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第601个电话》专题 >正文

评《第601个电话》:不再“待机”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19:43 新浪娱乐

  前几日,和一台湾朋友聊天,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了电影上。友人除了对台湾电影的垂死状况发表了一番感慨之外,也对内地电影的现状表示出担忧:“内地电影和我们当年很相似,都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艺术高,可是没有繁荣的商业电影作依托,整个电影产业一定会走向没落,台湾就是例证。”

  好在我们在难得一见的《疯狂的石头》之后,又有了《第601个电话》

  我无意告诉读者《第601个电话》比《疯狂的石头》更好看(其中高低观众自可自行判断),我只是想说,相比后者放手一搏的疯狂劲头,《第601个电话》显然更具备一部运作成熟的商业电影所应该拥有的优点。

  就普遍规律来说(所以暂时忽略那些爆冷的小片以及超大制作),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理应是这样的电影——它们定位准确、投资合理;故事新颖浅显,通俗而贴近大众;同时不乏明星加盟(通常还是偶像明星),对观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样的电影通常能够迅速的收回投资,获得部分盈利,进而保证资金的持续运转。也就是说,他们是电影中相对低风险而理应大量存在的一类。

  而这部由张国立导演,邹静之编剧,张柏芝周笔畅胡歌主演的电影,显然具备以上特色。人气偶像,超女明星的亮丽卡司,相信足够吸引年轻观众;而对于“明星电话曝光事件”和“手机族生活方式”的迅速反映,也表现出了主创人员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至于1500万元的总体投资——这个合理的数字既让电影摆脱了中国特色的“百万级土电影”的窘迫,得以邀请明星加盟,同时也没有带来“张、陈、冯式大片”过亿投资所带来的不堪重负的票房压力。

  基于这样的定位,《第601个电话》如果未能令那些家藏数千张DVD(还是盗版)的影虫们满意,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当然,如果满意了更好)。这个由手机串联起来的寂寞故事,本就是为了那些如易淑一般的普通观众而作,有时候,一部电影并不需要多么复杂——如果我们能从中瞥见自己的影子,或者收获一个轻松而不乏感动的午后,就已经足够。(至于那些不问原委,非要用诸如是否对电影语言作出探索,或者能否名垂影史、净化灵魂之类的标准来要求影片的观众,我还是奉劝他们继续去啃六十年代的老片好了)。这是一次姗姗来迟的可贵尝试。纵然影片本身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相比创作人员个人的进步而言,我倒是更期待中国商业电影这部“待机”了太久的电话能够从此热闹起来,那么能对中国电影市场作出“实际贡献”的杰作,才会越来越多。魏羽挥/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