香港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7:34 新世纪周刊

  美丽已随香消散

    本刊记者/胡凌竹

  香港什么最“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几乎所有的香港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香港小姐。然而当2006年的港姐选举拉下帷幕时,平淡无奇的结果和前期大规模的广告宣
传形成了鲜明对比,关于港姐冠军的隆胸绯闻以及当选内幕似乎比比赛结果本身更让人感兴趣。事实上,当1990年袁咏仪捧走最后一个没有争议的港姐桂冠后,香港小姐便逐渐失去了“香”味。

  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电视机开始普及,文化娱乐逐步从电影院走向大众家庭。1973年无线电视台推出的“香港小姐”电视选美竞赛,无疑是那个年代最为抢眼的新鲜事物,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虽然提出“美貌和智慧并重”的口号以迎合传统道德标准,但其中的泳装环节仍然无法被社会接受。经历过大陆文化冲击、西方嬉皮运动、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香港人开始追求传统文化的回归,妇女在大庭广众下暴露身体被视为有伤风化的事情。虽有第一任港姐冠军孙咏恩带头突破传统禁锢,但敢吃螃蟹的女子还是寥寥无几。

  1984年,香港房产市场热潮开始回升,经济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整个社会经历了十年传统和创新的磨合,公众接受娱乐的尺度一点点放宽。女性就业率提高,思想也进一步开放。此时,娱乐开始真正凸现取乐大众的特点,香港小姐选出的美女再无必要为女性树立典范,首要是外表出众,让观众赏心悦目,吸引更多的眼球,创造经济效益。而香港电影、电视业空前繁荣,演艺人员进入新旧交替的时代,香港小姐的参赛选手几乎统统走上演艺道路。同时,竞赛本身经过十年间积累的人气和影响力,也让大量的广告赞助商投入其中。丰富的奖品回报和一夜成名的灰姑娘童话,使得香港女性对选美充满憧憬。报名人数逐渐增多,选手素质也普遍提升,在较大的选择范围内,有众望所归的美女冠军出现也就相对容易。香港小姐选举一度成为全港岛的盛事,每到选美决赛之夜,一家大小齐聚电视机前收看直播节目已成为香港人的传统,其合家欢程度并不亚于内地的春节联欢晚会。而后,随着香港“亚洲经济四小龙”位置的奠定,香港小姐冠军人选更加富有时代感、都市味,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骄人的娱乐圈红星地位。如1988年冠军李嘉欣、1989年冠军陈法蓉、1990年冠军袁咏仪等,至今仍是抢手的影视女星。

  1991年,香港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在摆脱经济狂热后形成泡沫。1998年到2003年,房屋市场狂跌,拖累整体经济,失业人数剧增,生活压力日渐增加的香港人,开始无法全心投入到娱乐之中。香港小姐的选举并不能让大多数的人解决失业和饥饱问题,加上1992年选美连续两年几乎搁浅,选美盛事由此陷入平淡。

  传媒界也受到了经济下滑的影响,竞争激烈,报刊杂志开始利用发达的资讯手段来揭露明星隐私招徕读者,作为大众谈资的香港小姐自然不能幸免;电视台也逐渐让作为高贵主角的港姐们变成美丽道具,被制作单位任意摆布,司仪的现场刁难和为吸引收视率的残忍淘汰方式让港姐们完全失去自尊。同时,各路电视台纷纷打出选美的旗号,分散了部分选手资源。因此,报名参选香港小姐的人数和素质都逐渐下降,加之背后操控、选手明争暗斗的事件反复出现,香港小姐的选举逐渐由盛宴转变为闹剧,缺乏公信度和没有美丽可言的选美比赛,自然让观众失去兴趣。

  直至2004年,香港经济开始回升,娱乐市场随之回温。可经过了十几年的风吹雨打,香港小姐的香味早已消失殆尽,再也无力回天。

  文章摘要:香港小姐的选美绝不仅因为“美色”,它更是特定社会形态下的政治筹码与文化符号

  原来是个“美人计”

    本刊记者/胡凌竹

  对于美色的追逐,是人类的本能。但无论是1946年还是1973年的香港,之所以打出“香港小姐”这张牌,都绝不仅仅因为“美色”。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宫廷后妃的选拔、民间娼妓的评比,到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花国选举”和“海上名媛大竞赛”,选美主角可以是社会金字塔尖端的贵妇,也可以是最低下的青楼女。这些选美活动目的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成为某个社会形态下的政治筹码或利益图解符号。“香港小姐”的选举亦然。与“港姐”诞生史相关的两个年份--1946年与1973年,都是香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上的关键年。

  奢靡代码

  “香港小姐”这一称号的首次出现,是在1946年6月23日,这也是香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选美活动,地点在著名的香港丽池花园夜总会。二战刚刚结束,被日军施行金融掠夺和贸易垄断长达3年多的香港,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此时出现的“香港小姐”选美,为沉闷的香港社会带来一道不太合时宜的风景,虽然普通民众兴趣不大,却是社会名流们追逐纸醉金迷的一个奢靡符号。因此选美程序简单,只要求参赛者身着泳装展示一下仪态,由几位所谓的“评委”决定名次。

  来自广州贫困小户人家的香港酒店女招待李兰,最终从11位佳丽中脱颖而出,摘得香港历史上第一个港姐桂冠。这个23岁的少女一夜成名,从此踏入演艺圈并出演了多部电影,曾是著名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第一位女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这一选美活动的背景涉黑。明面上的主办单位是香港中华业余泳团和英国空军俱乐部,实际幕后主办者是香港商界大亨李裁法。此人乃青帮中人,是当年香港黑白两道赫赫有名的人物,有“香港杜月笙”、“夜总会皇帝”之称。抗战期间他曾秘密服务于戴笠手下,杜月笙到香港后,也是杜在港势力的重要一支。

  多元化符号

  由于社会政治及经济原因,“香港小姐”选美不定期地由不固定单位举办。1973年,香港东方选美会主办了第11届,这届冠军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娱乐明星狄波拉。同年香港首次派人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亚洲小姐”评选,狄波拉成为第一位参选“亚洲小姐”的港姐。

  1973年的香港正处于由工业化向经济多元化转变的社会转型期,电影公司与电视台的崛起,使香港娱乐业突飞猛进。于是这一年香港出现了两位“香港小姐”,除狄波拉外还有一个孙泳恩。她是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台)选出的第一位香港小姐,开创了“无线港姐”时代--此后每年固定由无线电视台主办“香港小姐”评选。

  “无线港姐”较之以前的选美有更为系统的评选标准与规则。它以世界最具规模的美国“环球小姐竞选”和英国“世界小姐竞选”为蓝本,必须经过报名、资格审查和筛选3个步骤,由社会名流和艺术界名人担任各级评审,最后根据总分确定名次。并且根据无线与上述两大选美机构的签约,在其中选出香港代表,前往参加这两项著名的国际性选美盛事。无线港姐因此肩负“前往海外,宣扬香港”的责任,深获香港民众的支持。

    一种小姐 四种命运

    特约记者/许敏

  选美,是女人们常做的“麻雀变凤凰”之梦。

  香港小姐的桂冠一旦触额,其命运的起承转合也由此开始。

  历届佳丽有的踏入演艺圈成为大明星;有的嫁入豪门富家当上贵妇;也有的淡泊名利泯然众生,或相夫教子,或另外成就一番事业。一朝选美终生改写,34年来,香港小姐每年都在上演这样的传奇故事。

  明星

  港姐出身的明星中,以1983年的亚军张曼玉最出色。1984年张曼玉被大名鼎鼎的邵氏公司相中而步入大银幕,5年间出演了近30部影片,产量惊人,演技也逐渐褪去青涩。1989年她凭借影片《不脱袜的人》和《人在纽约》,成为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双料影后,从此开启了“获奖专业户”之路,至今共获得14个最佳女主角奖项,其中包括3个国际影后。1992年的《阮玲玉》使她成为第一位扬威国际电影节的华人女演员。从“阮玲玉”到“青蛇”,从“金镶玉”到“宋庆龄”,从“李翘”到“苏丽珍”,张曼玉在中国电影史上占得一席辉煌之地。

  1990年的冠军袁咏仪是又一位影后港姐。这位大眼美女进入“无线”之初,因为不听话和不修边幅而遭冷冻,踏足大银幕后却快速上位,1992年即凭《亚飞与亚基》获得金像奖最佳新人奖。1995年,她顶替张曼玉在尔冬升电影《新不了情》中,成功塑造了骨癌少女阿敏一角,夺得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和首届中国珠海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翌年又凭借陈可辛作品《金枝玉叶》中的男装出演,蝉联金像奖影后宝座,奠定了实力派女星地位。目前,与张智霖感情稳定的袁美女正挺着大肚子拍摄尔东升的《门徒》,享受事业生活双丰收的满足。

  历届港姐的落选佳丽中,也不乏日后大红大紫之辈,如:首届无线港姐的第四名赵雅芝,成为第一位走红影视圈的落第港姐,至今活跃在屏幕上;“永远的蓉儿”、曾在影坛红极一时的短命佳人翁美玲,也在1982年的港姐竞选中无缘三甲;有“最美艳的港姐”之称的钟楚红,在1979年港姐竞选中其实连前15名都没入,却并不妨碍她很快成为新一代影坛性感女星,人称“红姑”,一度与张曼玉齐名;1987年港姐热门人选邱淑贞,因被爆曾整容而中途退出竞选,在恋人、鬼才导演王晶的力捧下,成为香港影坛风光一时的“性感女神”。

  贵妇

  由港姐身份变成豪门贵妇的大有人在,但最出名的还是当年名震一时的朱玲玲。1977年,缅甸华侨后代朱玲玲登上港姐冠军宝座,选美决赛的当天晚上,香港著名的霍氏家族大公子霍震霆就对她展开热烈追求。9个月后霍震霆成功抱得美人归。这位港姐历史上第一位嫁入豪门的美女,婚后生有三子,变身热衷慈善事业的上流贵妇,成为港岛美谈。2001年媒体爆出朱玲玲搬离霍家大宅,轰动一时的“灰姑娘”终成“豪门弃妇”。

  第二个步入豪门的港姐是1986年创纪录连中三元的吴婉芳,事业失意情场得意的吴婉芳嫁给了香港商界巨子、胡关李罗律师行创办人之一胡宝星的儿子胡家骅。嫁入豪门的港姐中邱淑贞最为得意,丈夫是身家10亿的I.T时装集团主席沈嘉伟。婚后淡出影坛的邱美人助得老公一臂之力,不但身兼I.T的形象代言人,还常年陪老公到世界各地挑货。此外,最当红时急流勇退嫁给广告界富商朱家鼎的钟楚红、为台湾富商丈夫郑翔中远离娱乐圈的李美凤,都是港姐中幸福贵妇的代表。

  名流

  1975年的冠军张玛莉被称为“最具传奇色彩的港姐”,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流浪儿出身的她凭着自身的努力,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社会名流。

  张玛莉是中英混血儿,出生不久便被家庭抛弃,沦为街头流浪儿,9岁时被香港保良局收养才有了安身之处。自强不息的张玛莉从香港圣心学校商科毕业后,进入尼日利亚领事馆工作。23岁那年在同事的怂恿下报名参选港姐,不料一举夺冠。进入演艺界后,张玛莉仍没有间断学习,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在香港理工学院进修了两年的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后来淡出娱乐圈,她又开始学习绘画、摄影,并为一些报纸撰写专栏文章。

  1980年张玛莉嫁给了香港天文台的李忠琛博士,成为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嫂子。做好贤妻良母的同时,她开过画展、摄影展、出过书,并热衷社会公益事业。1988年被评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成为港姐历史上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1979年的港姐冠军郑文雅,也是一个传奇美女,据说曾是香港女子跳高的冠军得主,还学过戏剧、摄影、雕塑、舞蹈等。1987年应《花花公子》杂志香港分社之邀,她成为第一个拍摄全裸写真集的港姐,引起巨大轰动。1991年息影结婚后,郑文雅又凭借不懈努力,成为香港第一位华人职业高尔夫球手。

  1987年的冠军杨宝玲和1993年的冠军莫可欣同为焦点港姐,一个以一年中两次在国际大型选美赛中取得佳绩闻名,一个因相貌不佳引发争议。两者却都在商界闯出了一片天,成为身价不菲的女强人。

  平淡

  选择平淡人生的港姐分两种:一种是最初就远离名利场的。1986年冠军李美珊是历史上第一位硕士港姐,号称懂10国语言,她从没真正走进娱乐圈;1974年第二届港姐,前5名中无一涉足演艺工作,成为一个纪录;2001年5月,独得四元的千禧港姐刘慧蕴与亚军简佩坚、季军刘嘉慧,同声表示等港姐任期届满,便会退出娱乐圈,一时引发舆论高潮。

  还有一种是返璞归真。她们有的退出娱乐圈另创事业,但大多是选择嫁人生子,洗手做羹汤。其中有些嫁给了同行,如:1984年港姐高丽虹嫁给洪金宝、1985年港姐谢宁嫁给电影人岑建勋、1991年的硕士港姐郭蔼明嫁给刘青云、1992年港姐卢淑仪牵手李克勤。她们选择为爱退出舞台,甘做“男人背后的女人”。

 

  有一条底线叫无底线

    本刊记者/胡凌竹

  一直以来,香港小姐的评选在香港面临着各式各样的责问,30多年的港姐评选,底线问题像是个幽灵徘徊在香港的上空。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出名的效果,准港姐们不惜一切代价自爆低级绯闻花边争抢出镜率,开始是不断露点,现在甚至用“露丑”的方式来获得媒体注意。2004年参选香港小姐的杨施诗,在所有佳丽精心打扮掩饰自己身材不完美的情况下,却反其道而行之,有意露出自己的粗壮手臂和丰满肚腩,一下子在众多美女之中突围而出。

  这样的举动在第一届香港小姐选举时,是万万不被允许的。

  1973年的香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还限制在具备中国传统妇女“德颜工容”之上,提出“美丽与智慧并重”的标准,设定了前五名的奖项。参选港姐的选手们,大都高贵端庄,尽显淑女典范。第一届港姐冠军孙咏恩外貌不算出类拔萃,但成熟稳重的气质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几年之后,“德”高于“容”的传统观念逐渐放宽,开始取消第4名、第5名,增设“最上镜小姐”和“友谊小姐”等几个奖项。但那时选出的港姐,也都不属于艳光四射的美女,仿佛天生就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1984年,香港小姐评选逐渐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评委们不再避讳重视选手的外貌,选手们的穿着也越来越大胆,因而产生了一大批众望所归的美女冠军,如李嘉欣、张曼玉等。而1987年杨宝玲当选冠军后,在国际性选美中夺得第5名及“亚洲皇后”称号,刺激了香港人对国际选美赛事的野心,于是企图按照西方的标准推出一些有竞争力的美女,继续杨宝玲的辉煌。此时的香港小姐竞赛中,又增加了“国际亲善小姐”等与国际选美接轨的奖项。只可惜接下来的几届香港小姐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香港经济衰落和娱乐市场的低迷,比赛也随着袁咏仪和郭霭明两届冠军的美貌褪色一起走向了衰落。

  为了达到争取观众收视率的目的,无线电视台将香港小姐选美变成了花样百出的综艺晚会,报名选手的范围扩大到了海外。还增加了外景拍摄的项目,并增设“网上最夺目小姐”等奖项企图做到与时代接轨。在比赛现场,司仪发问开始向故意刁钻靠拢,采取现场淘汰的方式增加节目的可看性。但效果并不可观,在素质下降的港姐选举中,媒体只能靠挖空心思地炮制丑闻、增加话题来制造看点,香港小姐的“高贵”一说完全沦为笑话。一大批真正拥有美貌和智慧的香港女性也因此望而却步,不敢参赛。

  现在的港姐们,大多是想要不花太大功夫、靠着并不完美的长相、怀着以抢夺头版新闻为目的的心态前来参赛,闹出“不知孙中山是谁”的笑话也不足为奇了。

  当然,香港小姐评选毕竟是以电视选秀形式呈现的,无论怎样花样翻新,在视觉方面,它还是不敢冲破香港相关法律的底线的。

 

  没有美色,就没有香港

    特约记者/许敏

  有人说:“港姐选美是香港社会的年轮,凝结着香港人(或者说部分香港人)的幸福和记忆。”不论是当年热衷一时还是如今的兴味索然,“香港小姐”已经成为香港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

  这些美女用青春刻画了这个大都会流光溢彩的浮华气质,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和消费渠道。香港传媒界有句很著名的话: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钟楼,不是太平山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不是香港脚,而是香港小姐。34年来,“香港小姐”已然成为香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影响他们的审美及价值取向,验证香港社会的文化、观念发展和政治、经济的进步与转变。

  港姐与香港人

  香港出产美女是出了名的,虽然香港姑娘论样貌可能不及上海、苏杭或台湾。一家国际男性网站主办的“全球盛产美女十大城市”调查评选中,香港凭借“东方情调、引领时尚”连续三届入围,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入选城市。

  香港人爱美女,他们喜欢欣赏、品评甚至培养、发现和推广美女。从1973年首届无线港姐开始,每年香港都有数个选美赛事举办,至今共有近千名美女被出炉消费。其中尤以“香港小姐”最为历史悠久和有影响。30多年来港姐冠、亚、季军及最佳仪态奖、最受欢迎奖、最上镜奖、最佳女人味奖、最有魅力奖、最具时代奖、最具东方美女等奖项者就有150人左右。“美得石破天惊”的李嘉欣、风华绝代的张曼玉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美,是香港社会的大事件,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香港人生活骨血难分的一部分。一夜成名的风光无俩,使无数香港少女对“香港小姐”趋之若鹜,她们削足适履改头换面,不惜代价要挤上这条通往金光大道的独木桥。成为美色的狩猎者,也成为美色消费的猎物。

  对于其他香港民众而言,无论是1940年代战后萧条期的出现,还是1970年代经济发展期的升级,忙于糊口营生的空余,对娱乐的要求不高,“香港小姐”更多是一道隔岸观火的风景,一种奢靡生活的精神寄托。如今,信息爆炸、娱乐消费DIY、美色经济多元化,港姐选美于是成为鸡肋,成为某种集体回忆的方式。

  港姐与香港社会

  有人根据不同阶段港姐的风格变化,总结了各时期香港社会的某种特质--70年代的忠厚,80年代的浮华,90年代的刻薄和新世纪初的平庸。香港小姐的选举影响着香港社会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作为香港娱乐业最有历史和影响力的传媒活动,港姐选美和香港社会互相打上了时代烙印。经过了60年代的道德标准混乱,70年代的港姐选美提出“美貌与智慧并重”口号寻求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德”行先、“容”居其后为标准,以至于坊间流传港姐口诀:冠军是选老婆,亚军是选女朋友,季军是选小妹妹。老婆不用太漂亮,贤淑大方为先;女友则要俏丽可爱,风情万种;而小妹妹只需天真单纯,是文化不高的年青佳丽的最佳位置。相对地,这一时期的香港社会的大众审美也趋向于高贵端庄。

  80年代是港姐最辉煌的时代。随着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娱乐业也空前繁荣。香港社会的价值观念开始变得浮华。香港小姐的首要任务不再是为女性做表率,而是让人赏心悦目,吸引更多的眼球。进入90年代后,传媒恶性竞争,大众变得冷漠,港姐评选的成色和品质无可避免地走向平淡、平庸。

  港姐与香港经济文化

  香港小姐选美活动的诞生与兴盛,都与当时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沧桑变幻中,香港社会文化的基本面貌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动,其中尤以上世纪70年代为关键。这一时期香港浓厚的移民社会色彩逐渐淡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系列本地化特征的出现,包括具有鲜明香港特色的社会习俗风尚和本地文化的崛起。同时香港逐步完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民众生活走向丰裕、大众文化蓬勃发展、娱乐经济开始起飞。1973年,“香港小姐”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发展期。

  1973年的香港经济也遭遇了一次巨大波动,在石油危机冲击下,股票市场大泻。陷入困境的香港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变化。经济刚起步,市民生活水平不高,女性普遍从事的工作也属中下层,“香港小姐”的诞生对于娱乐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处境的改善都有积极作用。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港姐的辉煌时代,这段时期正是香港经济再次腾飞的阶段:经济多元化日臻成熟、国际资本对香港越来越重视、科技发展与工业转型开始起步。伴随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娱乐业也达到空前繁荣的水平。香港的亚洲经济四小龙地位日渐稳固,香港娱乐商业迅猛发展,尤其电影工业在“新浪潮运动”和“第二次新浪潮”运动的洗礼下,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相对地,这期间的港姐选美也获得大丰收,高品质美女从未如此集中出现过。张曼玉、李嘉欣、李美珊、吴婉芳、杨宝玲、李美凤、邱淑贞、陈法蓉、袁咏仪、蔡少芬、卢淑仪等才貌绝佳的港姐都是此阶段出现。其中1987年出现杨宝玲、李美凤、林颖娴和邱淑贞“四美夺魁”,个个都是冠军级人物,让评审团陷入困惑。最终靠临场发挥夺冠的杨宝玲,随后同一年在两大国际性选美赛事中获得佳绩,创下香港历史上参加国际选美的最好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香江选美 内地生艳

    实习记者/邓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内地改革开放,文艺舞台不再是革命样板戏一枝独秀。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港台流行文化便从这里流入。香港无线电视(TVB)以“小耳朵”天线的方式在广东地区遍地开花,尤其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有很高收视。

  由此,香港小姐走进了内地人的视野,内地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蓝灰”时代,香港小姐在瞬间迅速刺激了公众的感官。广东地区的民众能第一时间看到香港小姐选美节目,这在当年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大事件之一。而广东地区以外的观众根本没机会看到港姐选美的直播。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2002年,内地电视观众才首次通过旅游卫视收看到早已如雷贯耳的香港小姐选美的全过程。

  对于内地观众而言,香港小姐选美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赛事而已,内地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文化环境让“小姐”、“选美”这样的字眼还与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地观众对港姐的认识是伴随着港剧的迅速流行不断加深的。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港剧对内地影响最深刻的十年,80年代的《上海滩》红遍整个华语圈,之后一些伦理剧、武侠剧如《义不容情》、《射雕英雄传》《霍元甲》等也颇具代表性。这些经典港剧的热播,是香港流行文化在内地生根开花的预热。这些港剧中不乏历届香港小姐的身影,《上海滩》中的赵雅芝就是第一届“香港小姐”的第四名佳丽。

  整个80年代,街头最热卖的挂历、贴纸中,香港小姐总是可以拔得头筹,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目标。这些印着香港小姐身影的挂历、贴纸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为成长于80年代的人们今天的回忆提供了重要的凭据。

  意识形态的争议并未阻挡香港小姐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当然,人们没有仅仅满足于“流传”,一些人“蠢蠢欲动”,顶着政策压力尝试举办自己的选美活动。1989年,广州电视台“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就是这样的尝试,尽管主办方小心翼翼地规避了在当年十分敏感的“选美”二字,但它还是像一颗定时炸弹,炸出了之后的大肆批判。一度,有关方面三令五申,严禁举办类似于香港小姐评选的各种选美比赛。

  当然,这样的三令五申还是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松动。进入90年代,花样百出的选美开始铺天盖地席卷全国--模特比赛、才艺明星选拔、形象代言人评选,甚至还有

人造美女比赛。到了1994年,选美活动日趋泛滥,全国妇联公开表示反对举办选美比赛、遏制“美女经济”现象。2003年5月,香港凤凰卫视举办了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华小姐”选美大赛,选美终于光明正大走进了公众视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